勾驳头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99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勾驳头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勾驳头模具。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勾驳头需要先将领面和领里用手针慢慢固定出余量,再用缝纫机车缝,这样工序繁琐,缝制中要随时调整吃量,缝制速度慢,易出现吃丝不均匀,驳头左右不对称,费时费力,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无法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也达不到现代成衣制作工业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了勾驳头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勾驳头模具,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上面板、下面板转动连接,下面板领角两边的轮廓线上设置有下槽,与下槽位置对应的上面板领角两边的轮廓线上设置有对应上槽块,下面板上设置三角块,与三角块对应的上面板位置处设置对应三角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当上面板和下面板对合时,几个对应上槽块和下槽对合,固定领子不错位,有厚度的三角块穿过对应三角孔形成领面的余量,吃量均匀,左右吃量一致,驳头左右对称,速度快,节省人工,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上面板1、转轴2、下面板3、下槽4、三角块5、对应三角孔6、对应上槽块7、驳头轮廓形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上面板I的一端是向上翘的,上翘的弧线方向与上面板I连接下面板3后转动的方向相反,便于流水线操作时快速拿起、放下;下面板3领角两边的轮廓线上设置下槽4(凹进去的槽)和上面板I上对应上槽块7 (对应下槽4突出的一块)对应,一对一相互合住(上)时能更好地固定领角不移动,转轴2是用来摆动上面板I的,可以和下面板3连接合住,即上面板I与下面板3可围绕转轴2转动;下面板3上的三角块5设置在下面板3领角两边的轮廓线上下槽4的内侧,对应三角孔6设置在上面板I领角两边的轮廓线上对应上槽块7的内侧,且三角块5是有厚度的,当三角块5穿过对应的上面板I上的对应三角孔6时,可以形成领角的余量,使领面有翻吐量,驳头轮廓形8是按照领子驳头的形状制作的,缝纫时按照外轮廓缝纫即可。[0012]本实用新型应用过程说明:将领里放在下面板3下,领面放在下面板3上,通过转抽2的转动,对合上面板I和下面板3,对应的上槽块7和下槽4同时一一相互合住,更好的固定领面不错位,有厚度的三角块5连带布一起穿过对应三角孔6,形成领面的余量,把固定好的领面和领里一起放入缝纫机压脚下,沿着驳头外轮廓形8缝纫,这样吃量均匀,左右吃量一致,驳头左右对称,速度快,节省人工,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1.勾驳头模具,其特征在于上面板、下面板转动连接,下面板领角两边的轮廓线上设置有下槽,与下槽位置对应的上面板领角两边的轮廓线上设置有对应上槽块,下面板上设置三角块,与三角块对应的上面板位置处设置对应三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驳头模具,其特征在于下面板上的三角块设置在下面板领角两边的轮廓线上下槽的内侧,对应三角孔设置在上面板领角两边的轮廓线上对应上槽块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驳头模具,其特征在于上面板的一端是向上翘的,其上翘的弧线方向与上面板连接下面板后转动的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驳头模具,其特征在于上面板、下面板通过转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勾驳头模具。本实用新型结构为上面板、下面板转动连接,下面板领角两边的轮廓线上设置有下槽,与下槽位置对应的上面板领角两边的轮廓线上设置有对应上槽块,下面板上设置三角块,与三角块对应的上面板位置处设置对应三角孔。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工序繁琐、缝制速度慢、出现吃丝不均匀、驳头左右不对称、费时费力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等缺陷。本实用新型当上面板和下面板对合时,几个对应上槽块和下槽对合,固定领子不错位,有厚度的三角块穿过对应三角孔形成领面的余量,吃量均匀,左右吃量一致,驳头左右对称,速度快,节省人工,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A41H31/00GK202941470SQ20122041576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许可, 石红丽 申请人:南京际华三五0三服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