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卷发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178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卷发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发棒。
背景技术
卷发棒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美发领域,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头发夹住然后手动卷起来,这样操作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转动的卷发棒,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安全可靠,结构设置合理。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卷发棒,包括有发热棒体,发热棒体的后端连接手柄,发热棒体上压紧有压板,所述的手柄的后端引出有电源线,手柄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的电源线,所述的手柄内设置一电机,所述的电机电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板,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减速机构,所述的减速机构的输出轴连接一连接管,所述的发热棒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连接管上,发热棒体内设置有电热组件,所述的电热组件的尾部设置有正负极连接线,所述的正负极连接线分别连接正极铜针和负极铜针,所述的连接管外分别设置有正极铜环和负极铜环,所述的正极铜环内表面抵触连接有正极接触片,所述的正极接触片连接所述的正极铜针,正极铜环的外表面抵触连接有正极电极片,所述的负极铜环的内表面抵触连接有负极接触片,所述的负极接触片连接所述的负极铜针,负极铜环的外表面抵触连接有负极电极片,所述的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均电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板。作为优选,正极铜环和负极铜环分别通过铜环座固定在所述的连接管上,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包括有相互电连接的主控制电路板和配电控制板,所述的配电控制板设置在连接管的上方。作为优选,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均设置成开口环状,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的中部固定并且电连接在所述的配电控制板上,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的两端分别夹紧相应铜环的外侧,所述的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也设置为开口环状,且张紧在相应铜环的内侧,所述的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的一端分别弯曲形成开口槽,所述的正极铜针和负极铜针分别设置且紧密接触在相应的开口槽内。作为优选,减速机构的输出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孔,所述的凹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弹簧的末端连接止动珠,所述的止动珠一部分露出在凹孔外且带动连接管转动。作为优选,控制电路板还包括有换向控制板,换向控制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接触端,换向控制板上固定且电连接有两个弹片,弹片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接触端,且两侧的接触端的电极反向设置,单侧的两个接触端可分别接触两个弹片的一端从而形成整个回路,所述的弹片的上方盖设有换向盖。[0010]电机通过控制电路板供电转动,再通过齿轮组成的减速机构减速后输出,带动连接管、连接连接管的发热棒体发生转动,从而可以避免手工操作了,方便了使用。由于发热棒体发生转动,而对发热棒体内的电热组件又要供电,则设置了铜环结构,通过铜环内表面的正负极接触片、铜针供电给电热组件,铜环外表面的正负极电极片连接控制电路板,正负极电极片能相对铜环转动,从而化解了发热棒体转动产生的扭力,能够对电热组件实时供电而不影响性能,也可以通过该种方式连接其他电子组件比如温控电阻等。电机可以进行换向转动,通过推动换向盖,则其一端压制两个弹片的一端分别电连接接触端,形成回路,由于两端的接触端接入电路的电极反向设置,则可以推动换向盖,从而推动弹片滑向另一端,完成换向功能。在减速机构的输出轴的两侧通过止动珠推动连接管转动,则当发热棒体卷绕住头发后,其扭力加大,使得止动珠受到大于弹簧的力,则止动珠退到凹孔内,则减速机构发生空转,发热棒体停止转动,大大增加了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设置使得其具有电动功能,另外对相应的结构都进行的改进,使得电动卷发棒可以较为安全、可靠地进行转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3所示,一种电动卷发棒,包括有发热棒体3,发热棒体的后端连接手柄15,手柄15由上手柄和下手柄扣合组成,发热棒体3上压紧有压板1,手柄的后端引出有电源线,手柄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的电源线,所述的手柄内设置一电机23,电机电连接控制电路板,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由齿轮组组成的减速机构14,减速机构的输出轴连接一连接管6,发热棒体固定连接在连接管6上。控制电路板包括有主控制电路板、配电控制板25和换向控制板26,所述的配电控制板设置在连接管的上方,主要是对发热棒体内的电热组件进行供电,换向控制板设置在电机23附近,设置有换向开关,实现对电机的换向功能,主控制电路板22、配电控制板和换向控制板均通过电线电连接在一起。发热棒体内设置有电热组件2,电热组件2的尾部设置有正负极连接线,正负极连接线分别连接正极铜针24和负极铜针21,连接管外分别设置有正极铜环7和负极铜环9,连接管上设置凹槽,正极铜环设置在连接管的凹槽上,负极铜环通过铜环座8设置连接管上,正极铜环7内表面抵触连接有正极接触片4,正极接触片4连接正极铜针24,正极铜环的外表面抵触连接有正极电极片20,负极铜环9的内表面抵触连接有负极接触片5,负极接触片5连接负极铜针21,负极铜环的外表面抵触连接有负极电极片19,正极电极片20和负极电极片19均固定连接且电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板。正极电极片20和负极电极片19均设置成开口环状,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的中部固定并且电连接在配电控制板25上,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的两端分别夹紧相应铜环的外侧,正极接触片4和负极接触片5也设置为开口环状,且张紧在相应铜环的内侧,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的一端分别弯曲形成开口槽,正极铜针24和负极铜针21分别设置且紧密接触在相应的开口槽内。减速机构设置在减速箱10内,减速机构的输出轴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孔,凹孔内设置有弹簧11,弹簧的末端连接止动珠12,止动珠12—部分露出在凹孔外且带动连接管转动。换向控制板2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接触端17,换向控制板上固定且电连接有两个弹片18,弹片18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接触端,且两侧的接触端的电极反向设置,单侧的两个接触端可分别接触两个弹片的一端从而形成整个回路,弹片的上方盖设有换向盖16,从而组成换向开关。电机通过控制电路板供电转动,再通过齿轮组成的减速机构14减速后输出,带动连接管、连接连接管的发热棒体3发生转动,从而可以避免手工操作了,方便了使用。由于发热棒体发生转动,而对发热棒体内的电热组件2又要供电,则设置了铜环结构,通过铜环内表面的正负极接触片、铜针供电给电热组件,铜环外表面的正负极电极片19、20连接控制电路板,正负极电极片能相对铜环转动,从而化解了发热棒体转动产生的扭力,能够对电热组件实时供电而不影响性能,也可以通过该种方式连接其他电子组件比如温控电阻等。电机可以进行换向转动,通过推动换向盖16,则其一端压制两个弹片18的一端分别电连接接触端17,形成回路,由于两端的接触端接入电路的电极反向设置,则可以推动换向盖,从而推动弹片滑向另一端,完成换向功能。在减速机构的输出轴的两侧通过止动珠12推动连接管转动,则当发热棒体卷绕住头发后,其扭力加大,使得止动珠受到大于弹簧的力,则止动珠退到凹孔内,则减速机构发生空转,发热棒体停止转动,大大增加了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卷发棒,包括有发热棒体,发热棒体的后端连接手柄,发热棒体上压紧有压板,所述的手柄的后端引出有电源线,手柄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的电源线,所述的手柄内设置一电机,所述的电机电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板,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减速机构,所述的减速机构的输出轴连接一连接管,所述的发热棒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连接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棒体内设置有电热组件,所述的电热组件的尾部设置有正负极连接线,所述的正负极连接线分别连接正极铜针和负极铜针,所述的连接管外分别设置有正极铜环和负极铜环,所述的正极铜环内表面抵触连接有正极接触片,所述的正极接触片连接所述的正极铜针,正极铜环的外表面抵触连接有正极电极片,所述的负极铜环的内表面抵触连接有负极接触片,所述的负极接触片连接所述的负极铜针,负极铜环的外表面抵触连接有负极电极片,所述的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均电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卷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铜环和负极铜环分别通过铜环座固定在所述的连接管上,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包括有相互电连接的主控制电路板和配电控制板,所述的配电控制板设置在连接管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卷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均设置成开口环状,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的中部固定并且电连接在所述的配电控制板上,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的两端分别夹紧相应铜环的外侧,所述的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也设置为开口环状,且张紧在相应铜环的内侧,所述的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的一端分别弯曲形成开口槽,所述的正极铜针和负极铜针分别设置且紧密接触在相应的开口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动卷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机构的输出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孔,所述的凹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弹簧的末端连接止动珠,所述的止动珠一部分露出在凹孔外且带动连接管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卷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还包括有换向控制板,换向控制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接触端,换向控制板上固定且电连接有两个弹片,弹片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接触端,且两侧的接触端的电极反向设置,单侧的两个接触端可分别接触两个弹片的一端从而形成整个回路,所述的弹片的上方盖设有换向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卷发棒,包括有发热棒体,手柄内的电机通过一减速机构连接一连接管,发热棒体固定连接在连接管上,发热棒体内设置有电热组件,电热组件的尾部设置有分别连接正极铜针和负极铜针的正负极连接线,连接管外分别设置有正极铜环和负极铜环,正极铜环内表面抵触连接有正极接触片,正极接触片连接正极铜针,正极铜环的外表面抵触连接有正极电极片,负极铜环的内表面抵触连接有负极接触片,负极接触片连接负极铜针,负极铜环的外表面抵触连接有负极电极片,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均电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设置使得其具有电动功能,另化解了发热棒体转动产生的扭力,能够对电热组件实时供电而不影响性能。
文档编号A45D2/36GK202950170SQ20122042462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谢文飞 申请人: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