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身塑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24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身塑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形裤,特别是一种根据人体结构设计,在塑形的同时,穿着效果更加舒适的收身塑裤。
背景技术
为了获得更加凸凹有致的身材,女性往往需要穿着塑身裤,利用塑身裤的束缚对身体的脂肪进行挤压和集中,达到对下半身的形体进行塑造目的。传统的塑裤,多在腹部、臀部和大腿部位增加几条简单的内贴条,以达到收腹、提臀的效果,但是人体在行走、坐立等日常活动中,腿部、臀部肌肉的伸缩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样不仅塑形效果较差,最主要的是传统塑身裤的呆板和拘谨反倒给女性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而且传统塑身裤在穿着时会有明显的大面积压迫感,同时又会由于其用料较多而感到闷热,十分不舒服。因此现在 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塑身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收身塑裤,它利用定位制造技术在塑衣的各个部分进行不同密度的纺织,使其在可矫正体型的同时,具有较为舒适的穿着体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收身塑裤,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片I和后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I大腿根部部分和后片2的臀部部分均设置有过渡部3,前片I的三角区域部分和后片2的后腰部分均为加强部4,在过渡部3下方、前片I和后片2的大腿部分设置有连续的条状网格部5,前片I和后片2的其余部分均为加强部4。所述的条状网格部5为两条,且二者之间的部分为加强部4。所述加强部4的针织密度大于过渡部3的针织密度,过渡部3的针织密度大于网格部5的针织密度。所述的加强部4、过渡部3和网格部5是采用定位织造技术,利用同一种材质编织rfu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收身塑裤,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它针对传统的收身塑形裤完全依靠衣料本身的弹性对人体各部分脂肪的挤压来达到塑身的效果,所存在的压迫感明显,闷热等缺陷,设计出具有不同部分的特殊结构。这些部分采用定位织造技术进行纺织,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针织密度,将脂肪从密度较大、束紧力较大的部分挤压到密度较小、束紧力较小的部分,在起到塑形作用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因此可以说这种收身塑裤解决了一直以来本领域技术人员渴望解决的问题,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0010]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前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所示一种收身塑裤,包括相互连接形成裤体的前片I和后片2,在前片I的大腿根部部分和后片2的臀部部分均设置有过渡部3,过渡部3的针织密度小于加强部4的针织密度,既具有一定的塑形效果,又具有良好的伸展性,可以减轻束裤对大腿根部和臀部的压力,对这两个部位的脂肪束缚起到缓压的作用;前片I的三角区域(小腹部分,如图I所示)和后片2的后腰部分均为加强部4,加强部4具有较大的针织密度,能够对女性的小腹多余脂肪进行压紧和束缚,达到收腹的塑形效果,而后腰部分设置的加强部4则可以让塑裤与人体紧密贴合,获得无痕的穿着效果;·[0014]在过渡部3的下方、前片I与后片2的大腿部分设置有连续的、贯穿前片I与后片2的条状网格部5,所述的条状网格部5为两条,而二者之间的部分则为加强部4,;这个网格部5的针织密度小于过渡部3的针织密度,它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方面能够帮助使用者进行排汗,另一方面该处的可变形能力较强,当穿着者做下蹲动作时,绷紧的腿部肌肉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压迫,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和随意性。
权利要求1.一种收身塑裤,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片(I)和后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I)大腿根部部分和后片(2)的臀部部分均设置有过渡部(3),前片(I)的三角区域部分和后片(2)的后腰部分均为加强部(4),在过渡部(3)下方、前片(I)和后片(2)的大腿部分设置有连续的条状网格部(5),前片(I)和后片(2)的其余部分均为加强部(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收身塑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状网格部(5)为两条,且二者之间的部分为加强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身塑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4)的针织密度大于过渡部(3)的针织密度,过渡部(3)的针织密度大于网格部(5)的针织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身塑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部(4)、过渡部(3)和网格部(5)是采用定位织造技术,利用同一种材质编织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收身塑裤,包括相互连接的前片(1)和后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1)大腿根部部分和后片(2)的臀部部分均设置有过渡部(3),前片(1)的三角区域部分和后片(2)的后腰部分均为加强部(4),在过渡部(3)下方,前片(1)和后片(2)的大腿部分设置有连续的条状网格部(5),前片(1)和后片(2)的其余部分均为加强部(4)。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收身塑裤,它利用定位制造技术在塑衣的各个部分进行不同密度的纺织,使其在可矫正体型的同时,具有较为舒适的穿着体验。
文档编号A41D1/06GK202750734SQ20122042724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邹积丽 申请人:大连桑扶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