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形针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41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回形针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回形针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很多文具,如回形针、大头针、图钉等,都是独立的金属物件,呈针状或者其他形状,当它们大量装于文具盒会形成杂乱无序的状态。在拿取时,需要非常谨慎,以防图钉、大头针等物件刺伤手指,而且类似回形针这样的物件很容易与图钉、大头针缠绕在一起,更不便于拿取。而且,回形针、图钉、大头钉等物体同时存放在同一文具盒中,很占用空间。另外,在办公时,通常将盒盖打开或回形针、大头钉等置于敞开的容器中,难以避免文具盒打翻时回形针等物件掉出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回形针盒,能够取放方便且可以有效避免回形针盒打翻时物件掉出的情况。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形针盒,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的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中央处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在底座上的容纳腔体,该容纳腔体的顶部开口,其外壁上开有一垂直设置的滑动槽,该滑动槽中置有一滑钮,所述滑钮的内端与一常态下对容纳腔体起封盖作用的压板连接,压板的下表面连接一置于容纳腔体中的压缩弹簧,所述容纳腔体的外壁与外罩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操作滑钮进行上下滑动的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的容纳腔体为二个以上,可以分类存放物件。作为优选,所述滑钮的外端位于滑动槽外,方便滑钮进行上下滑动的操作。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槽的上端开口,方便安装滑钮和压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滑钮上下滑动的操作来按压弹簧,将压板带至容纳腔体内部取放回形针或别的物件,操作方便,且有效避免了回形针盒打翻时物件掉出的情况;通过两个以上的容纳腔体可以分类存放物件,这样不仅增加了存放容量,减小了占用空间,还有效避免了物件混杂不便拿取的情况。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_底座,2-外罩,3-容纳腔体,4-压板,5-滑钮,6-滑动槽,7-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13]请参阅图I,本实用新型回形针盒主要由圆形底座I和连接在底座上的环形外罩2和二个安装在底座上的容纳腔体3组成,二个容纳腔体3位于外罩2的中央处。容纳腔体3的顶部开口,其外壁上开有一垂直设置的滑动槽6,滑动槽6中置有滑钮5,容纳腔体的外壁与外罩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操作滑钮进行上下滑动的空间7。滑钮5的内端与压板4连接,滑钮5的外端位于滑动槽外,滑动槽6的上端开口。压板在常态(不使用状态)下位于容纳腔体的顶端,对容纳腔体起封盖作用,压板4的下表面连接一置于容纳腔体中的压缩弹簧(图中未表不)。本实用新型通过滑钮5来按压压缩弹簧,将压板4带至容纳腔体3内部取放回形针或别的物件,通过两个容纳腔体3可以分类存放物件,这样不仅增加了存放容量,减小了占用空间,还有效避免了物件混杂不便拿取的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成本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回形针盒,包括底座(I)和连接在底座上的外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2)的中央处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在底座上的容纳腔体(3),该容纳腔体(3)的顶部开口,其外壁上开有一垂直设置的滑动槽¢),该滑动槽¢)中置有一滑钮(5),所述滑钮(5)的内端与一常态下对容纳腔体起封盖作用的压板(4)连接,压板(4)的下表面连接一置于容纳腔体中的压缩弹簧,所述容纳腔体的外壁与外罩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操作滑钮进行上下滑动的空间⑵。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形针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纳腔体(3)为二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回形针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钮(5)的外端位于滑动槽外。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回形针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6)的上端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形针盒。目前,市场上的很多文具,如回形针、大头针、图钉等,当它们大量装于文具盒会形成杂乱无序的状态,而且类似回形针这样的物件很容易与图钉、大头针缠绕在一起,更不便于拿取。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的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的中央处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在底座上的容纳腔体,该容纳腔体的顶部开口,其外壁上开有一垂直设置的滑动槽,该滑动槽中置有一滑钮,所述滑钮的内端与一常态下对容纳腔体起封盖作用的压板连接,压板的下表面连接一置于容纳腔体中的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物件混杂不便拿取的情况和回形针盒打翻时物件掉出的情况。
文档编号A45C11/24GK202698104SQ2012204358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杨扬 申请人:杨扬,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