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跟骨骨刺后跟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跟骨骨刺后跟垫。
背景技术:
骨刺即骨质增生的俗称,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骨刺大多数发生在颈椎和腰椎,手指、膝关节、足跟等活动较频繁的关节,由于这些关节长时间反复使用,因此很容易发生磨损与退化的现象;此外反复活动或不适当的运动,也会使关节部位的骨骼及软组织过度磨损,而长出骨刺。脚跟处的骨刺会对患者的站立行走甚至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故此,逐渐的出现ー些骨刺后跟垫产品以缓解骨刺疼痛的症状。目前,现有的跟骨骨刺后跟垫多为一体化结构,不能很好的缓解因站立或行走的压カ导致的骨刺疼痛,同时因后跟垫在鞋内不固定而致压力分散不均匀和穿着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跟骨骨刺后跟垫,以克服现有的跟骨骨刺后跟垫多为一体化结构,不能很好的缓解因站立或行走的压カ导致的骨刺疼痛,同时因后跟垫在鞋内不固定而致压力分散不均匀和穿着不舒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跟骨骨刺后跟垫,包括脚杯垫本体,所述脚杯垫本体内设有跟骨缓冲垫槽,所述跟骨缓冲垫槽内设有跟骨缓冲垫,所述脚杯垫本体底端环跟骨缓冲垫槽设有若干吸盘,所述脚杯垫本体上端设有真皮垫。进ー步的,所述真皮垫上设有若干出气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跟骨缓冲垫可以自由拆装;跟骨缓冲垫和脚杯垫本体的结合可以很好的分散跟骨的压力,最大限度地減少脚跟骨刺引起的疼痛;真皮垫和出气孔可以调节密封式鞋内湿度,防止异味。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ー种跟骨骨刺后跟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ー种跟骨骨刺后跟垫的真皮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脚杯垫本体;2、跟骨缓冲垫槽;3、跟骨缓冲垫;4、吸盘;5、真皮垫;6、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ー种跟骨骨刺后跟垫,包括脚杯垫本体1,所述脚杯垫本体I内设有跟骨缓冲垫槽2,所述跟骨缓冲垫槽2内设有跟骨缓冲垫3,所述脚杯垫本体I底端环跟骨缓冲垫槽2设有若干吸盘4,所述脚杯垫本体I上端设有真皮垫5,所述真皮垫5上设有若干出气孔6。具体实施时,所述跟骨缓冲垫3与跟骨缓冲垫槽2是活动连接的,可以自由拆装,所述跟骨缓冲垫3为乳胶,较脚杯垫本体I更为柔软,可以更好的分散骨刺部位的压カ;鞋垫底部的吸盘4利用自带的粘性和本身的吸附作用使得脚杯垫本体I固定在鞋底上;真皮垫5本身具有透气透湿的功能,出气孔6可以更好的保持足跟部位的干爽并防止异味。具体使用吋,首先将跟骨缓冲垫3放入跟骨缓冲垫槽2中,然后将脚杯垫本体I放入鞋内,放入时注意吸盘4要和鞋底紧密结合,以便起到固定脚杯垫本体I的作用,之后穿鞋时注意骨刺部位要和跟骨缓冲垫3对应。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跟骨骨刺后跟垫,包括脚杯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杯垫本体(I)内设有跟骨缓冲垫槽(2),所述跟骨缓冲垫槽(2)内设有跟骨缓冲垫(3),所述脚杯垫本体(I)底端环跟骨缓冲垫槽(2 )设有若干吸盘(4 ),所述脚杯垫本体(I)上端设有真皮垫(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骨骨刺后跟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皮垫(5)上设有若干出气孔(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跟骨骨刺后跟垫,包括脚杯垫本体,脚杯垫本体内设有跟骨缓冲垫槽,跟骨缓冲垫槽内设有跟骨缓冲垫,所述脚杯垫本体底端环跟骨缓冲垫槽设有若干吸盘,所述脚杯垫本体上端设有真皮垫,真皮垫上设有若干出气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跟骨缓冲垫可以自由拆装;跟骨缓冲垫和脚杯垫本体的结合可以很好的分散跟骨的压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脚跟骨刺引起的疼痛;真皮垫和出气孔可以调节密封式鞋内湿度,防止异味。
文档编号A43B21/32GK202874002SQ20122053185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金珈颉 申请人:浙江丽水舒顺足部护理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