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手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镯。
背景技术:
目前首饰市场上传统手镯一般为一体无开合式或有开合但需加配件来进行连接,前者佩戴摘取不便,后者美观度不足,佩戴程序繁琐,浪费材料且易损坏,此两种产品佩戴摘取不便,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美观又方便戴取,既节省了材料,又减少了工序,使用寿命也相对增长等特点的新型手镯。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手镯,包括镯体,其中所述镯体包括左镯体和右镯体,左镯体和右镯体相卡扣连接,左镯体端部设有外凸块,右镯体端部设有卡槽,卡槽端部还设有凸块,所述外凸块上设有凹槽,所述外凸块与卡槽相适应,凸块与凹槽相适应。上述的一种新型手镯,所述外凸块前端沿后端向外倾斜一定的角度。上述的一种新型手镯,所述左镯体和右镯体另一端相铰接。上述的一种新型手镯,所述左镯体和右镯体上均可设置饰物。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将左右镯体设计呈一体式,无需其他配件可直接佩戴的方式,保证了佩戴着摘取方便,也保证了减少加工工序的特点;在外凸块前端沿后端向外倾斜有一定角度,保证了佩戴方便的特点,更能迎合市场的需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卡扣处的简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卡扣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镯体、11为左镯体、111为外凸块、112为凹槽、12为右镯体、121为卡槽、122为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手镯,包括镯体1,其中镯体I包括左镯体11和右镯体12,左镯体11和右镯体12相卡扣连接,左镯体11端部设有外凸块111,右镯体12端部设有卡槽121,卡槽121端部还设有凸块122,所述外凸块111上设有凹槽112,所述外凸块111与卡槽121相适应,凸块122与凹槽112相适应。外凸块111前端沿后端向外倾斜一定的角度,方便扣接。[0015]左镯体11和右镯体12另一端相铰接。左镯体11和右镯体12上均可设置饰物,保证了美观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将左镯体11的外凸块111直接推进右镯体12的卡槽121内即可卡扣连接,由于外凸块111上的凹槽112与卡槽121前端的凸块122相适应,则当左镯体11卡扣在右镯体12内不会脱离出来,保证了佩戴简单、方便的技术效果;当需要摘取时,轻轻将左镯体11按压,再将右镯体12拉开便可摘下,保证了摘取简单的效果;将卡扣的部件设置在镯体I内侧,也保证了镯体I整体美观的特点,将卡扣部件都设置呈与左、右镯体一体的方式,同时也保证了节省材料、减少加工工序和减少成本的特点,不需要其他配件连接,使使用寿命增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手镯,包括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镯体(I)包括左镯体(II)和右镯体(12),左镯体(11)和右镯体(12)相卡扣连接,左镯体(11)端部设有外凸块(111),右镯体(12)端部设有卡槽(121),卡槽(121)端部还设有凸块(122),所述外凸块(111)上设有凹槽(112),所述外凸块(111)与卡槽(121)相适应,凸块(122)与凹槽(112)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块(111)前端沿后端向外倾斜一定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镯体(11)和右镯体(12)另一端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镯体(11)和右镯体(12)上均 可设置饰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镯,包括镯体,其中所述镯体包括左镯体和右镯体,左镯体和右镯体相卡扣连接,左镯体端部设有外凸块,右镯体端部设有卡槽,卡槽端部还设有凸块,所述外凸块上设有凹槽,所述外凸块与卡槽相适应,凸块与凹槽相适应;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美观、方便戴取、节省了材料、减少工序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的新型手镯。
文档编号A44C5/02GK202907996SQ20122054934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潘旭平 申请人:梧州市旭平首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