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18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滑拖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鞋,特别是一种防滑拖鞋。
背景技术
目前,拖鞋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拖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拖鞋一般仅只为塑料所制成,塑料硬,穿着起来十分不舒服,而且鞋底也为塑料,走路时容易滑倒,十分不安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轻柔简便、合脚防滑的大底拖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滑拖鞋,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帮固定在所述鞋底前端两侧上方,鞋帮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面料层、第一海绵层、里料层,鞋底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二面料层、第二海绵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高泡海绵层、网眼布大底面料层,第二海绵层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之间插有硬质海绵插跟,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与高泡海绵层之间插有插跟,硬质海绵插跟与插跟均位于鞋底的后跟处,第一网眼布大底面料层的下表面设有防滑革层。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采用多层结构,穿着时却更加的轻柔,脚部的压力也小,鞋底可以弯曲,便于行走,行走时感觉舒适,在鞋底处设有防滑革层,可以大大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穿着时更加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中标号:1_第一面料层、2-第一海绵层、3-里料层、4-第二面料层、5-第二海绵层、6-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7-高泡海绵层、8-网眼布大底面料层、9-硬质海绵插跟、
10-插跟、11-防滑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防滑拖鞋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帮固定在鞋底前端两侧上方,鞋帮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面料层1、第一海绵层2、里料层3,鞋底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二面料层4、第二海绵层5、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6、高泡海绵层7、网眼布大底面料层8,第二海绵层3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6之间插有硬质海绵插跟9,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6与高泡海绵层7之间插有插跟10,硬质海绵插跟9与插跟10均位于鞋底的后跟处,第一网眼布大底面料层8的下表面设有防滑革层11。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采用多层结构,穿着时却更加的轻柔,脚部的压力也小,鞋底可以弯曲,便于行走,行走时感觉舒适,在鞋底处设有防滑革层,可以大大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穿着时更加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防滑拖鞋,包括鞋帮和鞋底,所述鞋帮固定在所述鞋底前端两侧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面料层(I)、第一海绵层(2)、里料层(3),所述鞋底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二面料层(4)、第二海绵层(5)、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6)、高泡海绵层(7)、网眼布大底面料层(8),所述第二海绵层(3)与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6)之间插有硬质海绵插跟(9 ),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6 )与所述高泡海绵层(7 )之间插有插跟(10),所述硬质海绵插跟(9)与所述插跟(10)均位于所述鞋底的后跟处,所述第一网眼布大底面料层(8)的下表面设有防滑革层(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拖鞋,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帮固定在所述鞋底前端两侧上方,鞋帮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面料层、第一海绵层、里料层,鞋底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二面料层、第二海绵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高泡海绵层、网眼布大底面料层,第二海绵层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之间插有硬质海绵插跟,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与高泡海绵层之间插有插跟,硬质海绵插跟与插跟均位于鞋底的后跟处,第一网眼布大底面料层的下表面设有防滑革层。本实用新型具有轻柔简便、合脚防滑的优点。
文档编号A43B23/02GK202919143SQ20122061176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周永生, 周蓥 申请人:南通富妮华纺织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