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防油溅手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油溅手罩。
背景技术:
通常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厨房炒菜时,由于火力、油量、水分等各种因素,经常会遇到在认真炒菜的同时被锅内的油瞬间飞溅到手部或身体某个部位的情况,轻微者会感觉到点点灼热感,严重者则会损伤表层的皮肤。鉴于以上情况,在炒菜时,很有必要针对油溅、油烟等进行自我防护,常用的一些面罩、口罩、毛巾等物件,很多需要实时清洗,也会使呼吸不够畅通,还会因面罩本身的卫生清洁问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采用面部防护方式的保护区域十分有限,而对于真正直接面对油溅现象的手部则无任何有效防护,这导致手部、臂部的皮肤很容易被油溅到,采用单一的手套或者遮挡板会导致使用时的不方便。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防止炒菜时的油溅手现象伤害皮肤、便于清洗、有利于提高炒菜效率的新型防油溅罩,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油溅手罩,包括碗形罩体,所述碗形罩体中心部位向内凹并且于该位置处开设一个插口,沿着此插口外围安装一个插套体并且此插套体内部形成一个套内空腔;所述插套体垂直于碗形罩体的横截面,插套体外壁上设置两个条形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防油溅手罩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一个碗形罩体并且于该罩体中心位置处向上连接一段带插口的插套,使用时,可将铲柄自柄端插入插套内部,从而将锅铲与防护罩实时有效地结合为一体,可防止炒菜时的油溅到皮肤,具有使用方便、有利于人体健康、便于清洗、有利于提高炒菜效率等优点。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新型防油溅手罩的应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新型防油溅手罩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新型防油溅手罩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中1、碗形罩体;2、插套体;3、铲柄;4、插口 ;5、套内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型防油溅手罩,包括碗形罩体1,所述碗形罩体I中心部位向内凹并且于该位置处开设一个插口 4,沿着此插口 4外围安装一个插套体2并且此插套体2垂直于碗形罩体I的横截面,所述插套体2内部形成一个套内空腔5,同时,该插套体2外壁上开设两个条形孔;使用时,可将铲柄3自柄端插入插套内部,从而将锅铲与防护罩实时有效地结合为一体,可防止炒菜时的油溅到皮肤。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具体实施方式
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防油溅手罩,包括碗形罩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形罩体(I)中心部位向内凹并且于该位置处开设一个插口(4),沿着此插口(4)外围安装一个插套体(2)并且此插套体(2)内部形成一个套内空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油溅手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体(2)垂直于碗形罩体⑴的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油溅手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体(2)外壁上设置两个条形 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油溅手罩,包括碗形罩体,所述碗形罩体中心部位向内凹并且于该位置处开设一个插口,沿着此插口外围安装一个插套体并且此插套体内部形成一个套内空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一个碗形罩体并且于该罩体中心位置处向上连接一段带插口的插套,使用时,可将铲柄自柄端插入插套内部,从而将锅铲与防护罩实时有效地结合为一体,可防止炒菜时的油溅到皮肤,具有使用方便、有利于人体健康、便于清洗、有利于提高炒菜效率等优点。
文档编号A41D13/08GK202907840SQ20122061823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何威, 王永占, 谢钦章, 曹彬, 高天鸿 申请人:何威, 王永占, 谢钦章, 曹彬, 高天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