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59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变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包,特别涉及一种多变包。
背景技术
人们在短途旅游或者出差时,常使用双肩背包来代替行李箱,此类背包的体积较大能够携带更多的物品,但是不使用时,占用的空间较大。平常上班或者短途外出时,通常会带上一种单肩的肩带包,此种背包体积较小,使用十分方便,广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其体积较小,不适用于旅游或者出差。而女性外出逛街或者上班等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手袋,更方便携带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背包的功能要求也随之增加,上述三种背包的适用性单一,不能同时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旅游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变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变包,包括由易折叠的柔性材料制成的主体,主体沿其中部向上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两边设置有使第一开口开合的第一拉链,第一拉链正面设有从主体外部拉合的第一外链头;第一拉链反面设有从主体内部拉合的第一内链头。主体沿第一拉链处分成前幅和后幅,前幅下方设有可容纳经折叠的主体的第一袋体。第一袋体设有横向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两边设置有使第二开口开合的第二拉链。多变包在常规状态下默认初始状态为双肩背包,此类包在后幅设有双肩带,该双肩带通过缝线固定于后幅。同样的第二拉链正面设有从第一袋体外部拉合的第二外链头;第二拉链正面设有从第一袋体内部拉合的第二内链头。将双肩背包变形为挂包的过程为:先将双肩背包主体翻转,后幅朝上,将主体两侧和下端折叠,使得主体的大小与第一袋体大小一致,然后以第二开口两端为支点,将主体上部折叠与下端重合,再打开第二拉链,将第一袋体的底部从下往上推,使第一袋体的内里穿过第一袋体的袋口外翻形成新的表层。由于第一袋体通过缝线固定于多变包主体底部,因此当第一袋体的底部穿过袋口时,原第一袋体的表层成为新的内里,多变包主体底部也会随着第一袋体的底部陷进第一袋体新内里内,直到多变包主体的其余部分完全陷入第一袋体内,最后将第二开口的上端翻转,使第二拉链的第二内链头成为新的外链头。此时第一袋体的内里变为挂包的表面,再将第二拉链拉上即可。本实用新型还可将双肩背包变形为单肩背包或者手袋,其变形过程为:先打开第一拉链,将第一开口打开,以第一开口两端为支点,将主体的前幅的上部分往前幅下部分方向折叠,使前幅上部分与下部分重叠,然后再将后幅的上部分往后幅下部分方向折叠,使后幅下部分与下部分重叠,此时第一拉链的第一内链头成为新的外链头,通过第一内链头拉合第一拉链,此时前幅和后幅的下部分就会完全被后折的上部分完全包裹,主体下部分的内部位置不变,但是前幅和后幅上部分折叠后其内部成为新的表层;第一开口成为半成品的底部。再以第一开口两端为支点,将第一开口从下往上推,使主体下部分的内部穿过袋口往外翻,使主体下部分的内部成为新背包的外部,前幅和后幅上部分的内部成为新的内里,调整背包的形状即可,可根据需求设置单肩带或者/和手挽,成为单肩背包或者手袋。在使用时可以随意转换,更加方便使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内部横向设有位于第一开口两端点连线的水平位置或低于该水平位置的第一边骨。由此,使本实用新型更容易变成单肩包或者手挽后,且折叠后成为新的袋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幅内部设有位于第一边骨下方的第二袋体。由此,可增加多变包的容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袋体内侧设有袋盖,主体内部设有单肩带,单肩带的两端通过扣接部件设于第一开口的两端点下方。由此,袋盖,使得背包变形为单肩包时,外观更好看,能使携带的物品不易掉落。单肩带的设计携带时更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幅和后幅的内部设有手挽,手挽通过扣接部件设于第一边骨的下方。由此,变形为手袋时,设置手挽使得携带更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扣接部件为箱包扣、手袋扣、弹簧扣、勾扣、挂扣或者其他扣接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性材料为尼龙、涤纶或者其他柔性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提手,提手设于第一袋体内部顶端。由此,第一袋体内部底端设有提手,当多变包变形为挂包时,使用更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幅内部设有两个位于第一边骨下方的第三袋体。由此,增加多变包的容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还设有插袋,该插袋设于第一开口两端点的下方。由此,增加多变包的容量。

图1为实施例1的多变包的初始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变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另一局部变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多变包的挂包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单肩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单肩包状态的内里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的多变包的初始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局部变形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的另一局部变形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7的多变包的挂包形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7的多变包的手袋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29]实施例1图1至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1的多变包。该多变包包括由易折叠的柔性材料制成的主体1、单肩带7以及双肩带8,其中该柔性材料为尼龙。主体I沿其中部向上开设有第一开口 2,第一开口 2的两边设置有使第一开口 2开合的第一拉链3,本实施例中第一拉链3通过缝线固定于第一开口 2两边,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胶水固定。第一拉链3正面设有从主体I外部拉合的第一外链头31 ;第一拉链3反面设有从主体I内部拉合的第一内链头32。主体I设有插袋13,该插袋13设于第一开口 2两端点的下方,由此,可增加多变包的容量。主体I沿第一拉链3处分成前幅11和后幅12,前幅11下方设有可容纳经折叠的主体I的第一袋体4。第一袋体4内部顶端设有提手43。第一袋体4设有横向的第二开口 41,第二开口 41的两边设置有使第二开口 41开合的第二拉链42,本实施例中第二拉链42通过缝线固定于第二开口 41两边,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胶水固定。第二拉链42正面设有从第一袋体4外部拉合的第二外链头421 ;第二拉链42正面设有从第一袋体4内部拉合的第二内链头422。双肩带8通过缝线固定于主体I后幅12。主体I内部横向设有位于第一开口 2两端点连线的水平位置的第一边骨5。后幅12内部设有位于第一边骨5下方的第二袋体6,前幅11内部设有两个位于第一边骨5下方的第三袋体9。主体I内部设有两个位于第一开口 2的两端点下方的扣接部件15,该扣接部件15为挂扣,单肩带7通过扣接部件15与主体I内部连接。第二袋体6内侧设有袋盖6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形态双肩包,在本实施例中为初始状态。在双肩包状态下,单肩带7放置于第二袋体6内。将双肩背包变形为挂包的过程为:先将双肩背包主体I翻转,后幅12朝上,将主体I两侧和下端折叠,使得主体I的大小与第一袋体4大小一致,然后以第二开口 41两端为支点,将主体I上部折叠与下端重合,再打开第二拉链42,将第一袋体4的底部从下往上推,使第一袋体4的内里穿过第一袋体4的袋口外翻形成新的表层。由于第一袋体4通过缝线固定于多变包主体I底部,因此当第一袋体4的底部穿过袋口时,原第一袋体4的表层成为新的内里,多变包主体I底部也会随着第一袋体4的底部陷进第一袋体4新内里内,直到多变包主体I的其余部分完全陷入第一袋体4内,最后将第二开口 41的上端翻转,使第二拉链42的第二内链头422成为新的外链头。此时第一袋体4的内里变为挂包的表面,再将第二拉链42拉上。即可变形为图4所示的挂包。本实用新型还可将双肩背包变形为单肩背包,其变形过程为:先将放置于第二袋体6的单肩带7拿出,然后打开第一拉链3,将第一开口 2打开,以第一开口 2两端为支点,如图2所示,将主体I的前幅11的上部分往前幅11下部分方向折叠,使前幅11上部分与下部分重叠,然后再将后幅12的上部分往后幅12下部分方向折叠,使后幅12下部分与下部分重叠,此时第一拉链3的第一内链头32成为新的外链头,通过第一内链头32拉合第一拉链3后,如图3所示,在此状态下,拉合第一拉链3后前幅11和后幅12的下部分就会被后折的上部分完全包裹,主体I下部分的内部位置不变,但是前幅11和后幅12上部分折叠后其内部成为新的表层;第一开口 2成为该状态下主体I的底部,同时设于第一开口 2两端点连线的水平位置的第一边骨5成为新的袋口。再以第一开口 2两端为支点,将第一开口2从下往上推,使主体I下部分的内部穿过袋口往外翻,使主体I下部分的内部成为新背包的外部,前幅11和后幅12上部分的内部成为新的内里,调整背包的形状,再将单肩带7通过扣接部件15连接即可变形为图6中的单肩包。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为双肩多变包,通过第一袋体4,可将多变包变形成手提式的挂包,在不使用或者携带时,不但降低放置所占用的空间,而且携带更方便。多变包主体I还可变形为单肩包,增加多变包的实用性。另外多变包主体I通过尼龙制成,使得制成后的多变包的柔软更佳,多变包变形时更容易折叠。实施例2图7至图1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2的多变包。该多变包包括由易折叠的柔性材料制成的主体1、双肩带8以及手挽14,其中该柔性材料为涤纶。主体I沿其中部向上开设有第一开口 2,第一开口 2的两边设置有使第一开口 2开合的第一拉链3,本实施例中第一拉链3通过缝线固定于第一开口 2两边,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胶水固定。第一拉链3正面设有从主体I外部拉合的第一外链头31 ;第一拉链3反面设有从主体I内部拉合的第一内链头32。主体I设有插袋13,该插袋13设于第一开口 2两端点的下方,由此,可增加多变包的容量。主体I沿第一拉链3处分成前幅11和后幅12,前幅11下方设有可容纳经折叠的主体I的第一袋体4。第一袋体4内部顶端设有提手43。第一袋体4设有一横向的第二开口 41,第二开口 41的两边设置有使第二开口 41开合的第二拉链42,本实施例中第二拉链42通过缝线固定于第二开口 41两边,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胶水固定。第二拉链42正面设有从第一袋体4外部拉合的第二外链头421 ;第二拉链42正面设有从第一袋体4内部拉合的第二内链头422。双肩带8通过缝线固定于主体I后幅12。主体I内部横向设有位于第一开口 2两端点连线的水平位置的第一边骨5。后幅12内部设有位于第一边骨5下方的第二袋体6,前幅11内部设有两个位于第一边骨5下方的第三袋体9。手挽14设于前幅11和后幅12的内部,前幅11和后幅12的内部位于第一边骨5的下方各设有两个扣接部件15,手挽14通过扣接部件15与主体内部连接,该扣接部件15为插扣。主体内部两侧各设有一个第四袋体10。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形态双肩包,在本实施例中为初始状态。在双肩包状态下,手挽14放置于第二袋体6内。将双肩背包变形为挂包的过程为:先将双肩背包主体I翻转,后幅12朝上,将主体I两侧和下端折叠,使得主体I的大小与第一袋体4大小一致,然后以第二开口 41两端为支点,将主体I上部折叠与下端重合,再打开第二拉链42,将第一袋体4的底部从下往上推,使第一袋体4的内里穿过第一袋体4的袋口外翻形成新的表层。由于第一袋体4通过缝线固定于多变包主体I底部,因此当第一袋体4的底部穿过袋口时,原第一袋体4的表层成为新的内里,多变包主体I底部也会随着第一袋体4的底部陷进第一袋体4新内里内,直到多变包主体I的其余部分完全陷入第一袋体4内,最后将第二开口 41的上端翻转,使第二拉链42的第二内链头422成为新的外链头。此时第一袋体4的内里变为挂包的表面,再将第二拉链42拉上。即可变形为图10所示的挂包。本实用新型还可将双肩背包变形为手袋,其变形过程为:先将放置于第二袋体6的手挽14拿出,然后打开第一拉链3,将第一开口 2打开,以第一开口 2两端为支点,如图8所示,将主体I的前幅11的上部分往前幅11下部分方向折叠,使前幅11上部分与下部分重叠,然后再将后幅12的上部分往后幅12下部分方向折叠,使后幅12下部分与下部分重叠,此时第一拉链3的第一内链头31成为新的外链头,通过第一内链头31拉合第一拉链3后,如图9所示,在此状态下,拉合第一拉链3后前幅11和后幅12的下部分就会被后折的上部分完全包裹,主体I下部分的内部位置不变,但是前幅11和后幅12上部分折叠后其内部成为新的表层;第一开口 2成为该状态下主体I的底部,同时设于第一开口 2两端点连线的水平位置的第一边骨5成为新的袋口。再以第一开口 2两端为支点,将第一开口 2从下往上推,使主体I下部分的内部穿过袋口往外翻,使主体I下部分的内部成为新背包的外部,前幅11和后幅12上部分的内部成为新的内里,调整背包的形状,再将手挽14通过扣接部件15连接即可变形为图11所示的手袋。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为双肩多变包,通过第一袋体4,可将多变包变形成手提式的挂包,在不使用或者携带时,不但降低放置所占用的空间,而且携带更方便。多变包主体还可变形为手袋,增加多变包的实用性。另外多变包主体通过涤纶制成,使得制成后的多变包的柔软更佳,多变包变形时更容易折叠。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多变包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手挽14,且主体I前幅11和后幅12的内部位于第一边骨5的下方各设有两个扣接部件15,手挽14通过扣接部件15与主体内部连接,该扣接部件15为插扣,如此背包同时设有手挽14和单肩带7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随时变形为单肩包或者手袋,实用性更高。其他部件都一样,同时实现了实施例1中所能实现的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例如扣接部件15为手袋扣、弹簧扣、勾扣或者其他扣接部件,第一边骨5还可以设置低于第一开口 2两端点连线的水平位置,或者其他部件的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变包,包括由易折叠的柔性材料制成的主体(I),所述主体(I)沿其中部向上开设有第一开口(2),所述第一开口(2)的两边设置有使第一开口(2)开合的第一拉链(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3)正面设有从主体(I)外部拉合的第一外链头(31);所述第一拉链(3)反面设有从主体(I)内部拉合的第一内链头(32);所述主体(I)沿第一拉链(3)处分成前幅(11)和后幅(12),所述前幅(11)下方设有可容纳经折叠的主体(I)的第一袋体(4),所述第一袋体(4)设有横向的第二开口(41),所述第二开口(41)的两边设置有使第二开口(41)开合的第二拉链(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I)内部横向设有位于第一开口(2)两端点连线的水平位置或低于该水平位置的第一边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变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幅(12)内部设有位于第一边骨(5)下方的第二袋体(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变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袋体¢)内侧设有袋盖(61),所述主体(I)内部 设有单肩带(7),所述单肩带(7)的两端通过扣接部件(15)设于第一开口(2)的两端点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变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幅(11)和后幅(12)的内部设有手挽(14),所述手挽(14)通过扣接部件(15)设于第一边骨(5)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变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为尼龙或者涤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变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为尼龙或者涤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变包,包括由易折叠的柔性材料制成的主体,主体沿其中部向上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两边设置有使第一开口开合的第一拉链,第一拉链正面设有从主体外部拉合的第一外链头;第一拉链反面设有从主体内部拉合的第一内链头。主体沿第一拉链处分成前幅和后幅,前幅下方设有可容纳经折叠的主体的第一袋体。第一袋体设有横向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两边设置有使第二开口开合的第二拉链。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为双肩多变包,通过第一袋体,可将多变包变形成手提式的挂包,在不使用或者携带时,不但降低放置所占用的空间,而且携带更方便。还可将多变包主体变形成为的单肩包或手袋,增加多变包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A45C3/06GK202919284SQ20122062457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林炳宏 申请人:百兴国际文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