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33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反光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帽,具体涉及一种适于夜间作业时使用的反光安全帽。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安全帽的警示作用,特别是为了增加工人夜间作业的安全性,会在安全帽上设置警示装置,一般有设置警示闪烁灯、反光镜片等。但是,设置闪烁灯的安全帽结构复杂,还需随身配备电源重量较重,长期佩戴会使使用者疲惫不堪;设置反光镜片的一般是在安全帽的前方或后方设置,只能在光线照射到反光镜片上时才能起到警示作用。也有在安全帽的外表面镀涂反光材料的,但是安全帽整体镀涂反光材料造价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反光安全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上设有帽檐,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上位于帽檐的上方设有条状反光警示区。作为优选,所述条状反光警示区为绕帽体一周设置。作为优选,所述条状反光警示区的宽度为3厘米至5厘米。作为优选,所述条状反光警示区为反光材料玻璃微珠制成。作为优选,所述条状反光警示区为通过粘贴反光条的方式设置在帽体上或通过油漆喷绘的方式设置在帽体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适于夜间作业佩戴的反光安全帽。与现有技术相t匕,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光安全帽结构简单,其反光警示区为绕帽体一周设置的条状反光警示区,对于任何方向来的光线都可起到反光、警示作用,其为条状造价也较便宜;通过实验对该反光安全帽测定,该反光安全帽对灯光的识别距离为150米到200米,反光效果好。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反光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反光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反光安全帽,包括帽体101,帽体101的口部设有帽檐102,其中帽体101上位于帽檐102的上方设有条状反光警示区103,该条状反光警示区103为绕帽体101 —周设置、其宽度为3厘米至5厘米,条状反光警示区103为由反光材料玻璃微珠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反光安全帽结构简单,其反光警示区为绕帽体一周设置的条状反光警示区,对任何方向来的光线都可起到反光、警示作用,其为条状造价也较便宜;通过实验对该反光安全帽测定,该反光安全帽对灯光的识别距离为150米到200米,反光效果好。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该反光安全帽的结构与前一实施例相同,只是其中的条状反光警示区103为将反光条粘贴设置在帽体101上形成,其粘贴方式为热贴,其反光条为由反光材料玻璃微珠制成。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更为优选的实施例,给反光安全帽的条状反光警示区103为通过油漆喷绘的方式设置在帽体101上,其喷绘的油漆中含有大量的玻璃微珠。通过热贴和油漆喷绘的方式将反光警示区设置在帽体上,其制造也较简单。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的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的说,在本申请公开的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反光安全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上设有帽檐,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上位于帽檐的上方设有条状反光警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反光警示区为绕帽体一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光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反光警示区的宽度为3厘米至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光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反光警示区为反光材料玻璃微珠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光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反光警示区为通过粘贴反光条的方式设置在帽体上或通过油漆喷绘的方式设置在帽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光安全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上设有帽檐,所述帽体上位于帽檐的上方设有条状反光警示区,所述条状反光警示区为绕帽体一周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反光安全帽结构简单,反光效果好。
文档编号A42B1/24GK202980311SQ20122065919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
发明者谢强 申请人:成都领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