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抓地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98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滑抓地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涉及一种防滑抓地运动鞋。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它对保护人体脚部健康起到很大的作用,具有保暖、防滑、减震、承受摩擦冲击等作用。鞋主要由鞋面和鞋底组成,鞋底是鞋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分,所以鞋子是否耐磨防滑、抓地性是否够强,关键在于鞋底。目前,市面上各种各样的鞋子层出不穷,相应的鞋底也是花样百出。为了防滑,大都是在鞋底底面设置一些花样纹路,这些鞋底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但是仅限于比较平坦、干燥的地面上,在一些颠簸不平或比较湿滑的地面上,其抗变性、抓地性比较差,从而达不到较好的抓地、防滑性能。
发明内容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防滑效果好、抓地性能强、成本低的防滑抓地运动鞋。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防滑抓地运动鞋,包括鞋底和与鞋底连接的鞋面,所述鞋底的底面上设有多个防滑块和多个抓地单元,所述防滑块为一中心向鞋底底面内凹的菱形吸盘,所述各个防滑块沿鞋底底面周侧分布设置,所述抓地单元为尖端部向下的圆锥体凸起,所述各个抓地单元均布在鞋底底面各个防滑块之外的区域内。进一步的,所述抓地单元的尖端部上还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台。进一步的,所述鞋底由BPU大底和设于BPU大底上的EVA中底构成。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鞋底底面上设置多个菱形吸盘和抓地单元,当鞋子弯曲时,菱形吸盘对地面吸附起到防滑的效果,当鞋底着地时,抓地单元的尖端部与底面啮合,提高鞋底的抓地效果。通过进一步的采用弹性效果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BPU大底(即改性的新型聚氨酯鞋底)和EVA中底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可普遍推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底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抓地单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滑抓地运动鞋,包括鞋底I和与鞋底I连接的鞋面,所述鞋底I由BPU大底和设于BPU大底上的EVA中底构成,所述鞋底I的底面上设有多个防滑块2和多个抓地单元3,所述防滑块2为一中心向鞋底I底面内凹的菱形吸盘,所述各个防滑块2沿鞋底I底面周侧分布设置,所述抓地单元3为尖端部向下的圆锥体凸起,所述各个抓地单元3均布在鞋底I底面各个防滑块2之外的区域内,所述抓地单元3的尖端部上还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台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鞋底底面上设置多个菱形吸盘和抓地单元,当鞋子弯曲时,菱形吸盘对地面吸附起到防滑的效果,当鞋底着地时,抓地单元的尖端部与底面啮合,提高鞋底的抓地效果。通过进一步的采用弹性效果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BPU大底(即改性的新型聚氨酯鞋底)和EVA中底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可普遍推广使用。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防滑抓地运动鞋,包括鞋底和与鞋底连接的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的底面上设有多个防滑块和多个抓地单元,所述防滑块为一中心向鞋底底面内凹的菱形吸盘,所述各个防滑块沿鞋底底面周侧分布设置,所述抓地单元为尖端部向下的圆锥体凸起,所述各个抓地单元均布在鞋底底面各个防滑块之外的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抓地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地单元的尖端部上还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抓地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由BPU大底和设于BPU大底上的EVA中底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领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滑效果好、抓地性能强、成本低的防滑抓地运动鞋,包括鞋底和与鞋底连接的鞋面,所述鞋底的底面上设有多个防滑块和多个抓地单元,所述防滑块为一中心向鞋底底面内凹的菱形吸盘,所述各个防滑块沿鞋底底面周侧分布设置,所述抓地单元为尖端部向下的圆锥体凸起,所述各个抓地单元均布在鞋底底面各个防滑块之外的区域内。
文档编号A43B13/18GK202980400SQ20122068277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丁志德 申请人:金莱克(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