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315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头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部护具,特别是一种头盔。
背景技术
头盔是一种常用的头部护具,用于保护头部免受外部环境的侵扰,特别适用于摩托车、电动车等速度较快且无保护措施的骑行者使用,以防止在出现事故时,保护骑行者头部不受伤害。目前常用的头盔大多是硬壳式头盔,对保护骑行者非常有用,但是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骑行者素质的提高,头盔的用途由安全型头盔逐渐向舒适型头盔转变,然而现有的头盔大多比较笨重,不方便头戴和携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便、柔软,便于使用者携带和头戴的头
M
Tm.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软头盔,包括棉纶外层、尼龙内层以及填充在棉纶外层和尼龙内层之间的涤纶层,所述棉纶外层通过设置在棉纶外层和涤纶层之间的由轻质塑料制作的头盖块、后盖块以及前盖块支撑为头盔 型;所述前盖块上设置有眼部通孔、鼻腔通孔以及口部通孔,所述棉纶外层、涤纶层和尼龙内层均设置有与前盖块上各通孔相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通过拉链控制开闭。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所述尼龙内层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聚酯纤维衬布。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所述软头盔的勃颈处设置有用于收紧脖颈段的雌雄扣。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在于:本实用新型质轻、柔软舒适,既能够防风防雨,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又方便携带和使用。本实用新型脖颈段设置的雌雄扣,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收紧或松开脖颈段,保证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局部剖视图。其中:1.棉纶外层,2.涤纶层,3.尼龙内层,4.聚酯纤维衬布,51.头盖块,52.后盖块,53.前盖块,531.眼部通孔,532.鼻腔通孔,533.口部通孔,534.拉链,6.雌雄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软头盔,其主视图如图1所示。包括从外至里依次设置有棉纶外层1、盖块层、涤纶层2、尼龙内层3以及聚酯纤维衬布4,盖块层包括头盖块51、后盖块52以及前盖块53,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头盖块、后盖块以及前盖块均采用轻质塑料制作而成,盖块嵌装在棉纶外层I和涤纶层2之间,用于将棉纶外层支撑为头盔型。本实用新型的前盖块53上设置有眼部通孔531、鼻腔通孔532以及口部通孔533 ;相应地,棉纶外层、涤纶层、尼龙内层以及聚酯纤维衬布4均设置有与前盖块上各通孔相应的开口,开口处设置有拉链534,拉链用于控制开口的开闭,以方便使用者根据需求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的脖颈段还设置有雌雄扣6,用于根据使用者自身需求收紧或松开脖颈段,保证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权利要求1.一种软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棉纶外层(I)、尼龙内层(3)以及填充在棉纶外层(I)和尼龙内层(3)之间的涤纶层(2),所述棉纶外层(I)通过设置在棉纶外层(I)和涤纶层(2)之间的由轻质塑料制作的头盖块(51)、后盖块(52)以及前盖块(53)支撑为头蓝型;所述前盖块(53)上设置有眼部通孔(531)、鼻腔通孔(532)以及口部通孔(533),所述棉纶外层、涤纶层和尼龙内层均设置有与前盖块上各通孔相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通过拉链(534)控制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内层(3)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聚酯纤维衬布(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头盔的勃颈处设置有用于收紧脖颈段的雌雄扣(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头盔,包括棉纶外层、尼龙内层以及填充在棉纶外层和尼龙内层之间的涤纶层,所述棉纶外层通过设置在棉纶外层和涤纶层之间的由轻质塑料制作的头盖块、后盖块以及前盖块支撑为头盔型;所述前盖块上设置有眼部通孔、鼻腔通孔以及口部通孔,所述棉纶外层、涤纶层和尼龙内层均设置有与前盖块上各通孔相应的开口,所述开口处通过拉链控制开闭。本实用新型质轻、柔软舒适,既能够防风防雨,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又方便携带和使用。
文档编号A42B3/00GK202958976SQ20122069772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邓力克 申请人:邓力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