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多功能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37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矿用多功能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作业安全装备,特别是一种矿用多功能安全帽。
背景技术
安全帽是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由帽壳、帽衬、下颊带和后箍组成。帽壳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阻燃性是对安全帽的基本技术性能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针对特定的作业环境,尤其采矿井下的施工操作,除了上述对安全帽的基本防护性能,还需增设其它功能以确保安全生产的规范要求,提升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系数。例如,在昏暗的井下需要特有的照明设备;煤矿井下含有瓦斯、CO等对人身健康、生命产生威胁的有毒有害气体;作业人员进入井下需与井上具有信息沟通,以保障其得以及时帮助或救援;特别在煤矿井下车流量大且频繁的位置,无法实现人机的安全有序管理,还缺乏针对作业人员下井与出井的考勤记录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置照明、红外线探测控制、气体检测、警示提醒及电子信息管理多项功能,进而显著提升井下作业的全方位安全性能的矿用多功能安全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矿用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帽壳与帽沿,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壳前端安设矿灯头,其后端安设红外线发射器及枢纽电池,所述红外线发射器通过电线与枢纽电池连接,所述帽壳的后端还安设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所述帽壳的侧部贴设二维标码,所述二维标码内存设电子管理信息条。本矿用多功能安全帽的二维标码配合矿井扫描平台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作用,其中可记录下井作业人员的编号,下井时间、出井时间,井下作业时间长度,进而通过电子数据的获取和监控,实现对工作人员签到、签退程序的简单化、准确化;当规定时间内签退数据获取不完全时,可视为一种危险信号,以便及时对工作人员的行迹动态进行查询。当工作人员进入暗斜井巷时,通过红外线发射器的监测可及时将信号发送至操作人员处,实现“行人不行车”;同时,当该巷道中有矿车行驶时,可及时通过红外控制装置接收信号,从而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实现“行车不行人”,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枢纽电池、红外线发射器与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共配置于帽壳的后方,与帽壳前方的矿灯头起到平衡作用,可以有效支撑安全帽,防止帽沿下倾影响视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上述的矿用多功能安全帽中,所述帽壳的顶部均布若干警示灯,所述警示灯通过电线与上述枢纽电池连接,所述帽壳的侧部上还设置控制警示灯开闭的开关。警示灯适用于井下微光或者需要警示的区域,配合红外线发射器实现工作人员和井下运行电机车的安全有序运行。枢纽电池能够在为警示灯供电和充电电池失效等情况下的应急供电,且枢纽电池可反复充电使用。在上述的矿用多功能安全帽中,所述警示灯具体指LED灯。在上述的矿用多功能安全帽中,所述二维标码内的电子管理信息条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进行自动识读。在上述的矿用多功能安全帽中,所述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内装设蜂鸣器。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用于检测工作区域空气中危害气体的浓度,一旦该浓度达到或者超过临界值时便发出蜂鸣报警。在上述的矿用多功能安全帽中,所述矿灯头通过别扣挂设于安全帽上,所述矿灯头具体采用发光二极管,且矿灯头连接外设的充电电池,还具有枢纽电池的安装腔。发光二极管具有结构简单,耗电少,携带轻便的特点。在上述的矿用多功能安全帽中,所述帽壳呈椭圆形,所述帽沿为倾斜边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矿用多功能安全帽集头部保护、照明、红外线探测控制、气体检测、警示提醒及电子信息管理等多项功能于一身,其中红外线探测控制真正实现“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章要求;又利用二维标码扫描技术进行电子信息管理,起到电子考勤及下井、上井记录时间等,进一步提升安全防范的管理效力。

图1是本矿用多功能安全帽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矿用多功能安全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帽壳;2、帽沿;3、矿灯头;4、红外线发射器及枢纽电池;5、气体检测报警装置;6、二维标码;7、警示灯;8、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矿用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帽壳I与帽沿2,帽壳I呈椭圆形,帽沿2为倾斜边沿,帽体布局符合力学原理结构。帽壳I前端通过别扣挂设矿灯头3,矿灯头3具体采用发光二极管,且矿灯头3连接外设的充电电池,还具有枢纽电池的安装腔。发光二极管具有结构简单,耗电少,携带轻便的特点。矿灯头3能够在昏暗的井下进行良好的照明作用。帽壳I后端安设红外线发射器及枢纽电池4,红外线发射器通过电线与枢纽电池连接。当工作人员进入暗斜井巷时,通过红外线发射器的监测可及时将信号发送至操作人员处,实现“行人不行车”;同时,当该巷道中有矿车行驶时,可及时通过红外控制装置接收信号,从而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实现“行车不行人”,由此提供井下与井上的信息互通,进一步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帽壳I的后端还安设气体检测报警装置5,气体检测报警装置5内装设蜂鸣器。气体检测报警装置5用于检测工作区域空气中危害气体的浓度,一旦该浓度达到或者超过临界值时便发出蜂鸣报警,以警示作业人员迅速采取相关措施或撤离工作地点。枢纽电池、红外线发射器与气体检测报警装置5共配置于帽壳I的后方,与帽壳I前方的矿灯头3起到平衡作用,可以有效支撑安全帽,防止帽沿2下倾影响视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帽壳I的侧部贴设二维标码6,二维标码6内存设电子管理信息条,电子管理信息条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进行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即通过扫描安全帽和人员信息的二维标码6实现相互之间的自动匹配,配合设备管理信息软件。具体为二维标码6配合矿井扫描平台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作用,其中可记录下井作业人员的编号,下井时间、出井时间,井下作业时间长度,进而通过电子数据的获取和监控,实现对工作人员签到、签退程序的快速简单化、准确化;当规定时间内签退数据获取不完全时,可视为一种危险信号,以便及时对工作人员的行迹动态进行查询。帽壳I的顶部均布若干警示灯7,警示灯7具体为排列设置的LED灯。警示灯7通过电线与枢纽电池连接,帽壳I的侧部上还设置控制警示灯7开闭的开关8。警示灯7适用于井下微光或者需要警示的区域,配合红外线发射器实现工作人员和井下运行电机车的安全有序运行。枢纽电池能够在为警示灯7供电和充电电池失效等情况下的应急供电,且枢纽电池可反复充电使用。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帽壳I ;帽沿2 ;矿灯头3 ;红外线发射器及枢纽电池4 ;气体检测报警装置5 ;二维标码6 ;警示灯7 ;开关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帽壳与帽沿,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壳前端安设矿灯头,其后端安设红外线发射器及枢纽电池,所述红外线发射器通过电线与枢纽电池连接,所述帽壳的后端还安设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所述帽壳的侧部贴设二维标码,所述二维标码内存设电子管理信息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多功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壳的顶部均布若干警示灯,所述警示灯通过电线与上述枢纽电池连接,所述帽壳的侧部上还设置控制警示灯开闭的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多功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具体指LED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多功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标码内的电子管理信息条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进行自动识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多功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内装设蜂鸣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多功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灯头通过别扣挂设于安全帽上,所述矿灯头具体采用发光二极管,且矿灯头连接外设的充电电池,还具有枢纽电池的安装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矿用多功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壳呈椭圆形,所述帽沿为倾斜边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多功能安全帽。它解决了现有安全帽功能单一,无法综合实现照明、探测控制、气体检测、警示提醒及信息管理等功能的问题。本矿用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帽壳与帽沿,帽壳前端安设矿灯头,其后端安设红外线发射器及枢纽电池,红外线发射器通过电线与枢纽电池连接,帽壳的后端还安设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帽壳的侧部贴设二维标码,二维标码内存设电子管理信息条。本矿用多功能安全帽集头部保护、照明、红外线探测控制、气体检测、警示提醒及电子信息管理等多项功能于一身,其中红外线探测控制真正实现“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章要求;又利用二维标码扫描技术进行电子信息管理,起到电子考勤及下井、上井记录时间等作用。
文档编号A42B1/10GK202999436SQ20122070070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张孝强, 王刚, 孙路路, 王海洋, 马有营, 张守勇, 张玉江, 高东川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