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57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饰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
背景技术
人造花是居家日用必不可少的装饰品,由于传统的真花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还容易造成卫生死角,因此,近年来,人造花逐渐风行。早先市场上见到的人造花,多为塑料及纸制品,絹花也占部分市场份额,但由于施工工艺的要求,使得成本直线上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另外一种型式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可以任意组装,灵活多变。其技术方案是: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它由接插头、花片、碗托、底托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插头水平投影呈“T”形,接插头小头端先穿过花片的定位连接孔,其次穿过碗托的定位连接孔,再穿过花片的定位连接孔,最后穿过底托的定位连接孔,并使底托往接插头大头方向推紧。上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接插头的纵向轴心设有圆柱形空心通孔。上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花片中部留有定位连接孔。上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碗托中部留有定位连接孔、碗托自四周向中部凹进,呈“碗”状凹形。上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底托中部留有定位连接孔、底托自四周向中部凹进,呈“碗”状凹形。上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花片的数量为2至500片。上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碗托数量为I至499个,并与花片交错排列。上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结构之一是:所述的花片由I至500瓣花瓣组成。由于接插头的轴心带有圆柱形通孔,使得连接枝干更方便、有效,无需依赖于其它支撑,使得结构更简单,安装更方便。

图1:本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本用新型的装配图图1-2中,1-人造花,2-接插头,3-花片,4-碗托,5-底托,21-通孔,31-定位连接孔,32-花瓣,41-定位连接孔,51-定位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1,由接插头2、花片3、碗托4、底托5组成,其中,接插头2轴心设有圆柱形通孔21 ;花片3由定位连接孔31和花瓣32组成。接插头2水平投影呈“T”形,接插头2小头端先穿过花片3的定位连接孔31,其次穿过碗托4的定位连接孔41,再穿过花片3的定位连接孔31,最后穿过底托5的定位连接孔51,并使底托5往接插头2大头方向推紧。由于碗托4和底托5均自四周向中部凹进,呈“碗”状凹形结构,使得人造花I组装成品后自四周向接插头2的轴心方向包裹。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它由接插头、花片、碗托、底托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插头水平投影呈“T”形,接插头小头端先穿过花片的定位连接孔,其次穿过碗托的定位连接孔,再穿过花片的定位连接孔,最后穿过底托的定位连接孔,并使底托往接插头大头方向推紧。
2.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插头的纵向轴心设有圆柱形空心通孔。
3.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片中部留有定位连接孔。
4.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碗托中部留有定位连接孔、碗托自四周向中部凹进,呈“碗”状凹形。
5.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托中部留有定位连接孔、底托自四周向中部凹进,呈“碗”状凹形。
6.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片的数量为2至500 片。
7.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碗托数量为I至499个,并与花片交错排列。
8.根据权利I或3所述的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片由I至500瓣花瓣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碗式结构的人造花,属于装饰用品技术领域。由接插头、花片、碗托、底托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插头水平投影呈“T”形,接插头小头端先穿过花片的定位连接孔,其次穿过碗托的定位连接孔,再花片的定位连接孔,最后穿过底托的定位连接孔,并使底托往接插头大头方向推紧。该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人员无需特殊上岗培训就可以组装出花式各异、造型优美的花朵,使得劳动成本大幅下降。
文档编号A41G1/00GK202958954SQ20122075425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陈明 申请人:陈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