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鞋拖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案为一种实用鞋拖鞋,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基体,基体用以覆盖鞋底,还包括一转轴,左弹簧片,右弹簧片,传动装置,协动装置,扣接件,解扣件;转轴横贯基体并与基体作转动连接;左弹簧片一端连接转轴的左端,另一端向右弧形弯折,右弹簧片一端连接转轴的右端,另一端向左弧形弯折,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互相叠合共同构成一半环;传动装置带动转轴转动以使半环翻转并使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协动装置用以使半环不断缩小;扣接件用以扣接传动装置;解扣件用以解除扣接件的扣接状态。本发明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简单合理,制造安装方便,由脚踏即可完成操作,闲置时占用空间小。
【专利说明】一种实用鞋拖鞋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方案涉及一种鞋拖鞋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家居生活中脱鞋,换拖鞋的过程给居民带来不便,申请号86206928的实用新型作了有益改进,设计了一种由前掌片,后跟片,后跟片拉簧及舌拉簧构成的鞋拖鞋,通过上述部件协同操作把鞋拖鞋固定于鞋子底部,但这一技术有其局限性:在实际操作中需得到手的帮忙不方便,闲置时占用空间过大不美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安装方便,由脚踏即可完成,占用空间小的一种鞋拖鞋。
[0004]本发明方案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用鞋拖鞋,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基体,基体用以覆盖鞋底,还包括一转轴,左弹簧片,右弹簧片,传动装置,协动装置,扣接件,解扣件;转轴横贯基体并与基体作转动连接;左弹簧片一端连接转轴的左端,另一端向右弧形弯折,左弹簧片向右弯折的一端称之为第一弯折,右弹簧片一端连接转轴的右端,另一端向左弧形弯折,右弹簧片向左弯折的一端称之为第二弯折,第一弯折和第二弯折互相叠合以使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共同构成一半环;传动装置的主动端承受操作动作,传动装置的被动端连接转轴以使转轴转动,转轴的转动带动半环翻转并使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协动装置用以在半环翻转时对第一弯折和第二弯折施力,以使半环不断缩小;扣接件用以扣接传动装置使半环保持对鞋面的夹持状态;解扣件用以解除扣接件的扣接状态。本发明方案的鞋拖鞋在使用时操作者把鞋底放在基体上,并对传动装置施加操作动作,由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构成的半环翻转对鞋面形成夹持,在翻转过程中,在协动装置作用下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相互抽急使半环不断缩小,形成对鞋面的牢固夹持,扣接件扣接传动装置使半环保持对鞋面的夹持状态,穿鞋拖鞋的过程完成。在脱鞋时,操作者先用解扣件解除扣接件的扣接状态,脚部用力把半环顶开,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各自回复原形,即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相互松开,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构成的半环自然地依附于基体前侧周边,占用空间小且样子美观。
[0005]传动装置用以把操作动作传至转轴使半环翻转对鞋面形成夹持,对本发明方案来说尤为重要,一般操作者施加的操作动作无外乎手部动作和脚部动作,为了脚踏穿鞋动作一气呵成,脚踏动作应为首选的操作动作。
[0006]优选的,传动装置包括一凸块,凸块朝下设置于转轴上,凸块顶接与基体作滑动连接的滑竿的一端,滑竿另一端顶接一压块,压块与基体作上下向滑动连接,压块顶接滑竿的一侧由下至上逐渐变宽,压块的上部外露于基体上部;扣接件包括设置在压块上的第一扣口,还包括相应的弹性连接在基体上的压块开关,压块下压到位时压块开关恰好扣接在第一扣口内;解扣件为一条与压块开关连接并延伸至基体外的第一踩条,第一踩条用以把压块开关拉离第一扣口 ;协动装置分为左单元和右单元,左单元包括左侧拉线,设置于左弹簧片中部的左绕点,左侧拉线一端连接右弹簧片的第二弯折,另一端依次绕过转轴左端和左绕点后固定于基体前端,右单元包括右侧拉线,设置于右弹簧片中部的右绕点,右侧拉线一端连接左弹簧片的第一弯折,另一端依次绕过转轴右端和右绕点后固定于基体前端。本技术方案中,压块为传动装置的主动端,凸块为传动装置的被动端。在穿鞋拖鞋时,操作者脚踏压块,压块下压,由于压块顶接滑竿的一侧由下至上逐渐变宽,滑竿被推动,滑竿通过凸块使转轴转动,转轴的转动带动半环翻转并使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在翻转过程中,在协动装置作用下,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相互抽急使半环不断缩小,具体为当半环翻转时,左绕点与左侧拉线与基体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不断加大,由于左侧拉线的总长是一定的,左侧拉线在右弹簧片的第二弯折到转轴右端之间的分布距离势必不断缩小,即右弹簧片的第二弯折被向下拉动,同理左弹簧片的第一弯折在右侧拉线的作用下亦被向下拉动,如此完成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相互抽急,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后,扣接件扣接传动装置使半环保持这一状态,具体为压块下压到位时压块开关恰好扣接在第一扣口内,穿鞋拖鞋的过程完成。脱鞋过程是这一过程的逆向过程,这里不一一赘述。
[0007]优选的,传动装置包括一传动线,传动线一端缠绕在转轴上,另一端连接一与基体作转动动连接的转块,转块上部外露于基体上部;扣接件包括设置在转块上的第二扣口,还包括相应的弹性连接在基体上的转块开关,转块转动到位时转块开关恰好弹扣在第二扣口内;解扣件为一条与转块开关连接并延伸至基体外的第二踩条,第二踩条用以把转块开关拉离第二扣口 ;协动装置包括一弧形的左轨道和一弧形的右轨道,左轨道设置于基体左侧,左轨道上滑动一左滑块,左滑块与右弹簧片的第二弯折固定连接,右轨道设置于基体右侧,右轨道上滑动一右滑块,右滑块与左弹簧片的第一弯折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中,转块为传动装置的主动端,传动线为传动装置的被动端。在穿鞋拖鞋时,操作者脚踏转块,转块转动拉动传动线,由于传动线一端缠绕在转轴上,转轴自然转动,转轴的转动带动半环翻转并使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在翻转过程中,在协动装置作用下,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相互抽急使半环不断缩小,具体为当半环翻转时,与右弹簧片的第二弯折固定连接的左滑块在翻转过程中被限制在左轨道上滑行,左滑块在滑行过程中逐渐趋向转轴左端,从而带动右弹簧片的第二弯折趋向转轴左端,同理左弹簧片的第一弯折在右滑块的作用下逐渐趋向转轴右端,如此完成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相互抽急,扣接件扣接传动装置使半环保持这一状态,具体为转块转动到位时转块开关恰好弹扣在第二扣口内,穿鞋拖鞋的过程完成。脱鞋过程是这一过程的逆向过程,这里不一一赘述。
[0008]显而易见,传动装置及其相应的扣接件,解扣件,协动装置还有各种技术方案。
[0009]进一步的技术,还包括一复位件,复位件用以使传动装置,转轴,半环回复到未驱动前的原位。如果不设置复位件,半环在脱鞋时被操作者用脚顶开,从而依次带动转轴和传动装置复位,显然这种复位方式不够迅捷,应专门设置复位件。
[0010]优选的,复位件为一拉簧,拉簧一端连接基体前端,另一端连接在半环上。
[0011]优选的,复位件为一扭力弹簧,扭力弹簧设置于转轴上以使转轴扭转到未驱动前的原位。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当传动装置的被动端受到阻挡而主动端继续承受操作动作时,传动装置自身能产生弹性形变。在实际使用中,当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时,半环受到鞋面阻挡而不能继续翻转,而此时传动装置的主动端继续承受操作动作,这部分的操作量只能通过鞋面的形变来承受,如此会给鞋面带来破坏,传动装置自身能产生弹性形变,即传动装置的至少一个组成部分能产生弹性形变,传动装置自身就能吸收部分操作量,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使鞋拖鞋能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鞋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案为一种实用鞋拖鞋,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基体,基体用以覆盖鞋底,还包括一转轴,左弹簧片,右弹簧片,传动装置,协动装置,扣接件,解扣件;转轴横贯基体并与基体作转动连接;左弹簧片一端连接转轴的左端,另一端向右弧形弯折,右弹簧片一端连接转轴的右端,另一端向左弧形弯折,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互相叠合共同构成一半环;传动装置带动转轴转动以使半环翻转并使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协动装置用以使半环不断缩小;扣接件用以扣接传动装置;解扣件用以解除扣接件的扣接状态。本发明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简单合理,制造安装方便,由脚踏即可完成操作,闲置时占用空间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实施例1
[0019]一种实用鞋拖鞋,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基体1,基体I用以覆盖鞋底,还包括一转轴2,左弹簧片3,右弹簧片4,传动装置,协动装置,扣接件,解扣件;转轴2横贯基体I并与基体I作转动连接;左弹簧片3 —端连接转轴2的左端,另一端向右弧形弯折,左弹簧片3向右弯折的一端称之为第一弯折31,右弹簧片4 一端连接转轴2的右端,另一端向左弧形弯折,右弹簧片4向左弯折的一端称之为第二弯折41,第一弯折31和第二弯折41互相叠合以使左弹簧片3和右弹簧片4共同构成一半环;传动装置的主动端承受操作动作,传动装置的被动端连接转轴2以使转轴2转动,转轴2的转动带动半环翻转并使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协动装置用以在半环翻转时对第一弯折31和第二弯折41施力,以使半环不断缩小;扣接件用以扣接传动装置使半环保持对鞋面的夹持状态;解扣件用以解除扣接件的扣接状态。
[0020]其中,传动装置包括一凸块Al,凸块Al朝下设置于转轴2上,凸块Al顶接与基体I作滑动连接的滑竿A2的一端,滑竿A2另一端顶接一压块A3,压块A3与基体I作上下向滑动连接,压块A3顶接滑竿A2的一侧由下至上逐渐变宽,压块A3的上部外露于基体I上部;扣接件包括设置在压块A3上的第一扣口 A5,还包括相应的弹性连接在基体I上的压块开关A7,压块A3下压到位时压块开关A7恰好扣接在第一扣口 A5内;解扣件为一条与压块开关A7连接并延伸至基体I外的第一踩条A9,第一踩条A9用以把压块开关A7拉离第一扣口 A5 ;协动装置5分为左单元和右单元,左单元包括左侧拉线All,设置于左弹簧片3中部的左绕点A12,左侧拉线All —端连接右弹簧片4的第二弯折41,另一端依次绕过转轴2左端和左绕点A12后固定于基体I前端,右单元包括右侧拉线A13,设置于右弹簧片4中部的右绕点A15,右侧拉线A13 —端连接左弹簧片3的第一弯折31,另一端依次绕过转轴2右端和右绕点A15后固定于基体I如端。
[0021]本发明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穿鞋拖鞋时,操作者脚踏压块A3,压块A3下压,由于压块A3顶接滑竿A2的一侧由下至上逐渐变宽,滑竿A2被推动,滑竿A2通过凸块Al使转轴2转动,转轴2的转动带动半环翻转并使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在翻转过程中,在协动装置作用下,左弹簧片3和右弹簧片4相互抽急使半环不断缩小,具体为当半环翻转时,左绕点A12与左侧拉线All与基体I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不断加大,由于左侧拉线All的总长是一定的,左侧拉线AU在右弹簧片4的第二弯折41到转轴2右端之间的分布距离势必不断缩小,即右弹簧片4的第二弯折41被向下拉动,同理左弹簧片3的第一弯折31在右侧拉线A13的作用下亦被向下拉动,如此完成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相互抽急,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后,扣接件扣接传动装置使半环保持这一状态,具体为压块下压到位时压块开关A7恰好扣接在第一扣口 A5内,穿鞋拖鞋的过程完成。脱鞋过程是这一过程的逆向过程,这里不一一赘述。。
[0022]实施例2
[0023]一种实用鞋拖鞋,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基体1,基体I用以覆盖鞋底,还包括一转轴2,左弹簧片3,右弹簧片4,传动装置,协动装置,扣接件,解扣件;转轴2横贯基体I并与基体I作转动连接;左弹簧片3 —端连接转轴2的左端,另一端向右弧形弯折,左弹簧片3向右弯折的一端称之为第一弯折31,右弹簧片4 一端连接转轴2的右端,另一端向左弧形弯折,右弹簧片4向左弯折的一端称之为第二弯折41,第一弯折31和第二弯折41互相叠合以使左弹簧片3和右弹簧片4共同构成一半环;传动装置的主动端承受操作动作,传动装置的被动端连接转轴2以使转轴2转动,转轴2的转动带动半环翻转并使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协动装置用以在半环翻转时对第一弯折31和第二弯折41施力,以使半环不断缩小;扣接件用以扣接传动装置使半环保持对鞋面的夹持状态;解扣件用以解除扣接件的扣接状态。
[0024]其中,传动装置包括一传动线BI,传动线BI —端缠绕在转轴2上,另一端连接一与基体I作转动动连接的转块B2,转块B2上部外露于基体I上部;扣接件包括设置在转块B2上的第二扣口 B3,还包括相应的弹性连接在基体I上的转块开关B5,转块B2转动到位时转块开关B5恰好弹扣在第二扣口 B3内;解扣件为一条与转块开关B5连接并延伸至基体I外的第二踩条B7,第二踩条B7用以把转块开关B5拉离第二扣口 B3 ;协动装置5包括一弧形的左轨道B8和一弧形的右轨道B9,左轨道B8设置于基体I左侧,左轨道B8上滑动一左滑块BI I,左滑块Bll与右弹簧片4的第二弯折41固定连接,右轨道B9设置于基体I右侧,右轨道B9上滑动一右滑块B12,右滑块B12与左弹簧片3的第一弯折31固定连接。
[0025]其中,还包括一复位件,复位件用以使传动装置,转轴2,半环回复到未驱动前的原位。
[0026]其中,复位件为一拉簧T,拉簧T 一端连接基体I前端,另一端连接在半环上。
[0027]本发明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穿鞋拖鞋时,操作者脚踏转块B2,转块B2转动拉动传动线BI,由于传动线BI —端缠绕在转轴2上,转轴2自然转动,转轴2的转动带动半环翻转并使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在翻转过程中,在协动装置作用下,左弹簧片3和右弹簧片4相互抽急使半环不断缩小,具体为当半环翻转时,与右弹簧片4的第二弯折41固定连接的左滑块Bll被限制在左轨道B8上滑行,左滑块Bll在滑行过程中逐渐趋向转轴2左端,从而带动右弹簧片4的第二弯折41趋向转轴2左端,同理左弹簧片3的第一弯折31在右滑块B12的作用下逐渐趋向转轴2右端,如此完成左弹簧片和右弹簧片相互抽急,扣接件扣接传动装置使半环保持这一状态,具体为转块B2转动到位时转块开关B5恰好弹扣在第二扣口 B3内,穿鞋拖鞋的过程完成。脱鞋过程是这一过程的逆向过程,复位件拉簧T使半环回复到未驱动前的原位,即半环自然地依附于基体前侧周边。
[0028]实施例3
[0029]一种实用鞋拖鞋,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基体1,基体I用以覆盖鞋底,还包括一转轴2,左弹簧片3,右弹簧片4,传动装置,协动装置,扣接件,解扣件;转轴2横贯基体I并与基体I作转动连接;左弹簧片3 —端连接转轴2的左端,另一端向右弧形弯折,左弹簧片3向右弯折的一端称之为第一弯折31,右弹簧片4 一端连接转轴2的右端,另一端向左弧形弯折,右弹簧片4向左弯折的一端称之为第二弯折41,第一弯折31和第二弯折41互相叠合以使左弹簧片3和右弹簧片4共同构成一半环;传动装置的主动端承受操作动作,传动装置的被动端连接转轴2以使转轴2转动,转轴2的转动带动半环翻转并使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协动装置用以在半环翻转时对第一弯折31和第二弯折41施力,以使半环不断缩小;扣接件用以扣接传动装置使半环保持对鞋面的夹持状态;解扣件用以解除扣接件的扣接状态。
[0030]其中,传动装置包括一凸块Al,凸块Al朝下设置于转轴2上,凸块Al顶接与基体I作滑动连接的滑竿A2的一端,滑竿A2另一端顶接一压块A3,压块A3与基体I作上下向滑动连接,压块A3顶接滑竿A2的一侧由下至上逐渐变宽,压块A3的上部外露于基体I上部;扣接件包括设置在压块A3上的第一扣口 A5,还包括相应的弹性连接在基体I上的压块开关A7,压块A3下压到位时压块开关A7恰好扣接在第一扣口 A5内;解扣件为一条与压块开关A7连接并延伸至基体I外的第一踩条A9,第一踩条A9用以把压块开关A7拉离第一扣口 A5 ;协动装置5分为左单元和右单元,左单元包括左侧拉线All,设置于左弹簧片3中部的左绕点A12,左侧拉线All —端连接右弹簧片4的第二弯折41,另一端依次绕过转轴2左端和左绕点A12后固定于基体I前端,右单元包括右侧拉线A13,设置于右弹簧片4中部的右绕点A15,右侧拉线A13 —端连接左弹簧片3的第一弯折31,另一端依次绕过转轴2右端和右绕点A15后固定于基体I如端。
[0031]其中,当所述传动装置的被动端受到阻挡而主动端继续承受操作动作时,所述传动装置自身能产生弹性形变。具体为滑竿A2由前后两部分套接而成,两者之间设置有滑竿弹黃H。
[0032]其中,还包括一复位件,复位件用以使传动装置,转轴2,半环回复到未驱动前的原位。
[0033]其中,复位件为一扭力弹簧N,扭力弹簧N设置于转轴2上以使转轴2扭转到未驱动前的原位。
[0034]本发明方案的实现方式与实施例1基本类同,不同之处在于当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时,半环受到鞋面阻挡而不能继续翻转,而此时传动装置的主动端压块A3继续承受操作动作,传动装置自身能产生弹性形变,即传动装置的至少一个组成部分能产生弹性形变,即滑竿弹簧H被压缩,滑竿A2前后两部相互缩进,传动装置自身就能吸收部分操作量,使鞋拖鞋能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鞋子。
[0035]虽然本发明方案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用鞋拖鞋,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基体(1),所述基体(1)用以覆盖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转轴(2),左弹簧片(3),右弹簧片(4),传动装置,协动装置,扣接件,解扣件;所述转轴(2)横贯所述基体(1)并与所述基体(1)作转动连接;所述左弹簧片(3) —端连接所述转轴(2)的左端,另一端向右弧形弯折,所述左弹簧片(3)向右弯折的一端称之为第一弯折(31),所述右弹簧片(4) 一端连接所述转轴(2)的右端,另一端向左弧形弯折,所述右弹簧片(4)向左弯折的一端称之为第二弯折(41),所述第一弯折(31)和所述第二弯折(41)互相叠合以使所述左弹簧片(3)和所述右弹簧片(4)共同构成一半环;所述传动装置的主动端承受操作动作,所述传动装置的被动端连接所述转轴(2)以使所述转轴(2)转动,所述转轴(2)的转动带动所述半环翻转并使所述半环对鞋面形成夹持;所述协动装置用以在所述半环翻转时对所述第一弯折(31)和所述第二弯折(41)施力,以使所述半环不断缩小;所述扣接件用以扣接所述传动装置使所述半环保持对鞋面的夹持状态;所述解扣件用以解除所述扣接件的扣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鞋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凸块(Al),所述凸块(Al)朝下设置于所述转轴(2)上,所述凸块(Al)顶接与所述基体(1)作滑动连接的滑竿(A2)的一端,所述滑竿(A2)另一端顶接一压块(A3),所述压块(A3)与所述基体(1)作上下向滑动连接,所述压块(A3)顶接所述滑竿(A2)的一侧由下至上逐渐变宽,所述压块(A3)的上部外露于所述基体(1)上部;所述扣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压块(A3)上的第一扣口(A5),还包括相应的弹性连接在所述基体(1)上的压块开关(A7),所述压块(A3)下压到位时所述压块开关(A7)恰好扣接在所述第一扣口(A5)内;所述解扣件为一条与所述压块开关(A7)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基体(1)外的第一踩条(A9),所述第一踩条(A9)用以把所述压块开关(A7)拉离所述第一扣口(A5);所述协动装置(5)分为左单元和右单元,左单元包括左侧拉线(All),设置于所述左弹簧片(3)中部的左绕点(A12),所述左侧拉线(All) —端连接所述右弹簧片(4)的第二弯折(41),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转轴(2)左端和所述左绕点(A12)后固定于所述基体(1)前端,右单元包括右侧拉线(A13),设置于所述右弹簧片(4)中部的右绕点(A15),所述右侧拉线(A13) —端连接所述左弹簧片(3)的第一弯折(31),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转轴(2)右端和所述右绕点(A15)后固定于所述基体(1)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鞋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传动线(BI),所述传动线(BI) —端缠绕在所述转轴(2)上,另一端连接一与所述基体(1)作转动动连接的转块(B2),所述转块(B2)上部外露于所述基体(1)上部;所述扣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块(B2)上的第二扣口(B3),还包括相应的弹性连接在所述基体(1)上的转块开关(B5),所述转块(B2)转动到位时所述转块开关(B5)恰好弹扣在所述第二扣口(B3)内;所述解扣件为一条与所述转块开关(B5)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基体(1)外的第二踩条(B7),所述第二踩条(B7)用以把所述转块开关(B5)拉离所述第二扣口(B3);所述协动装置(5)包括一弧形的左轨道(B8)和一弧形的右轨道(B9),所述左轨道(B8)设置于所述基体(1)左侧,所述左轨道(B8)上滑动一左滑块(Bll),所述左滑块(Bll)与所述右弹簧片(4)的第二弯折(41)固定连接,所述右轨道(B9)设置于所述基体(1)右侧,所述右轨道(B9)上滑动一右滑块(B12),所述右滑块(B12)与所述左弹簧片(3)的第一弯折(3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实用鞋拖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用以使所述传动装置,所述转轴(2),所述半环回复到未驱动前的原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用鞋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一拉簧(T),所述拉簧(T) 一端连接所述基体(1)前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半环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用鞋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一扭力弹簧(N),所述扭力弹簧(N)设置于所述转轴(2)上以使所述转轴(2)扭转到未驱动前的原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鞋拖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动装置的被动端受到阻挡而主动端继续承受`操作动作时,所述传动装置自身能产生弹性形变。
【文档编号】A43B3/16GK103767230SQ201310071488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7日
【发明者】叶如康 申请人:叶如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