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增高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742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内增高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增高垫结构,可固定于鞋垫上面,主要包含一主体,具有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一端设置于鞋内的脚跟部位处,且该第一端往第二端形成高度差的楔形体,且其上表面面积大于下表面面积;一固定装置,为一条以上的扣合带,所述扣合带具有正表面与反表面,在一扣合带的正表面设有公扣部,则其另一扣合带的反表面设有母扣部;一条以上的扣合带黏合于主体,扣合带上所设的公扣部与母扣部相互结合将主体定位包覆于鞋垫。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利用可拆与可装的固定装置结合于鞋垫的设计,达到增高效果;且达到服帖舒适的效果并可避免主体移位的现象。
【专利说明】内增高垫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增高垫可固定于鞋垫上面的结构,主要包含一主体及固定装置,具有可快速拆装与固定的功效。

【背景技术】
[0002]一般在鞋内会套置一鞋垫,为了一些特别原因,穿着者会在鞋跟部位置入一内增高垫,其需求因素例如:1、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长短腿。2、身高较为矮小。3、配合相关鞋子使用。4、形象需求。内增高垫,即增高鞋垫,属于功能鞋垫的一种,是增加用户身高视觉效果为目的,主要用于提升使用者身高的形象和某些因疾病引起的长短腿。
[0003]内增高鞋垫,主要采取立体斜坡设计:脚跟部位较高,并向脚前掌方向逐渐变低。在穿着时抬升脚后跟与地面的高度,使人产生用户身高变高的视觉效果,或者是做为舒适缓冲作用的鞋垫,功效在于提供足部的缓冲与舒适等,尤其是运动用鞋,为了保护穿着者的双脚免受运动伤害。因此,现代运动鞋通常采用在鞋内脚跟部位配置有弹性的鞋垫,用于减少跑步和跳跃的过程当中,赋予使用者的脚因接触面产生的冲击力。为此在这种鞋垫通常是加入弹性的材质,例如软性橡胶或者泡棉等;
如专利号:中国台湾M325001,一种增高鞋垫,置于一鞋内,该增高鞋垫包含:
一增高垫本体,为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弹性体,并具有一本体部、一后跟部与至少一个组装部,该本体部供贴合于人体脚底,该后跟部供贴合于人体脚后跟处,该组装部位于该本体部的一底面;
以及至少一个加高垫,贴设于该增高垫本体的本体部的底面,并具有至少一个嵌结部,该嵌结部嵌入于该本体部的组装部。
[0004]这种增高垫为楔形的块体,其具有一高部与一低部,以供穿着者的脚跟顶高的功能,也就是如隐形的高跟鞋的作用是相同的,并且是可以拆装,换而言之,并非是固定的结合于鞋内。然而上述的结构需要在鞋本体内设一嵌结部,通过嵌结部才可以与加高垫相组合,这样的结构是不适用于拆装后再置放于其它的鞋型使用。
[0005]因此业者也有制造贩卖仅有加高垫的楔形的块体,以供适用穿着者可以适用更多种鞋型更换置放,然而仅置放在脚跟部位的主体位于鞋内时,均容易因人体行走的动作而产生位移,即便鞋垫具有止滑作用也会造成微量走位的现象,因而导致使用者穿着走路上的不适。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增高垫结构,可快速拆装与固定,避免移位。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增高垫结构,包括:一主体,具有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设置于鞋内的脚跟部位处,且该第一端往第二端形成高度差的楔形体,且其上表面面积大于下表面面积;一固定装置,为一条以上的扣合带,所述扣合带具有正表面与反表面,在一扣合带的正表面设有公扣部,则其另一扣合带的反表面设有母扣部;一条以上的扣合带设于主体,扣合带上所设的公扣部与母扣部相互结合将主体定位包覆于鞋垫。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扣合带包括第一扣合带、第二扣合带以及第三扣合带,所述第一扣合带与第二扣合带一端以横向设置于主体下表面的端部,另一端则延伸凸出于主体下表面,形成一长段带体外露于主体下表面,所述第三扣合带一端则以纵向设置于主体下表面的端部,另一端则延伸凸出于主体下表面。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扣合带与第二扣合带正表面设有公扣部,第三扣合带反表面设有母扣部。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扣合带与第三扣合带以一体直角排列设置,以及第二扣合带设于第一扣合带的相对边。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扣合带为织物或塑料带体。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母扣部与公扣部以车缝方式、高周波或者以黏胶的方式结合于扣合带上。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扣合带与第二扣合带为一体连接的单一带体,或为二条分开的独立带体,或为一带体连接另一带体成为延伸的长带体&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扣合带与第三扣合带为一体连接的单一带体。
[0015]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增高垫结构,包括:一主体,具有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设置于鞋内的脚跟部位处,且该第一端往第二端形成高度差的楔形体,且其上表面面积大于下表面面积;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扣合带与第二扣合带,其均具有正表面与反表面;所述第一扣合带的反表面设有公扣部,所述第二扣合带的正表面设有母扣部,第一扣合带与第二扣合带一端反表面以横向设置于主体下表面的端部,另一端则延伸凸出于主体下表面,形成一长段带体外露于主体。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扣合带与第二扣合带为一体连接的单一带体,或为二条分开的独立带体,或为一带体连接另一带体成为延伸的长带体。
[0017]本发明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利用可拆与可装的固定装置结合于鞋垫的设计,达到增高效果O
[0018]2、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利用固定结合于鞋垫的设计,除具有增高效果之外,也达到服贴舒适的效果以及不会有主体位移的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的主体固定装置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的主体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的主体固定装置另一实施例一;
图4为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的组装示意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的主体与鞋垫组装实施图一;
图6为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的主体与鞋垫组装实施图二;
图7为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完成实施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主体固定装置另一实施例二;
图9为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主体固定装置另一实施例三;
图10为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主体固定装置另一实施例四。
[0020]【符号说明】
主体--------------1 上表面-------1a 下表面------1b
第一端---------1la 第二端----1lb 固定装置-----2
第一扣合带21 正表面-----21a 反表面-----21b
第二扣合带---22 正表面-----22a 反表面-----22b
第三扣合带23 正表面-----23a 反表面-----23b
母扣部---------24 公扣部-------25 鞋垫-----------3
鞋----------------4。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充分了解本发明,以下将列举较佳实例并配合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再配合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图式进一步说明如后,以期能使熟悉本发明相关技术的人士,得依本说明书的陈述据以实施,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022]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图f图3所示,为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的立体分解及组合剖视示意图,该内增高垫结构主要包含有:
一主体I,具有上表面Ia与下表面Ib以及第一端Ila与第二端lib。上表面Ia为与脚底接触的面,下表面Ib为与鞋垫结合的面,第一端Ila可供设置在鞋内的脚跟部位处,且第一端Ila往第二端Ilb形成高度差的楔形体,且上表面Ia面积大于下表面Ib面积。
[0023]一固定装置2,包括第一扣合带21、第二扣合带22以及第三扣合带23。第一扣合带21与第二扣合带22的一表面设有母扣部24,第三扣合带23的一表面设有公扣部25。第一扣合带21的母扣部24设于其正表面21a,第二扣合带22的母扣部24设于其正表面22a,第三扣合带23的公扣部25设于其反表面23b,第一扣合带21、第二扣合带22及第三扣合带23均为一长条软性带体,且第一扣合带21、第二扣合带22及第三扣合带23的一端分别设于主体I的下表面lb,另一端则延伸凸出于主体I的下表面lb,形成一长段带体外露于主体I的下表面lb。第一扣合带21的正表面21a与第二扣合带22的正表面22a的一端以横向设置于主体I下表面Ib的端部,第三扣合带23的正表面23a的一端则以纵向设置于主体I下表面Ib的端部,换句话说,第一扣合带21、第二扣合带22与第三扣合带23形成T状的排列配置于主体I下表面Ib的端部;另外特别说明的是固定装置2与本体I的结合结构有多种方式,其一为以黏附方式结合于本体I,其二为本体I在发泡成形时将固定装置2 —起结合成型,也就是说,固定装置2的带体一端是被包覆本体I的下表面Ib内,另一种说明是固定装置2的带体一端是紧密的结合于下表面Ib并被包覆于本体I之内,如图10所示。
[0024]敬请一并参阅如图Γ图6所示,组装于鞋内使用方式为,其由上往下依序设置是主体1、鞋垫3、鞋4,首先,将主体I翻转使其下表面Ib朝上,再将鞋垫3的脚跟部位与其相对应重叠,继续将第一扣合带21与第二扣合带22包覆鞋垫3,再将第三扣合带23重叠于第一扣合带21与第二扣合带22上,通过公扣部25与母扣部24的相黏扣结构,即可以紧密的将主体I结合固定于鞋垫3的上表面,最后将鞋垫3翻转使其正面朝上,此时主体I的上表面Ia也为朝上,再将鞋垫3置入鞋内,如图7所示的完成组装图。
[0025]又,固定装置2扣合带的公扣部25与母扣部24的装设,第一扣合带21与第二扣合带22可以为整条扣合带体均设有母扣部24,以及第三扣合带23整条扣合带体均设有公扣部25。如图3所示,第一扣合带21与第二扣合带22端部设有母扣部24,以及第三扣合带23的端部设有公扣部25。扣合带体可为织物,也可为塑料带体。母扣部24与公扣部25可以为以车缝方式结合于扣合带上,也可为以高周波或者以黏胶的方式结合于扣合带上。以及第一扣合带21与第二扣合带22可为一体连接的单一带体,也可为二条分开的独立带体,以及,第一扣合带21或第二扣合带22可为一单一带体在延伸黏结另一带体。
[0026]继续,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主体固定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该内增高垫结构包括:一主体1,具有上表面Ia与下表面Ib ;—固定装置2,包括第一扣合带21与第二扣合带22。第一扣合带21的反表面21b设有公扣部25,第二扣合带22的正表面22a设有母扣部24,第一扣合带21和第二扣合带22为一长条软性带体,第一扣合带21和第二扣合带22的一端分别黏附于主体I的下表面lb,另一端则延伸凸出于主体I的下表面lb,形成一长段带体外露于主体I的下表面lb,以及第一扣合带21的公扣部25可与第二扣合带22的母扣部24相互扣合;母扣部24与公扣部25为黏扣合带体,即为母扣部24为毛底而公扣部25为勾底。
[0027]另外,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主体固定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固定装置2为第一扣合带21与第三扣合带23以一体直角排列设置,换句话说,第一扣合带21与第三扣合带23互相以一横向和一纵向一体连接设置,以及第二扣合带22设于第一扣合带21的相对边。在实施图中是以第一扣合带21与第二扣合带22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公扣部25,第三扣合带23 —端设有母扣部24,特别说明的是,当第一扣合带21与第二扣合带22设置是公扣部25,则第三扣合带23则为母扣部24。反之,当第一扣合带21与第二扣合带22设置是母扣部24,则第三扣合带23则为公扣部25。又,当第一扣合带21的正表面21a与第二扣合带22的正表面22a设置是公扣部25,则第三扣合带23的反表面23b设置母扣部24。反之,当第一扣合带21的反表面21b与第二扣合带22的反表面22b设置是公扣部25,则第三扣合带23的正表面23a设置母扣部24。通过第三扣合带23黏合于第一扣合带21与第二扣合带22以互相结合于鞋垫3,以达成固定于鞋垫3不移位的目的。
[0028]综上所述,该内增高垫结构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较下,具有诸多优点,叙述如下:
1、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利用可拆与可装的固定装置2结合于鞋垫3的设计,达到增高效果。
[0029]2、本发明内增高垫结构,利用固定结合于鞋垫3的设计,除具有增高效果之外,也达到服贴舒适的效果以及不会有主体I位移的现象。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内增高垫结构,包括:一主体,具有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设置于鞋内的脚跟部位处,且该第一端往第二端形成高度差的楔形体,且其上表面面积大于下表面面积;一固定装置,为一条以上的扣合带,所述扣合带具有正表面与反表面,在一扣合带的正表面设有公扣部,则其另一扣合带的反表面设有母扣部; 其特征在于:一条以上的扣合带设于主体,扣合带上所设的公扣部与母扣部相互结合将主体定位包覆于鞋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增高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带包括第一扣合带、第二扣合带以及第三扣合带,所述第一扣合带与第二扣合带一端以横向设置于主体下表面的端部,另一端则延伸凸出于主体下表面,形成一长段带体外露于主体下表面,所述第三扣合带一端则以纵向设置于主体下表面的端部,另一端则延伸凸出于主体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增高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带与第二扣合带正表面设有公扣部,第三扣合带反表面设有母扣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增高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带与第三扣合带以一体直角排列设置,以及第二扣合带设于第一扣合带的相对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增高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带为织物或塑料带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增高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部与公扣部以车缝方式、高周波或者以黏胶的方式结合于扣合带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增高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带与第二扣合带为一体连接的单一带体,或为二条分开的独立带体,或为一带体连接另一带体成为延伸的长带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增高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带与第三扣合带为一体连接的单一带体。
9.一种内增高垫结构,包括:一主体,具有上表面与下表面以及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设置于鞋内的脚跟部位处,且该第一端往第二端形成高度差的楔形体,且其上表面面积大于下表面面积;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扣合带与第二扣合带,其均具有正表面与反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带的反表面设有公扣部,所述第二扣合带的正表面设有母扣部,第一扣合带与第二扣合带一端反表面以横向设置于主体下表面的端部,另一端则延伸凸出于主体下表面,形成一长段带体外露于主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增高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带与第二扣合带为一体连接的单一带体,或为二条分开的独立带体,或为一带体连接另一带体成为延伸的长带体。
【文档编号】A43B17/02GK104223582SQ20131024594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0日
【发明者】萧金秀 申请人:萧金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