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型裤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马蹄型裤子,它属于轻纺业服装领域中的穿在人们下身的外裤。它用料是:纺织布料、针织品及其它薄软性材料。本马蹄裤针对男、女、老、少及各界人士下身所穿用的传统式外裤的裤腿下口是环周边等长的齐口的情况下、而出现的裤腿后下口拖扫地面的问题,而把左右裤腿的下口改为前底后高斜向后翘的马蹄形口。实施改进后的践行效果是:马蹄裤穿在下身后它各部自然罩在人们下身相应部位。而左右裤腿下口部的前底后翘的斜向形马蹄口前下口较长的部分以略显前弯的形态遮挡在了脚面的前上部,而马蹄口后部上翘的后边口基本与脚踝与后脚根之间等齐。所以人们只穿平底鞋或不穿鞋裤腿的后下口也不会拖扫地面、而又使裤腿看似修长顺直。
【专利说明】
马蹄型裤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轻工业纺织制品行业中所属服装领域中,人们日常穿在下身外部的裤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不论男、女、老、少等各行各业的人士下身外部所穿的外裤不论是什么款式的裤子、裤子上左右两只裤腿的下边沿口都是环周边等长的齐口。现实中裤腿较长的齐口裤腿只实用于一些特定行业,然而对很多人来说就是喜欢穿裤腿较长的裤子。长裤腿的下口盖住脚面(上脚弓)的同时给人们带来美感、庄重感与安全感,但美中不足的是:日长生活中很多人所穿的裤子就因为要求裤腿口前部盖住脚面而使裤腿口后方拖到了地面上、或离地面非常近地面稍有一些泥水就被拖带飞溅。这种顾前不顾后的扫地裤子在较清洁的室内地面上拖扫地面的效果不太引人住意,但在较脏的地面上特别是在户外这种传统长裤腿步步扫起地面尘土、拖拉地面泥水,令裤腿下部无意中就附着上尘土或被泥水浸湿,特别是有时异物勾挂裤腿口令穿着踉跄跌跤是常事。见于此情很多人在下雨天或有些人干脆平时也把裤腿下口部向外上部折起一些,而折曹内又很容易进存沙土等杂物,这种情况和扫地的裤腿后下口一样很容易被磨烂、一经烂口,很多人碍于面子与自身行象就把崭新的烂口裤束之高阁或被废弃,造成了很大的浪废。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目前男、女、老、少下身所穿用的传统式外裤上的左右两只裤腿下边沿口环周边等长的齐口而出现的后下口拖扫地面的问题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案是:只对传统结构的外裤的左右两只裤腿的下口进行重新设计,改进后裤腿的下口前部可以盖住脚面(上脚弓)的情况下又使裤腿下口后部不拖扫地面。改进后的外裤由于裤子上的左右裤腿的下口成为前部长后部短的斜口、形如马蹄,所以把这种斜向形裤腿口的外裤定名为马蹄型裤子、简称:马蹄裤。人们身着这种马蹄裤既满足了裤腿修长带来的庄重洒脱之感,也免去了裤腿后下口拖磨扫地的尴尬境界。实现了裤腿下口前遮脚面、后离地面的目得。
[0004]马蹄裤的主要结构是由:裤腰、裤臀、裤腿和马蹄形裤腿下口组成。
[0005]马蹄裤各部件的组合结构与所用材料是:马蹄裤所用的是薄软性材料,这些薄软性的材料包括纺织布料、针织材料或其它薄软性材料。马蹄裤的主体(I)上端设有环形裤腰口(2)。裤腰口(2)可以是不设搭口的松紧带性质的裤腰口。也可是没有松紧带性质的片状体环帮形裤腰口(2)、在此类裤腰口的谋处设有可开可合的裤腰搭口(3)。鼓桶形裤臀
(4)上部微束的环形口与裤腰口(2)的下口接合。裤臀(4)与裤腰搭口(3)相接合的部位处开设的臀围搭口与裤腰搭口(3)连通,两搭口连通后共称为裤口(5)。在裤腰口(2)外周与裤臀外周的上部的环周体的不同部位共同装设若干只竖向连接的裤挂出)。裤臀(4)下部一分为二、成为裤臀⑷的左下口(7)和右下口(8)。左下口(7)与右下口⑶之间是裤裆(9)。在裤臀⑷左下口(7)下部连通的是管状形左裤腿(10)。在裤臀⑷右下口(8)下部连通的是管状形右裤腿(11)。左裤腿(10)与右裤腿(11)下部的裤腿口前部长而底、后部短而高、环周的边沿体呈互不等齐的马蹄形,所以此左右裤腿下口名为马蹄口(12)。马蹄口(12)下口的造形可以是多种形状的:有前底后高呈弧线形后翘的、有前底后高呈斜直线后翅的、有前平后高呈斜直线后翅的、有前底后高前弯中弯后弯呈多弧形后翅的、有前平后高呈弧线形后翘的。显然马蹄口(12)形口的变象是很多的在这里举不胜举,总的说从马蹄口(12)前部的底点到后部的高点之间的顷斜面上都是马蹄口(12)多样性造形的设计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设计范围作进一步图示理解。
[0007]图1为马蹄裤的主视图。
[0008]图2为马蹄裤的俯视图。
[0009]图3为马蹄裤的侧视图。
[0010]图4为马蹄裤裤腿下部马蹄口(12)的侧下部斜视剖视图。
[0011]图5为马蹄裤裤腿下部马蹄口(12)穿着在下身时裤腿下口、即:马蹄口在脚踝与脚部所实施的前挡脚面后离地面的实况造形侧视对照图。
[0012]图6为马蹄裤裤腿下部马蹄口(12)的侧视对照图。
[0013]图7为马蹄裤裤腿下部马蹄口(12)的侧视对照图。
[0014]图8为马蹄裤裤腿下部马蹄口(12)的侧视对照图。
[0015]图9为马蹄裤裤腿下部马蹄口(12)的侧视对照图。
[0016]图中各部件的编号是:(I)主体、(2)裤腰口、(3)裤腰搭口、⑷裤臀、(5)裤口、
(6)裤挂、(7)左下口、(8)右下口、(9)裤裆、(10)左裤腿、(11)右裤腿、(12)马蹄口、(13)脚面、(14)脚踝、(15)脚后跟、(16)平底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马蹄裤与穿在人们下身的传统外裤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传统外裤左右两只裤腿的下口是环周等长的齐口,而本马蹄裤左右两只裤腿的下口环周是互不等长的斜口。以下根据附图1至附图8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8]1.马蹄型裤子、简称马蹄裤。制做本马蹄裤所用的薄软性材料是:纺织布料、针织物品及其它薄软性片状材料;
[0019]2.马蹄裤主体结构还是保留了穿在人们下身的传统外裤的主体结构,所以以下对马蹄裤主体结构的论述同时也是等同于对穿在人们下身的传统外裤主体结构的论述。主体(I)的上部设有环形裤腰口(2),裤腰口(2)可以是不设搭口的松紧带性质的裤腰口
(2),也可是没有松紧带性质的片状体环帮形裤腰口(2)。在后一种类型裤腰口(2)的谋处设有可开可合的裤腰搭口(3)。鼓桶形裤臀(4)上部微束的环形口与裤腰口(2)的下口接合,裤臀(4)与裤腰搭口(3)相接合的部位处开设的臀围搭口与裤腰搭口(3)连通,两搭口连通后共称为裤口(5)。在裤腰口(2)外周与裤臀(4)外周的上部的环周体不同部位共同装设若干只竖向连接的裤挂出)。裤臀(4)下部一分为二、成为裤臀(4)的左下口(7)和右下口(8)。左下口(7)与右下口(8)之间是裤裆(9)。在裤臀(4)左下口(7)下部连通的是管状形左裤腿(10),在裤臀(4)右下口(8)下部连通的是管状形右裤腿(11)。
[0020]3.主体(I)左右裤腿下口的结构是:主体⑴向下分别支出的左裤腿(10)与右裤腿(11)下部的裤腿口的前部长而底、后部短而高、环周的边沿体呈前底后高顷斜后翘互不等齐的马蹄形,所以此左右裤腿下口名为马蹄口(12)。马蹄口(12)下口的造形可以是多种形状的:有前底后高呈弧线形后翘的(见图1、图2、图3、图4)、有前底后高呈斜直线后翘的(见图6)、有前平后高呈斜直线后翘的(见图7)、有前底后高前弯中弯后弯呈多弧形后翘的(见图8)、有前平后高呈弧线形后翘的(见图9)。显然马蹄口(12)形口的变象是很多的在这里举不胜举,总的说从马蹄口(12)前部的底点到后部的高点之间的顷斜面上都是马蹄口(12)多样性造形的设计范围。
[0021]显然根据以上对马蹄裤所用材料的特点、各部件结构、相处位置与互连程序可知:本马蹄裤写穿在人们下身的传统外裤之间的相同性及马蹄裤所特有的不同性,而新式马蹄裤进行的实践情况是:拿好马蹄裤以裤前对前身、裤后对后身的形式穿在人们下身,把裤腰口(2)向上拉到腰部、这时与主体(I)互成为一体的各部位所到人体的部位处分别是:使裤臀(4)自然罩在臀外,裤臀(4)下部的左下口(7)与右下口(8)分别环罩在左大腿与右大腿根部外。裤裆(9)以前后走向并以向下半弧形环绕的形式罩在人们的左右大腿根部之间。左裤腿(10)与右裤腿(11)分别罩在人们左腿外和右腿外。显然各部件自然到位后此时搭好裤腰搭口(4)与裤口(5)、在腰部系好穿在裤挂(6)内的裤带;这时左裤腿(10)与右裤腿(11)下口部的马蹄口(12)的前口略向上一点处的较长的裤管部分向前上方略有弯曲正好遮挡在了脚面(13)的上部、(脚弓的上部)而马蹄口(12)的后部上翘的后边沿口的高度范围基本在后脚踝(14)与后脚根(15)之间。所以人们脚部就是不穿鞋或只穿平底鞋(16)马蹄口(12)的后翘口始终与地面保持一些距离,从而实现了使马蹄裤的后下口即不拖扫地面又使裤腿看似修长顺直(见图5所示)。
[0022]4.从以上马蹄裤的结构中可知,马蹄裤是在传统外裤的主体结构上形成的。在这个新式马蹄裤的不同部位上可以装设多种形状的装饰物件与不同结构的裤口贷等。可见在本马蹄裤的基础上可以演生出多种款式,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马蹄裤主体演变成何种款式、它左裤腿(10)与右裤腿(11)下口部所设的马蹄口(12)所特有的前底后高前后斜向互连的边沿呈多种形状演变的特点是不会变的。
[0023]5.马蹄型裤子是在传统外裤中演变而来的并非常容易实施、民间又有大量存货。所以马蹄裤允许民间单个人在自用的请况下、不赠送他人的情况下与不从事经营性营利的请况下;人们可以把传统裤形中以穿过的、崭新的、裤腿后下口磨烂边的裤子的裤腿后下口部分只进行简单的内折缝合,就成为一件很好的新式马蹄裤。这种自行改装的马蹄裤即不伤人们的形象又可挽回很多浪费。
【权利要求】
1.马蹄型裤子、简称马蹄裤,其特证是:制做本马蹄裤所用的薄软性材料是,纺织布料、针织物品及其它薄软性片状材料; 马蹄裤主体结构还是保留了穿在人们下身的传统外裤的主体结构,所以以下对马蹄裤主体结构的论述同时也是等同于对穿在人们下身的传统外裤主体结构的论述;主体(I)的上部设有环形裤腰口(2)、裤腰口(2)可以是不设搭口的松紧带性质的裤腰口(2),也可是没有松紧带性质的片状体环帮形裤腰口(2),在后一种类型裤腰口(2)的谋处设有可开可合的裤腰搭口⑶;鼓桶形裤臀⑷上部微束的环形口与裤腰口(2)的下口接合,裤臀(4)与裤腰搭口(3)相接合的部位处开设的臀围搭口与裤腰搭口(3)连通,两搭口连通后共称为裤口(5);在裤腰口(2)外周与裤臀(4)外周的上部的环周体不同部位共同装设若干只竖向连接的裤挂出),裤臀(4)下部一分为二、成为裤臀(4)的左下口(7)和右下口(8),左下口(7)与右下口(8)之间是裤裆(9),在裤臀(4)左下口(7)下部连通的是管状形左裤腿(10),在裤臀(4)右下口(8)下部连通的是管状形右裤腿(11); 主体⑴左右裤腿下口的结构是:主体⑴向下分别支出的左裤腿(10)与右裤腿(11)下部的裤腿口的前部长而底、后部短而高、环周的边沿体呈前底后高顷斜后翘互不等齐的马蹄形,所以此左右裤腿下口名为马蹄口(12);马蹄口(12)下口的造形可以是多种形状的:有前底后高呈弧线形后翘的(见图1、图2、图3、图4)、有前底后高呈斜直线后翘的(见图6)、有前平后高呈斜直线后翘的(见图7)、有前底后高前弯中弯后弯呈多弧形后翘的(见图8)、有前平后高呈弧线形后翘的(见图9);显然马蹄口(12)形口的变象是很多的在这里举不胜举,总的说从马蹄口(12)前部的底点到后部的高点之间的顷斜面上都是马蹄口(12)多样性造形的设计范围。 显然根据以上对马蹄裤所用材料的特点、各部件结构、相处位置与互连程序可知:本马蹄裤写穿在人们下身的传统外裤之间的相同性及马蹄裤所特有的不同性,而新式马蹄裤进行的实践情况是:拿好马蹄裤以裤前对前身、裤后对后身的形式穿在人们下身,把裤腰口(2)向上拉到腰部、这时与主体(I)互成为一体的各部位所到人体的部位处分别是:使裤臀(4)自然罩在臀外、裤臀(4)下部的左下口(7)与右下口(8)分别环罩在左大腿与右大腿根部外,裤裆(9)以前后走向并以向下半弧形环绕的形式罩在人们的左右大腿根部之间,左裤腿(10)与右裤腿(11)分别罩在人们左腿外和右腿外;显然各部件自然到位后此时搭好裤腰搭口(4)与裤口(5)、在腰部系好穿在裤挂(6)内的裤带;这时左裤腿(10)与右裤腿(11)下口部的马蹄口(12)的前口略向上一点处的较长的裤管部分向前上方略有弯曲正好遮挡在了脚面(13)的上部、(脚弓的上部)而马蹄口(12)的后部上翘的后边沿口的高度范围基本在后脚踝(14)与后脚根(15)之间,所以人们脚部就是不穿鞋或只穿平底鞋(16)马蹄口(12)的后翘口始终与地面保持一些距离,从而实现了使马蹄裤的后下口即不拖扫地面又使裤腿看似修长顺直(见图5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蹄型裤子、其相关特征是:从以上马蹄裤的结构中可知,马蹄裤是在传统外裤的主体结构上形成的;在这个新式马蹄裤的不同部位上可以装设多种形状的装饰物件与不同结构的裤口贷等,可见在本马蹄裤的基础上可以演生出多种款式、但万变不离其宗:不论马蹄裤主体演变成何种款式、它左裤腿(10)与右裤腿(11)下口部所设的马蹄口(12)所特有的前底后高前后斜向互连的边沿呈多种形状演变的特点是不会变的。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马蹄型裤子是在传统外裤中演变而来的并非常容易实施、民间又有大量存货,所以马蹄裤允许民间单个人在自用的请况下、不赠送他人的情况下与不从事经营性营利的请况下;人们可以把传统裤形中以穿过的、崭新的、裤腿后下口磨烂边的裤子的裤腿后下口部分只进行简单的内折缝合,就成为一件很好的新式马蹄裤;这种自行改装的马蹄裤即不伤人们的形象,又可以为人们挽回很多浪废。
【文档编号】A41D27/00GK104323480SQ201310309808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3日
【发明者】郭俊和 申请人:郭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