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包括本体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银纤维布层、吸湿透气网状布层、第一抗菌层,所述银纤维布层、吸湿透气网状布层、第一抗菌层、本体层依次从内到外叠加设置,银纤维布层与手直接接触。本发明的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对于冻疮的恢复很有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套,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冻疮恢复专用的手套。
【背景技术】
[0002]在寒冬中,很多人的双手都会长出冻疮。现有的冻疮治疗的方式是通过在手上涂抹相应的药膏。但是很多冻疮的表现是手表上表皮破裂,在涂抹药膏恢复后,仍然会因为表皮破裂而疼痛。很多人为了避免尖锐物体刺激破裂的表皮,会在手上套上手套,但是现有的手套一般都不是针对冻疮专用的。其一般包括本体层,本体层具有很好的保暖效果,手在手套中会发热甚至发汗,且其发汗,汗液对破裂的表皮有刺激作用。且现有的手套与手接触的一面有很多毛丝,毛丝会和破裂的表皮站在一起,这种现象在流汗后更加厉害,而且容易因为手上细菌造成感染。当人想要脱掉手套后,毛丝会牵动破裂的表皮,使得表皮更加受创,不利于冻疮恢复。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包括本体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银纤维布层、吸湿透气网状布层、第一抗菌层,所述银纤维布层、吸湿透气网状布层、第一抗菌层、本体层依次从内到外叠加设置,银纤维布层与手直接接触。
[0005]前述的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透气网状布层为聚氨酯纤维吸湿透气网状布层。
[0006]前述的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层为纳米银活性炭层。
[0007]前述的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
[0008]前述的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菌层为纳米锌抗菌层。
[0009]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对于冻疮的恢复很有效
果O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银纤维布层,2、吸湿透气网状布层,3、第一抗菌层,4、本体层,5、第二抗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0013]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包括本体层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银纤维布层1、吸湿透气网状布层2、第一抗菌层3,所述银纤维布层1、吸湿透气网状布层2、第一抗菌层3、本体层4依次从内到外叠加设置,银纤维布层I与手直接接触。本发明的银纤维布层I由于最接近人手部皮肤,冻疮患者在在配戴本发明手套时,手上的细菌会因为该银纤维布层I具有长效抗菌性的银离子,而抑制该些病菌,此外,油脂会被该银纤维布层I所吸收,而汗水会透过该银纤维布层I至该吸湿透气网状布层2,使得汗水及油脂不会累积,同时也减少了毛丝的产生,能有效降低使用者产生不适感。
[0014]吸湿透气网状布层2优选为聚氨酯纤维吸湿透气网状布层2,即优选利用高导湿聚酯纤维的布种所制作,其主要功能是将透过吸湿透气网状布层2的汗水吸收,避免汗水刺激破裂的表皮。
[0015]第一抗菌层3优选为纳米银活性炭层,纳米银活性炭层通过纳米银和活性炭产生抗菌效果。第一抗菌层3用来消除汗水中的细菌,这些细菌从吸湿透气网状布层2进入,同时也能够消除从本体层4进入的细菌。
[0016]实际表面,手套的本体层4的外侧最容易沾染细菌,为了进一步增强对手套本体层4外侧的细菌的抗菌能力,避免进入本体层4内侧,从而最终感染手,本发明本体层4外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5。进一步优选第二抗菌层5为纳米锌抗菌层。纳米锌具有抗菌效果,价格也比纳米银便宜。
[0017]本发明的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对于冻疮的恢复很有效果。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包括本体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银纤维布层、吸湿透气网状布层、第一抗菌层,所述银纤维布层、吸湿透气网状布层、第一抗菌层、本体层依次从内到外叠加设置,银纤维布层与手直接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透气网状布层为聚氨酯纤维吸湿透气网状布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层为纳米银活性炭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冻疮恢复专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菌层为纳米锌抗菌层。
【文档编号】A41D19/015GK103535934SQ20131050823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5日
【发明者】宋正权 申请人:南京市秦淮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