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708阅读:10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第一卡位部件和第二卡位部件;所述第一卡位部件包括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位于所述主体空腔中的第一转轴和第一卡针;所述第二卡位部件包括第三限位框、第四限位框和第二卡针。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在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位部件,皮带穿过第一限位框,在第一卡针插入合适的孔位后穿过第二限位框,这形成了第一个能够调节的部分。将皮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三限位框后放置于第四限位框和第二卡针之间,选择合适的孔位后,将第二卡针向第四限位框按下去,这样形成了第二个调节部分。两个卡位部件能够增大皮带的使用寿命,不会因为某两三个孔的长期使用而损坏。
【专利说明】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扣头,具体涉及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皮带用一段时间就会损坏,而且坏的地方就是经常用的那一两个眼。虽然皮 带用久了以后可以通过剪短来调整皮带扣眼的位置,但是皮带剪短后不会再恢复,因此会 越来越短,而且坏的眼子正好露在外面,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双向调节的皮带扣头。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第一卡位部件和第二卡位部件;所述 第一卡位部件与第二卡位部件位于所述主体所在平面的上下两侧;所述主体为一中空框架 体,包括一空腔;所述第一卡位部件包括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位于所述主体空腔中的 第一转轴和第一卡针;所述第一限位框与第二限位框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一 卡针与所述第一转轴中心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卡位部件包括第三限位框、第四限位框和第 二卡针;所述第三限位框内部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三限位框与第 四限位框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二卡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中部垂直连接, 另一端在面向所述第四限位框的一侧设置有扣针头;所述第四限位框面向所述扣针头的一 面设置有小孔;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第三限位框和第四限位 框两两平行;所述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和第三限位框均为沿a方向中空的框架体。
[0005]前述的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框和第三限位框位于 所述主体同一端的两侧,第二限位框和第四限位框位于所述主体同一端的两侧。
[0006]前述的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针远离第二限位框的一 端设置有针头,所述针头与第一卡针在面向主体的一侧形成钝角。
[0007]前述的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限位框为沿a方向中空的 框架体。
[0008]前述的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针头为圆柱体,且其横截面直 径比所述小孔的直径大1mm。
[0009]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在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位部件,皮带穿过第一限位 框,在第一卡针插入合适的孔位后穿过第二限位框,这形成了第一个能够调节的部分。将皮 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三限位框后放置于第四限位框和第二卡针之间,选择合适的孔位后,将 第二卡针向第四限位框按下去,这样第二卡针上的扣针头就会穿过皮带孔后与第四限位框 上的小孔扣合,这样形成了第二个调节部分。两个卡位部件能够增大皮带的使用寿命,不会 因为某两三个孔的长期使用而损坏。【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卡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0011]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主体,201-第一限位框,202-第二限位框,203-第三限位框,204-第四限位框, 301-第一卡针,302-第二卡针,401-第一转轴,402-第二转轴,5-针头,6-扣针头,7-小孔, 8-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0013]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包括主体1、第一^N立部件和第二卡位部件。第一^N立部件与第二卡位部件位于主体I所在平面的上下两侧;主体I为一中空框架体,包括一空腔 8。
[0014]第一^N立部件包括第一限位框201、第二限位框202、位于主体I的空腔8中的第一转轴401和第一^^针301。
[0015]如图1,第 一限位框201与第二限位框202分别位于主体I的两端;第一卡针301 与第一转轴401中心垂直连接。第一转轴401、第一限位框201和第二限位框202、两两平行。第一限位框201和第二限位框202均为沿a方向中空的框架体。如图2,这样作为外侧的一个卡位部件,皮带的一端可以穿过第一限位框201后,选择好合适的孔位,再穿过第一卡针301,最后穿过第二限位框202。
[0016]第 ^针301远离第二限位框202的一端设置有针头5,针头5与第 ^针301在面向主体I的一侧形成钝角。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第一卡针301在使用的过程中误伤到人体。
[0017]第二卡位部件包括第三限位框203、第四限位框204和第二卡针302。
[0018]第三限位框203内部远离主体I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402 ;第三限位框203与第四限位框204分别位于主体I的两端;第二卡针302的一端与第二转轴402中部垂直连接,另一端在面向第四限位框204的一侧设置有扣针头6 ;第四限位框204面向扣针头6的一面设置有小孔7 ;第二转轴402、第三限位框203和第四限位框204两两平行;第三限位框203为沿a方向中空的框架体。之所以将第二卡位部件的扣针头6的方向设置成这样, 是因为第二卡位部件位于整个皮带的内侧,在裤子与第一卡位部件之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一卡位部件的作用力会将第二卡位部件向内侧的推力,而人在系上皮带后会对整个皮带产生向外的推力,这样扣针头6与小孔7不一定要扣合的很紧就可以保证第二卡位部件的稳定,而且第二卡位部件背离主体I的一侧会相对光滑,人体感觉会比较舒服。
[0019]在使用第二卡位部件时,将皮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三限位框203后放置于第四限位框204和第二卡针302之间,选择合适的孔位后,将第二卡针302向第四限位框204按下去, 这样第二卡针302上的扣针头6就会穿过皮带孔后与第四限位框204上的小孔7扣合
第一限位框201和第三限位框203位于主体I同一端的两侧,第二限位框202和第四限位框204位于主体I同一端的两侧。这样第一卡位部件和第二卡位部件的使用方向相反,不会对主体I的某一端造成较大的压力。当然,如果将第二卡位部件旋转180度,即第一限 位框201和第四限位框204相对,也是可以的。
[0020]第四限位框204为沿a方向中空的框架体,或者为设置有小孔I的实心体。中空 的框架体的结构更加轻便简约。
[0021]扣针头6为圆柱体,且其横截面直径比小孔7的直径大1mm。这样能够保证第二卡 针302与第四限位框204结合的更加牢固。
[0022]在使用过程中,先对第二卡位部件的孔位进行调节,然后在对第一卡位部件的孔 位进行调节,不仅增大了皮带孔位的使用范围,而且可以合理有效地增长皮带的使用寿命。
[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 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第一卡位部件和第二卡位部件;所述第一卡位部件与第二卡位部件位于所述主体所在平面的上下两侧;所述主体为一中空框架体,包括一空腔;所述第一卡位部件包括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位于所述主体空腔中的第一转轴和第一卡针;所述第一限位框与第二限位框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卡针与所述第一转轴中心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卡位部件包括第三限位框、第四限位框和第二卡针;所述第三限位框内部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三限位框与第四限位框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二卡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中部垂直连接,另一端在面向所述第四限位框的一侧设置有扣针头;所述第四限位框面向所述扣针头的一面设置有小孔;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第三限位框和第四限位框两两平行;所述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和第三限位框均为沿a方向中空的框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框和第三限位框位于所述主体同一端的两侧,第二限位框和第四限位框位于所述主体同一端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针远离第二限位框的一端设置有针头,所述针头与第一卡针在面向主体的一侧形成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限位框为沿a 方向中空的框架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调节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针头为圆柱体, 且其横截面直径比所述小孔的直径大1mm。
【文档编号】A44B11/24GK103598704SQ201310636150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发明者】张文心 申请人:张文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