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透气鞋内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69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减震透气鞋内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具体是指一种减震透气鞋内底。
背景技术
鞋内底是影响鞋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其插入到鞋底部并与鞋外底组合构成鞋底。现有的鞋内底在结构上分为脚前掌对应区,脚后跟对应区以及用于连接前掌对应区和脚后跟对应区的连接部。由于人的行走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科学的骨骼、肌肉相互协调运动的过程,当脚着地时,足跟会受到地面较大的冲击力,但是,目前一般的鞋内底的脚后跟对应区一般都比较坚硬,不能或非常有限地吸收来自地面对人体足跟的冲击力,容易在人体行走或奔跑过程中地面对人足底、关节、甚至内脏和大脑的造成震荡损害,使人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及其不舒适、易疲劳,不利于人体健康。此外,人体行走过程中脚掌部位容易出汗,这些水汽如果不能及时地排出,则形成潮湿、闷热的鞋内环境,不但使人感到非常不舒适(所谓“捂脚”)而且非常适合某些微生物(如真菌)的繁殖,容易导致“脚臭”和各种脚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并具有减震和透气效果的鞋内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鞋内底包括有脚前掌对应部、脚后跟对应部以及用于连接前掌对应部和脚后跟对应部并与人体足弓对应的连接部,所述的脚后跟对应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震气囊,所述连接部的正面设置有足弓支撑体,该足弓支撑体的外表面为中央隆起的平缓曲面,所述的脚前掌对应部的正面凸起设置有多排按摩防滑凸体,每个按摩防滑凸体的形状为顶部扁平的球冠状,且该脚前掌对应部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多道透气孔。通过本设置,利用减震气囊进行减震支撑,而足弓支撑体能让人体行走时,足底受力均衡,减少疲劳,而按摩防滑凸体则有助于人体行走时的脚掌发力,也可减少行走疲劳,另外,设置的多道透气孔则有助于将脚掌处的水汽及时散发出去。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脚前掌对应部的背面与透气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道相互连通的排气凹槽。通过本设置,使得人体脚掌发出的水汽能通过鞋内底背部的排气凹槽散发出去,防止水汽集中在脚掌位置,有效改善鞋内环境,提高穿着舒适度。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连接部的背面设置有与脚前掌对应部的排气凹槽相连通的第二排气凹槽。通过本设置,进一步帮助脚掌发出的水汽散发。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脚后跟对应部的正面设置有蛋形嵌槽,该蛋形嵌槽内定位固定有蛋形的减震气囊,该蛋形的减震气囊的外表面的高度高于脚后跟对应部的表面。通过本设置,利用仿生学的原理,该蛋形的减震气囊减震支撑效果较好。[00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设计合理,并具有减震和透气效果好,且能有效减少人体行走疲劳。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介绍。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立体图;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分解图;图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背面立体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鞋内底包括有脚前掌对应部1、脚后跟对应部2以及用于连接前掌对应部和脚后跟对应部并与人体足弓对应的连接部3,本实施例该鞋内底采用发泡材料发泡成型而成。本实施例所述的脚后跟对应部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震气囊21,所述连接部3的正面设置有足弓支撑体31,该足弓支撑体31的外表面为中央隆起的平缓曲面,所述的脚前掌对应部I的正面凸起设置有多排按摩防滑凸体11,每个按摩防滑凸体11的形状为顶部扁平的球冠状,且该脚前掌对应部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多道透气孔12,所述的脚前掌对应部I的背面与透气孔1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道相互连通的排气凹槽121,此外,所述连接部3的背面设置有与脚前掌对应部的排气凹槽121相连通的第二排气凹槽3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该排气凹槽121和第二排气凹槽32的分布方式为左右近似对称结构。另外,本实施例所述的脚后跟对应部2的正面设置有蛋形嵌槽22,该蛋形嵌槽22内定位固定有蛋形的减震气囊21,该蛋形的减震气囊21的外表面的高度高于脚后跟对应部2的表面。
权利要求1.一种减震透气鞋内底,该鞋内底包括有脚前掌对应部、脚后跟对应部以及用于连接前掌对应部和脚后跟对应部并与人体足弓对应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后跟对应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震气囊,所述连接部的正面设置有足弓支撑体,该足弓支撑体的外表面为中央隆起的平缓曲面,所述的脚前掌对应部的正面凸起设置有多排按摩防滑凸体,每个按摩防滑凸体的形状为顶部扁平的球冠状,且该脚前掌对应部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多道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透气鞋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前掌对应部的背面与透气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道相互连通的排气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透气鞋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背面设置有与脚前掌对应部的排气凹槽相连通的第二排气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透气鞋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后跟对应部的正面设置有蛋形嵌槽,该蛋形 嵌槽内定位固定有蛋形的减震气囊,该蛋形的减震气囊的外表面的高度高于脚后跟对应部的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透气鞋内底,该鞋内底包括有脚前掌对应部、脚后跟对应部以及用于连接前掌对应部和脚后跟对应部并与人体足弓对应的连接部,所述的脚后跟对应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震气囊,所述连接部的正面设置有足弓支撑体,该足弓支撑体的外表面为中央隆起的平缓曲面,所述的脚前掌对应部的正面凸起设置有多排按摩防滑凸体,每个按摩防滑凸体的形状为球冠状,且该脚前掌对应部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多道透气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设计合理,并具有减震和透气效果好,且能有效减少人体行走疲劳。
文档编号A43B7/08GK203073114SQ201320061769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尹光 申请人:尹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