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跨越拉链头上锁孔的拉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跨越拉链头上锁孔的拉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箱包用的拉链头基本分为有锁孔的拉头及无锁孔的拉头。有锁孔的拉链头主要用于软箱包(织造型面料的箱包),它利用左、右侧各穿一个附有锁孔且相对应互插可以让挂锁元件穿挂的设计。另外一种是无锁孔的拉头,其上锁的方式是用拉片尾端的锁孔与压入设定于箱包侧边锁具,锁舌穿过锁孔而锁住,扣锁的设计用于硬箱包。在通常情况下有锁孔的拉头及无锁孔的拉头所用的拉片在生产企业是通用的,即同一种拉片要装配于有锁孔和无锁孔的拉头上。但对于用在有锁孔拉头上的拉片并不理想。这种普通的拉片当装配在有锁孔的拉头上时,不能跨越锁孔结构如图1所示,导致拉头用力F移动时,拉片抵触锁孔结构,给拉头一翻转力矩M,带来往下压的力,而磨擦链带,造成阻力使拉滑不顺畅,尤其是转弯处,若快速拉动会有爆齿的缺失。此现象在传统单层链带尚可接受,但当用于双层链带,因链带较硬挺,欠柔软,当拉头一端向下压时,显示更不好拉,在拉链的合齿时造成上下、左右链齿位置的准确使得不能平稳合齿,常常造成一面可合齿、另一面呈暴齿的缺失,特别在弯面处容易有拉滑异常,且会在箱包转角处卡住或增加阻力,硬拉也会爆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时开合轻松,不管是在单层或双层拉链,还是有无锁孔结构均能顺利合齿的可跨越拉链头上锁孔的拉片。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有薄片的拉片,拉片的前端制有供套在拉链头象鼻梁中的通孔,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长度大于象鼻梁与拉头护板连接处的内侧至锁孔结构外缘的距离。在所述拉片的尾部制有供箱包拉链侧面锁具的锁舌穿过的锁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为8字形或椭圆形或C形或D形。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可跨越拉链头上锁孔的拉片,通孔跨越了拉链头上的锁孔结构,即通孔套住了整个锁孔结构,使得拉片与拉链头移动方向的夹角大大减小,减小了拉动时的分力和翻转力矩,使拉动更加省力,也减小了拉链头与链带的摩擦力,提高了拉链头和链带的使用寿命,避免爆齿现象的发生,不管在有无锁孔结构的拉头上均能通用。
图1现有拉链头上拉片的连接状态图;图2可跨越拉链头上锁孔的拉片安装在有锁孔结构拉链头上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拉片尾部的锁孔中插有锁舌的状态图;图5是通孔为8字形的拉片主视图;[0013]图6是通孔为椭圆形的拉片主视图;图7是通孔为C形的拉片主视图;图8是通孔为D形的拉片主视图;图9是拉片的左视图。图中:1、拉片;2、拉链头;3、象鼻梁;4、通孔;5、拉头护板;6、锁孔结构;7、锁舌;
8、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2、图3是跨越拉链头上锁孔的拉片安装在有锁孔结构拉链头上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它包括有薄片的拉片1,拉片I的前端制有供套在拉链头2上象鼻梁3中的通孔4,所述的通孔4长度A大于象鼻梁3与拉头护板5连接处的内侧至锁孔结构6外缘的距离B。在所述拉片I的尾部制有供箱包拉链侧面锁具的锁舌7穿过的锁孔8。如图4所述。所述通孔4的形状为8字形,如图5所示,或椭圆形,如图6所示,或C形,如图7所示,或D形如图8、图9所示。`
权利要求1.可跨越拉链头上锁孔的拉片,它包括有薄片的拉片,拉片的前端制有供套在拉链头象鼻梁中的通孔,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长度大于象鼻梁与拉头护板连接处的内侧至锁孔结构外缘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跨越拉链头上锁孔的拉片,其特征是在所述拉片的尾部制有供箱包拉链侧面锁具的锁舌穿过的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跨越拉链头上锁孔的拉片,其特征是所述通孔的形状为8字形或椭圆形或C形或D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跨越拉链头上锁孔的拉片。旨在提供一种不管是在单层或双层拉链,还是有无锁孔结构均能顺利合齿的可跨越拉链头上锁孔的拉片。它包括有薄片的拉片,拉片的前端制有供套在拉链头象鼻梁中的通孔,其特征是所述的通孔长度大于象鼻梁与拉头护板连接处的内侧至锁孔结构外缘的距离。该实用新型的通孔跨越了拉链头上的锁孔结构,即通孔套住了整个锁孔结构,使得拉片与拉链头移动方向的夹角大大减小,减小了拉动时的分力和翻转力矩,使拉动更加省力,也减小了拉链头与链带的摩擦力,提高了拉链头和链带的使用寿命,避免爆齿现象的发生,不管在有无锁孔结构的拉头上均能通用。
文档编号A44B19/26GK203121276SQ20132006325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王联洲 申请人:芊茂(浙江)拉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