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鼠式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66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袋鼠式箱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袋鼠式箱包,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将外兜和箱体分开的箱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外兜形式的箱包,但只是简单的将盖壳上一部分箱板冲掉,通过拉链拉合。外兜的空间与箱包内部空间通过内装分割开。此种形式的箱包对放于箱包内的衣物等物品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也不能保持衣物等的整齐、平整。
发明内容由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袋鼠式箱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结构,能更好的保护箱体内的衣物等物品。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一种袋鼠式箱包,包括盖壳上形成有内陷凹槽的箱体和与该凹槽大小匹配的外兜,所述外兜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外兜与所述箱体内部不连通。所述外兜包括形成所述外兜盖子的单片箱板、连接所述单片箱板的内装以及将所述单片箱板与所述内装连接的拉链,所述单片箱板、内装和拉链车缝在一起。所述单片箱板的弧度和造型与所述盖壳凹槽上本该有的箱体的弧度和造型相同。所述连接件为铆钉。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外兜与箱体分开设置,外兜与箱体的内部不相连,能够保护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部的物品不被外兜内的坚硬物体损坏,并可保持箱体内的衣物的整齐、平整。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所述市场上存在类似袋鼠式箱包的盖壳横向中心剖面对比示意图;其中A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盖壳横向中心剖面图,B为市场上存在的类似袋鼠式箱包的盖壳横向中心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其中,左侧为外兜的盖与内装车合后的示意图;右侧为冲好铆钉孔的盖壳。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袋鼠式箱包,包括盖壳11上形成有内陷凹槽111的箱体I和与该凹槽111大小匹配的外兜2,所述外兜2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于所述凹槽111内,且所述外兜2与所述箱体I内部不连通。结合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在于将外兜单独分离出来,外兜可形成一个单独的箱体,外兜内的物品不会干扰到箱体I内的物品。结合图2所示,所述外兜2包括形成所述外兜盖子的单片箱板21、连接所述单片箱板21的内装22以及将所述单片箱板21与所述内装22连接的拉链23。所述单片箱板21、内装22和拉链23车缝在一起。拉上拉链23后,外兜2即为一个单独的袋鼠式箱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片箱板21的弧度和造型与所述盖壳11凹槽111上本该有的箱体的弧度和造型相同。该技术特征可保证外兜2固定于凹槽111上时,箱体I的盖壳11保持一个完整的、弧度流畅的表面。结合图2所示,图中所述连接件为铆钉31。在所述箱体的盖壳11的凹槽111内设置多个铆钉孔3,然后通过铆钉将外兜的内装22经过铆钉机与所述盖壳11铆合在一起。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袋鼠式箱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壳上形成有内陷凹槽的箱体和与该凹槽大小匹配的外兜,所述外兜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外兜与所述箱体内部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鼠式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兜包括形成所述外兜盖子的单片箱板、连接所述单片箱板的内装以及将所述单片箱板与所述内装连接的拉链,所述单片箱板、内装和拉链车缝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鼠式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箱板的弧度和造型与所述盖壳凹槽上本该有的箱体的弧度和造型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鼠式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铆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袋鼠式箱包,包括盖壳上形成有内陷凹槽的箱体和与该凹槽大小匹配的外兜,所述外兜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外兜与所述箱体内部不连通。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外兜与箱体分开设置,外兜与箱体的内部不相连,能够保护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部的物品不被外兜内的坚硬物体损坏,并可保持箱体内的衣物的整齐、平整。
文档编号A45C13/00GK203152774SQ20132011506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
发明者翁忆萱, 纪博伦 申请人:上海泰丰箱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