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瓶护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89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安瓶护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安瓶护手器。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注射以安瓶包装的药液时,需要抽取安瓶中的药水。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用其他器械直接打掉安瓶颈部以上的部位,这种方法碎玻璃四溅,可能对周边的人构成危害;二是用手将安瓶的瓶颈掰断,常常因为安瓶碎裂而伤手,而医护人员手上的伤口极易染病。以往医护人员只带普通薄乳胶手套进行这一操作,对手的防护作用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医护人员在掰断安瓶瓶颈时受到有效的防护,并能方便掰断安瓶瓶颈的安瓶护手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瓶护手器,其特征在于由握瓶护手套和掰瓶护手套构成,所述掰瓶护手套拇指上设有砂轮。进一步地,所述握瓶护手套的下部设有卡槽,用来固定与卡槽相配合的带卡头的小垃圾袋。进一步地,所述握瓶护手套的手指部位设有防滑部。进一步地,所述握瓶护手套的背部有镂空部。进一步 地,所述砂轮通过砂轮框与护手套的拇指套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握瓶护手套和/或掰瓶护手套的腕部有腕带,腕带上有按扣。进一步地,所述掰瓶护手套只有2个手指套,拇指套和食指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对医护人员的手提供有效的防护,而且可以很方便地掰断瓶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还在于可以及时搜集用过的安瓶,防止其对周边的人员构成潜在的伤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握瓶护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掰瓶护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由两只手套组成,分别为握瓶护手套I和掰瓶护手套7,由两只手分别佩戴。握瓶护手套I的手背部有镂空部4,以利于快速地带脱握瓶护手套1,并能节省制造手套的材料,节约成本。在护手套I的腕部有腕带2,腕带2上有按扣3,以利稳妥地将握瓶护手套I带在一只手上。在握瓶护手套I的下部顺着手指方向设有一细长的卡槽5,一未图示的垃圾袋,口部设有卡头,即一细长的凸起,该凸起与卡槽配合,使垃圾袋可拆卸地连接于握瓶护手套I上。关于卡槽5与卡头的配合,可以采用公知的自封式塑料袋的封口结构。小垃圾袋用于搜集空安瓶,使用者抽取完安瓶中的药水后,只需要松手,空安瓶就会落入垃圾袋中。参见附图2,在握瓶护手套I的手掌部位可以设有防滑部6,该防滑部可以是表面上的细小的纹路、凸起的小点、栅格状花纹等,用来防止安瓶在握瓶护手套I中滑动,以利能稳定地握住安瓶。参见附图3,掰瓶护手套7可以是一个手套,也可以只有2个手指套,拇指套9和食指套10,这样可以节约材料。拇指套9上设有一未图示的砂轮,砂轮用来切割安瓶瓶颈,其通过砂轮框8可拆卸地连接于拇指套9上。在掰瓶护手套7的腕部设有腕带12,腕带12上有按扣11,以利稳妥地将握瓶护手套7带在另一只手上。砂轮框8优选的位置在拇指套9的指甲位置。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 柔软的、有足够强度的医用材料制造,如橡胶、塑料等。
权利要求1.一种安瓶护手器,其特征在于由握瓶护手套和掰瓶护手套构成,所述掰瓶护手套拇指上设有砂轮。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瓶护手器,其特征在于握瓶护手套的下部设有卡槽,用来固定与卡槽相配合的带卡头的小垃圾袋。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瓶护手器,其特征在于握瓶护手套的手指部位设有防滑部。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瓶护手器,其特征在于握瓶护手套的背部有镂空部。
5.权利要求1或 2所述的安瓶护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通过砂轮框与护手套的拇指套可拆卸地连接。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瓶护手器,其特征在于握瓶护手套和/或掰瓶护手套的腕部有腕带,腕带上有按扣。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瓶护手器,其特征在于掰瓶护手套只有2个手指套,拇指套和食指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瓶护手器,其由握瓶护手套和掰瓶护手套构成,所述掰瓶护手套拇指上设有砂轮;所述握瓶护手套的下部设有卡槽,用来固定与卡槽相配合的带卡头的小垃圾袋;所述握瓶护手套的手指部位设有防滑部;所述握瓶护手套的背部有镂空部;所述砂轮通过砂轮框与护手套的拇指套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握瓶护手套和/或掰瓶护手套的腕部有腕带,腕带上有按扣;所述掰瓶护手套可以只有2个手指套,拇指套和食指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对医护人员的手提供有效的防护,而且可以很方便地掰断瓶颈;还可以及时搜集用过的安瓶,防止其对周边的人员构成潜在的伤害。
文档编号A41D19/015GK203105730SQ20132013148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徐辉 申请人:徐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