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减震式鞋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类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男鞋组合底鞋跟部件的设计与加工。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鞋类技术逐步走向现代化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力的促进了皮鞋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鞋类产品的舒适性能不断提高。长期以来,鞋类技术在男鞋组合底结构及加工工艺方面创新较少,对于组合底的鞋跟舒适性改良设计更是困乏。现有男鞋组合底的鞋跟结构主要是分为两层,一层是支撑层,体现出鞋跟的大部分高度,以塑料材料为多;另一层为着地层,很薄,与地面直接接触,以胶类材料为多。从而,使得鞋跟整体基本没有弹性,也就没有较好的减震作用,在穿着组合底式男鞋行走时,步伐非常僵硬,故对整个身体及脑部震动较大,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男鞋组合底用的减震式鞋跟,改变原有鞋跟结构,加入弹性较好的材料,从而,提高了组合底的减震效果,进而增加鞋类产品的舒适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减震式鞋跟,包括跟体和减震体等2个部件,所述跟体底部有I个功能槽,减震体从跟体底面嵌入功能槽内,并高出跟体底面。
较佳技术方案中,所述功能槽在跟体底面上呈圆形或椭圆形或圆角方形,位于跟体底面的横向中间位置,深度为3-10mm。较佳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震体为圆柱体或椭圆柱体或圆角方体,底面形状与功能槽底面一致,为一体橡胶材料或弹性较好的材料。较佳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震体的高度大于功能槽的深度2_4mm,安装在跟体功能槽内后,能够高出跟体底面。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减震式鞋跟包括跟体I和减震体3部件,跟体I底部有功能槽2,减震体3从跟体底面嵌入功能槽2内,并高出跟体底面。进一步说明,功能槽在跟体底面上呈圆形或椭圆形或圆角方形,位于跟体底面的横向中间位置,深度为3-10_。减震体为圆柱体或椭圆柱体或圆角方体,底面形状与功能槽底面一致,减震体的高度大于功能槽的深度2-4mm,安装在跟体功能槽内后,能够高出跟体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减震式鞋跟,包括跟体和减震体等2个部件,其特征在于:跟体底部有I个功能槽,减震体从跟体底面嵌入功能槽内,并高出跟体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式鞋跟,其特征是功能槽在跟体底面上呈圆形或椭圆形或圆角方形,位于跟体底面的横向中间位置,深度为3-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式鞋跟,其特征是减震体为圆柱体或椭圆柱体或圆角方体,底面形状与功能槽底面一致,为一体橡胶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式鞋跟,其特征是减震体的高度大于功能槽的深度2-4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减震式鞋跟,包括跟体和减震体等2个部件,其特征在于跟体底部有1个功能槽,减震体从跟体底面嵌入功能槽内,并高出跟体底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男鞋组合底用的减震式鞋跟,改变原有鞋跟结构,加入弹性较好的材料,从而,提高了组合底的减震效果,进而增加鞋类产品的舒适性能。
文档编号A43B21/26GK203105829SQ2013201719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李再冉 申请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