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太极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服,具体涉及一种太极服。
背景技术:
传统的武术服装制作为了保证服装的延展性与舒适度,会把腋下做的很肥大,从而导致服装格外的臃肿,并且累布甚多,胸前出现大量布褶,很不美观,设计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着舒适,行动自如的太极服,其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服装制作方式引起的胸前大量布褶的现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极服,包括衣服本体,其特征在于衣服本体的腋下部位,腋下部位包括腋下A点,侧袖转折C点和衣身转折B点,腋下A点到侧袖转折C点之间的距离与腋下A点到衣身转折B点的距离相等,衣服本体平铺状态下腋下A点与侧袖转折C点所在直线和腋下A点与衣身转折B点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优选地,衣服本体的衣袖抬起状态下腋下A点与侧袖转折C点所在直线和腋下A点与衣身转折B点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40-50度。优选地,衣服本体的衣袖放下状态下腋下A点与侧袖转折C点所在直线和腋下A点与衣身转折B点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0-20度。优选地,所述腋下A点到侧袖转折C点的距离以及腋下A点到衣身转折B点之间的距离均为8_15c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其创新点在于衣服本体的腋下部位的设计,腋下A点为衣服穿在人体上,人体腋下所在的点。侧袖转折C点为衣袖内侧线与腋下部位之间的转折点。衣身转折B点为衣身侧线与腋下部位之间的转折点。本设计可以在保持服装美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服装的舒适度,更加适合武术习练及表演。使得穿着舒适,行动自由,并且避免了一些传统服装制作方式引起的胸前大量布褶的现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衣袖抬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衣袖放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制作腋下部位的指示图。图5为制作腋下部位所采用的三角布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极服,包括衣服本体,其特征在于衣服本体的腋下部位,腋下部位包括腋下A点,侧袖转折C点和衣身转折B点,腋下A点到侧袖转折C点之间的距离与腋下A点到衣身转折B点的距离相等,本实施例中此距离设计为8-15cm。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衣服本体平铺状态下,腋下A点到侧袖转折C点之间的距离与腋下A点到衣身转折B点的距离相等,腋下A点与侧袖转折C点所在直线和腋下A点与衣身转折B点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的衣服本体的衣袖抬起状态下,腋下A点到侧袖转折C点之间的距离与腋下A点到衣身转折B点的距离相等,腋下A点与侧袖转折C点所在直线和腋下A点与衣身转折B点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40-50度。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衣服本体的衣袖放下状态下腋下A点与侧袖转折C点所在直线和腋下A点与衣身转折B点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几乎不可见,侧袖转折C点与衣身转折B点几乎重合,也就是此时的夹角为0-20度。此状态是人们手臂自然垂放,穿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极服该状态下腋下无累布。本实用新型其创新点在于衣服本体的腋下部位的设计,腋下A点为衣服穿在人体上,人体腋下所在的点。侧袖转折C点为衣袖内侧线与腋下部位之间的转折点。衣身转折B点为衣身侧线与腋下部位之间的转折点。本设计可以在保持服装美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服装的舒适度,更加适合武术习练及表演。使得穿着舒适,在武术、太极习练及表演过程中胳膊抬起时更加的舒展,不被服装原版型所束缚,动作发挥更加到位,并且避免了一些传统服装固有版型引起的双臂垂下时,胸前大量布褶影响美观的现象。参照图4和图5,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剪裁制作步骤:1、如图5所示,准备两片三角布,三角布为角度40-50度的扇形布块,其单边长度在8_15cm之间。2、参照图4,衣身部分:腋下大身与袖子拐角处点(D点)与袖子上方的平行线呈40-50度角处,在长度在8-15cm之间确定腋下A点,沿D-A点直线剪开,形成了侧袖转折C点与衣身转折B点。3、三角布边缘均留出Icm的线缝,按扇形角对应腋下A点,扇形弧度两端分别对应侧袖转折C点与衣身转折B点进行拼接缝合。前后三角拼接到大身后,服装大前后片进行缝合,完成整个三角拼接缝合的过程。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内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太极服,包括衣服本体,其特征在于衣服本体的腋下部位,腋下部位包括腋下A点,侧袖转折C点和衣身转折B点,腋下A点到侧袖转折C点之间的距离与腋下A点到衣身转折B点的距离相等,衣服本体平铺状态下腋下A点与侧袖转折C点所在直线和腋下A点与衣身转折B点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服,其特征在于:衣服本体的衣袖抬起状态下腋下A点与侧袖转折C点所在直线和腋下A点与衣身转折B点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40-5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极服,其特征在于:衣服本体的衣袖放下状态下腋下A点与侧袖转折C点所在直线和腋下A点与衣身转折B点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0-2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腋下A点到侧袖转折C点的距离以及腋下A点到衣 身转折B点之间的距离均为8-1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极服,包括衣服本体,其特征在于衣服本体的腋下部位,腋下部位包括腋下A点,侧袖转折C点和衣身转折B点,腋下A点到侧袖转折C点之间的距离与腋下A点到衣身转折B点的距离相等,衣服本体平铺状态下腋下A点与侧袖转折C点所在直线和腋下A点与衣身转折B点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本设计可以在保持服装美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服装的舒适度,更加适合武术习练及表演。使得穿着舒适,行动自由,并且避免了一些传统服装制作方式引起的胸前大量布褶的现象。
文档编号A41D27/00GK203152545SQ20132017889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1日
发明者雷鲁明 申请人:雷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