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遮阳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40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遮阳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透气又便于出门携带的可折叠遮阳帽,其仅由帽舌部分构成,且帽舌内侧后方的两端均设有多个松紧圈;帽舌由布罩和位于布罩内的多块舌片组成;每个舌片的相邻边缘上均固定有磁铁条,并通过磁铁条相互连接形成帽舌状;通过分离舌片即可实现遮阳帽的折叠,在磁铁条的作用下即可完成遮阳帽的恢复,使用和携带都十分方便。
【专利说明】可折叠遮阳帽【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帽子,尤其是一种用于遮挡阳光的可折叠遮阳帽。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加强遮阳帽的透气性,防止弄乱头发,中国专利号为201220295369.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遮阳帽,其只由一个帽舌部分构成,在帽舌背面后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由松紧带制成的松紧圈,松紧圈套在太阳镜的镜腿上,再佩戴好太阳镜即可。该简易遮阳帽虽然透气性好,不会弄乱头发,但是其携带起来十分麻烦,需要占用的空间也比较大,不利于出门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透气又便于出门携带的可折
叠遮阳帽。
[0004]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遮阳帽仅由帽舌部分组成,且由多块舌片组成的帽舌状部分位于布罩内,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遮阳、透气的同时,布罩内的舌片能够快速地折叠,缩小遮阳帽的体积,便于携带和存放。2、各个舌片通过固定在其边缘的磁铁条相互吸合,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舌片通过磁铁条吸合,这样直接折开相邻的舌片,即可实现相邻舌片磁铁条的分离,且在磁铁条的作用下,舌片的拼接迅速、快捷。3、布罩设有拉链连接的开口端,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技术 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布罩的拉链开口端,不仅可以方便更换舌片,也便于舌片的分离和拼合,防止舌片移位。
[0005]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遮阳帽,仅由帽舌部分构成,且帽舌内侧后方的两端均设有多个松紧圈;帽舌由布罩和位于布罩内的多块舌片组成;每个舌片的相邻边缘上均固定有磁铁条,并通过磁铁条相互连接形成帽舌状。
[0006]优选的,所述舌片由塑料制成,且舌片为四块。
[0007]优选的,所述布罩设有拉链开口端。
[0008]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仅由能够折叠的帽舌部分构成,透气的同时也大大减小了存放占用的空间,十分便于出门携带;二是布罩和舌片分离设置,更加方便了舌片的更换和拼合,使用十分方便;三是舌片通过磁铁条吸合,使得舌片的拆分和拼合都十分快速、便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0]附图1为可折叠遮阳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为可折叠遮阳帽的俯视图;
[0012]附图3为可折叠遮阳帽的分解结构示意图;[0013]附图4为可折叠遮阳帽的折叠状态图;
[0014]其中:1、帽舌部分;2、松紧圈;3、布罩;4、舌片;5、磁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6]实施例:参照附图1?3。一种可折叠遮阳帽,仅由帽舌部分I构成,且帽舌部分I的内侧后方的两端均设有多个松紧圈2 ;帽舌部分I由布罩3和位于布罩3内的四块由塑料制成的舌片4组成;每个舌片4的相邻边缘上均固定有磁铁条5,并通过磁铁条5相互连接形成帽舌状;所述布罩3上设有拉链开口端。
[0017]参照附图4,按图示将两端的舌片4向中间折叠,此时,舌片4在折叠的切向力作用下,舌片4上的磁铁条5自动分离,完成帽舌部分I的折叠,减小了遮阳帽的空间,便于存放和携带;需要使用时,将舌片4展开,在磁铁条5的吸合下,舌片4又重新拼合成帽舌部分1,再将松紧圈2套入太阳镜的镜腿上,带上太阳镜即可遮阳,使用十分方便。若舌片4在拼合时发生偏移,也可拉开布罩3的拉链开口端进行调整,十分便捷。
[0018]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遮阳帽,仅由帽舌部分构成,且帽舌内侧后方的两端均设有多个松紧圈,其特征在于:帽舌由布罩和位于布罩内的多块舌片组成;每个舌片的相邻边缘上均固定有磁铁条,并通过磁铁条相互连接形成帽舌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遮阳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由塑料制成,且舌片为四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折叠遮阳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罩设有拉链开口端。
【文档编号】A42B1/20GK203467747SQ20132044342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李昕, 马雪霏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