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衫衣领操作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衫衣领操作模板。目的是提供的操作模板应具有翻领角方便、生产效率高,品质稳定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衬衫衣领操作模板,包括铰接成合页状的底板和顶板,以及铰接在底板顶面的面布松量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均开设有走针槽,顶板的走针槽和底板的走针槽上下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两组吊脚线安装组件,每组吊脚线安装组件均包括一个钩线柱、一个绕线柱以及缠绕在两者之间的吊脚线,其中一组吊脚线安装组件的吊脚线经过一个面布松量板的尖角顶端,另一组吊脚线安装组件的吊脚线经过另一个面布松量板的尖角顶端。
【专利说明】一种衬衫衣领操作模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生产的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放吊角线方便翻领角的衬衫衣领操作模板。
【背景技术】
[0002]在衬衫的生产工艺中,衬衫衣领的制作通常使用衣领操作模板辅助完成。常见的衣领操作模板包括铰接成合页状的底板和盖板,底板的顶面铰接有一与衣领形状相适应的面布松量板,该面布松量板远离其铰接边一侧的两端各制有一个与领角相匹配的尖角,在该尖角处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领角的定形板;底板和盖板上各自开设有一条沿着所述面布松量板的外沿布置的走针槽,并且盖板上的走针槽底板上的走针槽上下对应。
[0003]衬衫衣领的制作方法是:将领里(或领面)平铺在底板上,然后盖上面布松量板,再将领面(或领里)平铺在面布松量板上,再合上盖板,然后沿着针槽将领里和领面的三面车缝,再将衣领翻过来使车缝线以及毛边在衣领内部。翻转衣领的操作一般由手工或镊子完成,工作效率比较低,尤其是翻领角的操作比较困难,难以将领角翻转成尖角,而且在压领距边线时领角还需用手工加辅助线来制作,效率低,品质不稳定,返工率比较高,尚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衬衫衣领操作模板的改进,该操作模板应具有翻领角方便、生产效率高,品质稳定的特点。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衬衫衣领操作模板,包括铰接成合页状的底板和顶板,以及铰接在底板顶面的面布松量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均开设有走针槽,顶板的走针槽和底板的走针槽上下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两组吊脚线安装组件,每组吊脚线安装组件均包括一个钩线柱、一个绕线柱以及缠绕在两者之间的吊脚线,其中一组吊脚线安装组件的吊脚线经过一个面布松量板的尖角顶端,另一组吊脚线安装组件的吊脚线经过另一个面布松量板的尖角顶端。
[0007]所述绕线柱位于底板与顶板的铰接边一侧,钩线柱位于铰接边的对边一侧,吊脚线的中间段钩在所述钩线柱上,吊脚线的两端均固定在绕线柱上。
[0008]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作为绕线柱以及钩线柱通道的通孔。
[0009]所述吊脚线与铰接边的夹角为30?60度。
[00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现有衣领操作模板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吊脚线安装组件,在盖上面布松量板之后,平铺领面(或领里)之前,需将吊脚线钩到钩线柱上,并将吊脚线的两端缠绕固定在绕线柱上;当沿着走针槽将衣领缝制完成,再将衣领翻过来的过程中,可以拉着吊脚线的两端,将领角翻成尖角,在此过程中机针会在吊脚线两段之间走线车缝,因此吊脚线原本钩在钩线柱上的中间段可以对车缝线施加拉力,从而将领角拉出;当翻领角的工作完成后,将吊脚线齐领角剪断即可。[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利用吊脚线进行翻领角操作,极大地简化了衬衫衣领的翻领工作,而且能够翻出尖的领角,符合生产要求,产品的质量稳定,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开状态示意图之一(盖板打开)。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开状态示意图之二 (盖板和面布松量板打开)。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图7是衬衫衣领的成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8]如图1?图4所示,一种衬衫衣领操作模板,包括通过易翻折连接件9(如胶带)铰接成合页状的底板12和顶板1,以及通过易翻折连接件铰接在底板顶面的面布松量板3,显然面布松量板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并且面布松量板的铰接边与顶板的铰接边靠近,面布松量板的两端制有两个尖角(在该尖角处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领角15的定形板4),这两个尖角位于面布松量板远离其铰接边的一侧;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均开设有沿着面布松量板的三条外沿(除其铰接边之外的三条边)布置的走针槽6,顶板的走针槽和底板的走针槽上下对应以形成机针的车缝通道,在各走针槽的边上可以布置摩擦条7以防止布条滑动。以上结构均与现有的衬衫衣领操作板相同。
[0019]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在底板的顶面增加了两组吊脚线安装组件,每组吊脚线安装组件均包括一个钩线柱5、一个绕线柱2以及缠绕在两者之间的吊脚线11,其中一组吊脚线安装组件的吊脚线经过一个面布松量板的尖角顶端,另一组吊脚线安装组件的吊脚线经过另一个面布松量板的尖角顶端。
[0020]所述绕线柱位于底板与顶板的铰接边一侧,钩线柱位于铰接边的对边一侧,吊脚线的中间段钩在所述钩线柱上,吊脚线的两端均固定在绕线柱上。
[0021]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作为绕线柱以及钩线柱通道的通孔10,面布松量板也开设有作为绕线柱通道的通孔。
[0022]所述吊脚线与铰接边的夹角为30?60度,推荐将对角线布置在面布松量板上尖角的角平分线位置,即领角的角平分线上。
[0023]所述的顶板、底板均可以采用透明的塑料板制作,为了操作方便,还可以在顶板上靠近领角的位置开设操作孔8以方便车缝工作。
[0024]图中还有,衣领的车缝线13,毛边14。
【权利要求】
1.一种衬衫衣领操作模板,包括铰接成合页状的底板(12)和顶板(1),以及铰接在底板顶面的面布松量板(3),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均开设有走针槽(6),顶板的走针槽和底板的走针槽上下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两组吊脚线安装组件,每组吊脚线安装组件均包括一个钩线柱(5)、一个绕线柱(2)以及缠绕在两者之间的吊脚线(11),其中一组吊脚线安装组件的吊脚线经过一个面布松量板的尖角顶端,另一组吊脚线安装组件的吊脚线经过另一个面布松量板的尖角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衬衫衣领操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柱位于底板与顶板的铰接边一侧,钩线柱位于铰接边的对边一侧,吊脚线的中间段钩在所述钩线柱上,吊脚线的两端均固定在绕线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衬衫衣领操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作为绕线柱以及钩线柱通道的通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衬衫衣领操作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脚线与铰接边的夹角为30?60度。
【文档编号】A41H31/00GK203505671SQ20132053464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蒋宏良, 黄年兵, 朱永如, 杨金昌 申请人:达利(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