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裤护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裤护垫结构,其包括有:一具缓冲性的内里、一将内里包覆于其中的布套;所述内里具有与左臀部相对应的左棉层,以及与右臀部相对应的右棉层,且于该左棉层及右棉层凹设有限位室,该限位室中则对应填装有凝胶体,用以使内里构成一双层复合共构体,此凝胶体具有良好的蠕动性,更贯设有多个辅助孔;至于布套则延伸出一外囊,此外囊具有开口朝上且与鼠蹊部相对的外囊室,更设有连通此外囊室内外的对流孔;俾当此车裤护垫安装于自行车车裤内,使之在骑乘自行车时,该双层复合的内里可以提供更佳、更持久的缓冲性,以获致更为舒适的骑乘效果。
【专利说明】车裤护垫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性更佳、更持久的车裤护垫技术。
【背景技术】
[0002]本设计人申请并获准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的1380784号『车裤护垫』专利案,因具突破性的实用功效,其功效卓著、实用性高,经钧局核准在案。
[0003]可是本案在市场化过程中,经使用者、销售商反馈,发现其缓冲性尚有再进一步增进的必要,因为与臀部相对的主缓冲部,其受限于海棉材质既有的密度、开孔率、弯曲弹性率条件,确有刚性不足的缺点,造成整体缓冲性有所不足,且不够持久。
[0004]有鉴于此,设计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市场对该主缓冲部的刚性与缓冲性要求,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裤护垫结构,其大大强化了整体的缓冲性及持久性,使其具有更为舒适的骑乘效果。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 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车裤护垫结构,其包括:
[0008]一内里,其具有与左臀部相对应的左棉层,以及与右臀部相对应的右棉层,且于该左棉层及右棉层分别凹设有一限位室,该限位室中则对应填装有凝胶体,用以使内里构成一双层复合共构体,此凝胶体贯设有多个辅助孔;以及一布套,其伏贴于内里上下表面,用以将内里包覆于其中,该布套还延伸有一外囊,而该外囊具有开口朝上且能供鼠蹊部匹配
的外囊室。
[0009]上述左棉层与右棉层呈独立设置,且形状相对称。
[0010]上述左棉层与右棉层还设有若干贯穿上下的导气孔。
[0011]上述限位室由左棉层及右棉层底面向上凹设而成。
[0012]上述车裤护垫结构还于布套与内里间设有一棉套。
[0013]上述棉套还设有若干贯穿上下的散热孔。
[0014]上述棉套以第一层及第二层对接而成,使第一层对应的伏贴于内里上表面、第二层对应的伏贴于内里下表面,俾联结左棉层、右棉层,该棉套第一层及第二层还叠接的延伸出一内囊,此内囊具有开口朝上且与鼠蹊部相对的内囊室。
[0015]上述布套由上层及下层对接而成,令上层伏贴于第一层上表面、下层伏贴于第二层下表面,使该布套对应的具有将内囊夹制其中的外囊,用以构成一能供鼠蹊部匹配的外囊室。
[0016]上述外囊室及内囊室另贯设连通内外的对流孔。
[0017]当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自行车车裤内而运用于骑乘自行车时,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一、本实用新型与臀部相对的内里,主要于棉层限位室中组合凝胶体而成的复合结构,进而综合该棉层的缓冲性、透气性,以及凝胶体的刚性及蠕动性,大大强化了此内里的整体缓冲性及持久性,使其具有更为舒适的骑乘效果,进而改善上揭专利前案的不足处。
[0019]二、本实用新型左棉层及右棉层呈间隔设置,其靠棉套及布套连接,故而其缓冲性呈分别独立,所以其便能有如车辆四轮悬吊般,各个因应左右臀部于骑乘时的不同受力状态。
[0020]三、本实用新型可让男性骑乘者的鼠蹊部包裹于该外囊室中,俾达到鼠蹊部不受挤压、压迫及摩擦于座垫前端的防护效果,且配合对流孔的增设,用以强化对鼠蹊部的透气散热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配置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成型后的外观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续制造对流孔的最终外观不意图;
[0024]图4是图3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27]符号说明
[0028]10内里 11左棉层 12右棉层 13导气孔
[0029]14限位室 15凝胶体 16辅助孔 21第一层
[0030]22第二层 23内囊24内囊室 25散热孔
[0031]31上层 32下层33外囊34外囊室
[0032]41对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34]烦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裤护垫结构,其至少包括有:
[0035]一内里10,其以发泡的片状海绵制成,而具有与左臀部相对应的左棉层11,以及与右臀部相对应的右棉层12,该左棉层11与右棉层12呈独立设置,且形状相对称,为增加该左棉层11与右棉层12透气性,其更设有若干贯穿上下的导气孔13,此外,该左棉层11及右棉层12底面则分别向上凹设有一限位室14,该限位室14中则对应填装有凝胶体15,用以使内里10构成一双层复合共构体,此凝胶体15更贯设有多个辅助孔16,用以进一步强化该凝胶体15的透气性及蠕动性;
[0036]一棉套,其将内里10包覆于其中,而由第一层21及第二层22对接缝设而构成,使第一层21对应的伏贴于内里10上表面、第二层22对应的伏贴于内里10下表面,俾联结左棉层11、右棉层12,该棉套第一层21及第二层22更叠接的延伸出一内囊23,此内囊23具有开口朝上且与鼠蹊部相对的内囊室24,另,请参看图6,其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为增加该棉套透气散热性,其得设有若干贯穿上下的散热孔25,用以配合导气孔13、辅助孔16而降低内里10蓄热情形;以及
[0037]一布套,其对称的将棉套包覆于其中,而由上层31及下层32对接缝设而构成,令上层31伏贴于第一层21上表面、下层32伏贴于第二层22下表面,使该布套对应的具有将内囊23夹制其中的外囊33,而该外囊33具有开口朝上且能供鼠蹊部匹配的外囊室34,且在布套安装后,如图1、图3所示的于外囊室34及内囊室24贯设连通内外的对流孔41。
[0038]由上述的结构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0039]一、本实用新型与臀部相对的内里10,为一于左棉层11、右棉层12限位室14中组合凝胶体15而成的复合结构,其能综合该左棉层11、右棉层12的缓冲性、透气性,以及凝胶体15的刚性及蠕动性,进而强化了内里10的整体持久缓冲效果。
[0040]二、本实用新型左棉层11及右棉层12呈间隔设置,其靠棉套及布套连接,故而其左棉层11及右棉层12的缓冲性呈分别独立,所以其便能有如车辆四轮悬吊般,各个因应左、右臀部于骑乘时的不同受力状态。
[0041]三、本实用新型可让男性骑乘者的鼠蹊部包裹于外囊室34中,俾达到鼠蹊部不受挤压、压迫及摩擦于座垫前端的防护效果,且配合对流孔41的增设,用以强化对鼠蹊部的透气散热效果。
[0042]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裤护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内里,其具有与左臀部相对应的左棉层,以及与右臀部相对应的右棉层,且于该左棉层及右棉层分别凹设有一限位室,该限位室中则对应填装有凝胶体,用以使内里构成一双层复合共构体,此凝胶体贯设有多个辅助孔;以及 一布套,其伏贴于内里上下表面,用以将内里包覆于其中,该布套还延伸有一外囊,而该外囊具有开口朝上且能供鼠蹊部匹配的外囊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裤护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左棉层与右棉层呈独立设置,且形状相对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裤护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左棉层与右棉层还设有若干贯穿上下的导气孔。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裤护垫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室由左棉层及右棉层底面向上凹设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裤护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于布套与内里间设有一棉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裤护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棉套还设有若干贯穿上下的散热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裤护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棉套以第一层及第二层对接而成,使第一层对应的伏贴于内里上表面、第二层对应的伏贴于内里下表面,俾联结左棉层、右棉层,该棉套第一层及第二层还叠接的延伸出一内囊,此内囊具有开口朝上且与鼠蹊部相对的内囊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裤护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布套由上层及下层对接而成,令上层伏贴于第一层上表面、下层伏贴于第二层下表面,使该布套对应的具有将内囊夹制其中的外囊,用以构成一能供鼠蹊部匹配的外囊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裤护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囊室及内囊室另贯设连通内外的对流孔。
【文档编号】A41D13/05GK203563711SQ201320546979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刘世明 申请人:刘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