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64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鞋底结构。该鞋底结构包括:一中底以及一大底;该中底包括一第一连接件与一第一顶面;该大底包括:一第二顶面、一连接面以及一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设置于该连接面并对应该第一连接件,当该第二连接件连接该第一连接件时,该中底与该大底结合,该第一顶面与该第二顶面齐平。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过程操作简单,不仅能简化中底与大底的组合程序,也方便日后更换或维修中底或大底的拆卸程序,还可以提供足够的结合强度,所以若非必要的情况,已不需要再涂布粘胶。
【专利说明】鞋底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结合异种材质的鞋底结构的创作。
【背景技术】
[0002]以目前普遍使用的制鞋技术来说,鞋子的中底与大底的结合主要还是利用黏胶。常用的黏合方法是先让鞋子的大底加热,接着进行冷却,之后再对大底进行研磨打粗处理,使橡胶大底的表面组织粗糙化,以增加与中底的接触面积,并在大底的粗面涂布一层黏结胶,最后与中底进行贴合,而完成大底与中底的胶合程序。
[0003]随着鞋子设计的多样化,鞋底适用的材质以不再只局限于橡胶类或塑料类的结合,特殊材质(如:金属)也逐渐使用在鞋底。但是,传统的胶合方式无法使用在金属与塑料或金属与橡胶的结合上,因此,需要创作出一种不需要黏胶的结合方式来固定鞋子的大底与中底,以解决先前技术的缺失。
[0004]从而,需要提供一种鞋底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底结构,特别是一种能够结合异种材质的鞋底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黏胶就可结合大底与中底的鞋底结构。
[0007]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包括:一中底以及一大底;该中底包括一第一连接件与一第一顶面;该大底包括:一第二顶面、一连接面以及一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设置于该连接面并对应该第一连接件,当该第二连接件连接该第一连接件时,该中底与该大底结合,该第一顶面与该第二顶面齐平。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一连接件包括一接合孔,且接合孔的形状与配合第二连接件的形状,其中当第二连接件穿过接合孔后,第二连接件抵触抵触部。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二连接件为一卡钩,卡钩呈T形或L形。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二连接件设置于连接面的前侧。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鞋底结构还包括锁固件,其中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后,藉由锁固件锁固中底及大底。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锁固件包括第三顶面,当锁固件锁固中底及大底后,第三顶面与第一顶面齐平,且锁固件为螺丝。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底与大底为异种材质。
[0014]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过程操作简单,不仅能简化中底与大底的组合程序,也方便日后更换或维修中底或大底的拆卸程序,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足够的结合强度,所以若非必要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已不需要再涂布粘胶。[0015]由于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之一。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之二。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24]鞋底结构1、Ia 中底10
[0025]第一连接件 12、12a第一顶面 13
[0026]接合孔121、121a抵触部 122、122a
[0027]大底20 连接面 21
[0028]第二连接件 22、22a第二顶面 221
[0029]锁固件30 第三顶面 31
[0030]锁固孔14、23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32]以下请先参考图1至图3,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3]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I包括中底10、大底20及锁固件30。中底10包括第一连接件12、第一顶面13及锁固孔14。大底20包括连接面
21、第二连接件22及锁固孔23,其中第二连接件22设置于连接面21的一端并对应第一连接件12,锁固孔23设置于连接面21的另一端,藉由第二连接件22及锁固孔23设于连接面21的两端,可确保中底10与大底20结合后,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I整体的结构强度,以免大底20脱落。
[00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2包括接合孔121以及抵触部122,第二连接件22为一 L形卡钩且包括一第二顶面221,其中接合孔121的形状与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22的L形卡钩相配合。如图1所示,在中底10连接大底20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12套设连接第二连接件22,使第二连接件22的L形卡钩先通过接合孔121再抵触抵触部122,以完成中底10与大底20的定位与固定,而呈现如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件22的第二顶面221完全贴齐中底10的第一顶面13,以保持第一顶面13的平整,以利于后续的制鞋作业。[0035]如图2与图3所示,完成第一连接件12与第二连接件22的结合后,再利用锁固件30 (本实施例为螺丝)进行锁固,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I的组装。如图3所示,在锁固完成后,锁固件30的第三顶面31齐平第一顶面13,以保持第一顶面13的平整。
[0036]以下请参考图4至图7,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之一;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鞋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7]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Ia与前一实施例的鞋底结构I最大的不同在于,第一连接件12a及第二连接件22a的形状与两者的结合方向。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22a为一 T形卡钩,为配合第二连接件22a的T形卡钩,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抵触部122a呈圆形,而第一连接件12a的接合孔121a呈矩形并位于抵触部122a的中心。
[0038]如图4所示,在中底10连接大底20时,需先将中底10转至与大底20垂直的方向,以便第二连接件22a的T形卡钩穿过接合孔121a的矩形穿孔。随后,如图5所示,再以T形卡钩为旋转中心旋转中底10,以使中底10与大底20重合,而呈现如图6所示的状态。此时,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件22a的T形卡钩抵触接合孔121a的两侧的抵触部122a,以完成第二实施例的中底10与大底20的定位与固定。
[0039]再者,与前一实施例相同,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件22a的第二顶面221会完全贴齐中底10的第一顶面13,以保持第一顶面13的平整。如图7所示,最后再利用锁固件30(本实施例为螺丝)进行锁固,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Ia的组装,并且在锁固完成后,锁固件30的第三顶面31齐平第一顶面13,保持第一顶面13的平整。
[0040]本实施例的中底10与大底20通过分别设于中底10与大底20 —端的第一连接件12与第二连接件22之间的卡合抵触特性固定,并藉由锁固件30在中底10与大底20的另一端锁固,整体过程操作简单,不仅能简化中底10与大底20的组合程序,也方便日后更换或维修中底10或大底20的拆卸程序。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l、la在组装完成后,因第一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22以及锁固件30可以提供足够的结合强度,所以若非必要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l、la已不需要再涂布粘胶。
[0041]另外,此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中底10与大底20为相异材质,其中大底20是金属,而中底10可以是塑料或橡胶,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传统的塑料或橡胶的大底20也适用本实用新型。
[0042]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处处均显示其迥异于公知技术的特征,恳请审查员明察,早日赐准专利,使嘉惠社会,实感德便。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自然应当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鞋底结构包括: 一中底,该中底包括一第一连接件与一第一顶面;以及 一大底,该大底包括: 一第二顶面; 一连接面;以及 一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设置于该连接面并对应该第一连接件,当该第二连接件连接该第一连接件时,该中底与该大底结合,该第一顶面与该第二顶面齐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件包括一接合孔,其中该接合孔的形状与该第二连接件的形状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件还包括一抵触部,当该第二连接件穿过该接合孔后,该第二连接件抵触该抵触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件为一卡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鞋底结构还包括一锁固件,其中该第二连接件连接该第一连接件后,藉由该锁固件锁固该中底及该大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锁固件包括一第三顶面,当该锁固件锁固该中底及该大底后,该第三顶面与该第一顶面齐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钩呈T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钩呈L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锁固件为一螺丝。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底与该大底为相异材质的底。
【文档编号】A43B13/16GK203633584SQ201320676559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1日
【发明者】吴志尧, 苏峰正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