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袋式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04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袋式雨伞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袋式雨伞,包括伞面与折叠骨架,所述伞面内表面设置发散式结构的折叠骨架并且此折叠骨架的每个分架体为上、下可活动的两段式结构,位于伞面内表面下侧缝制一个伞袋,位于此伞袋两侧边沿处增设拉链组件,其中的伞袋设置于距离伞面下边沿的上方8-10cm处。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以拉链结构为主,将雨伞袋缝制在雨伞内侧且不遮挡前方视线,伞袋边沿处附有拉链,当雨伞收起时,可将雨伞方便快捷地装入雨伞袋内,对雨伞起了保护作用,同时,下雨时,走入室内,雨水不会污染室内地板、家具,使用方便、美观,可解决雨伞袋容易丢失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袋式雨伞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袋式雨伞。
【背景技术】
[0002]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他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如今,伞的自身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缺陷,现有使用的各种雨伞,都安装有一个伞扣带,其作用是在雨伞收叠后能将伞布整体卷绕固定,而雨伞在使用状态时,所装的伞扣带就会悬吊在伞布的一个侧面,由于距双眼较近,人在撑伞行走时,就会直接影响视力,让人格外不舒服。同时,特别是伞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工具,在阴雨天里,在雨伞使用前后都要从伞套内取放,这样,行人打伞时不仅携带着雨伞,还带着伞套,伞套与雨伞相互独立,不仅可能占用了行人的另一只手,导致活动不方便,有时还会容易将伞套丢失。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伞和伞袋一体化、使用方便美观、可解决雨伞袋容易丢失问题的新型袋式雨伞,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袋式雨伞,包括伞面与折叠骨架,所述伞面内表面设置发散式结构的折叠骨架并且此折叠骨架的每个分架体为上、下可活动的两段式结构,位于伞面内表面下侧缝制一个伞袋,位于此伞袋两侧边沿处增设拉链组件,其中的伞袋设置于距离伞面下边沿的上方8-10cm处。
[0006]相应地,所述伞袋为卷曲的片状体结构,所述伞袋上边沿位于折叠骨架的分架体上、下两段之间的相接处。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袋式雨伞的有益效果为:以拉链结构为主,将雨伞袋缝制在雨伞内侧且不遮挡前方视线,伞袋边沿处附有拉链,当雨伞收起时,可将雨伞方便快捷地装入雨伞袋内,对雨伞起了保护作用,同时,下雨时,走入室内,雨水不会污染室内地板、家具,使用方便、美观,可解决雨伞袋容易丢失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新型袋式雨伞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
[0011]1、伞面;2、折叠骨架;3、伞袋;4、拉链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型袋式雨伞,包括伞面I与折叠骨架2,所述伞面I内表面设置发散式折叠骨架2并且此折叠骨架2的每个分架体为上、下可活动的两段式结构,位于伞面I内表面下侧缝制一个伞袋3,此伞袋3为卷曲的片状体结构,位于此伞袋3两侧边沿处增设拉链组件4,其中的伞袋3设置于距离伞面I下边沿的上方8-lOcm处,从而可避免遮挡使用者视线。
[0013]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本案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案的揭示,对于本案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袋式雨伞,包括伞面(I)与折叠骨架(2),其特征在于: 所述伞面(I)内表面设置发散式结构的折叠骨架(2)并且此折叠骨架(2)的每个分架体为上、下可活动的两段式结构,位于伞面(I)内表面下侧缝制一个伞袋(3),位于此伞袋(3)两侧边沿处增设拉链组件(4),其中的伞袋(3)设置于距离伞面(I)下边沿的上方8-10cm 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袋式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袋(3)为卷曲的片状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袋式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袋(3)上边沿位于折叠骨架(2)的分架体上、下两段之间的相接处。
【文档编号】A45B25/18GK203709416SQ201320719155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汪建飞 申请人:汪建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