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折立体书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拆折立体书包,为一由六个面构成的方形包,该方形包的六个面包括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和顶面,该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为不可压折的硬板面;所述方形包上开设有一从底面的两侧边、绕至后侧面的两侧边、再至顶面的两侧边并汇合于该顶面的前边的开口,该开口上设有一双拉头拉链。本案立体书包其结构简洁、使用方便,并且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运输携带占空间、清洗不便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可拆折立体书包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包结构,具体是指一种可拆折立体书包。
【背景技术】
[0002]书包是学生上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用品。目前市面上书包款式结构有各式各样,书包从体现立体感角度可大体分为立体书包和非立体书包。非立体书包一般采用塑料、涤纶、棉等软性材质制作而成,整个包体可以任意折叠压合。立体书包一般会在软性材质基础上结合较硬质塑料材质,或者统一采用硬质材质制作而成,构成的整个包体具有一立体不可压合的储物腔。立体书包相比非立体书包的特点在于书包储物腔的立体感较佳,不管往内储放或者往外取用物品都极其利落简便,故而立体书包通常为儿童立体书包,特别适合于儿童上学使用。
[0003]目前立体书包结构同大多数书包一样呈方形包,该方形包包括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和顶面;其中由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及底面一体设置构成一带有上开口的包本体,顶面连接在上开口的对应后侧面的边沿上;至少所述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为不可压折的硬板面,由此使包本体构成有一立体的储物腔。目前立体书包一体设计无法拆折,立体的储物腔总占据一定空间,不仅不利于运输或者携带,而且清洗中也极其不便。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立体书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折立体书包,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运输携带占空间、清洗不便的问题。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可拆折立体书包,为一由六个面构成的方形包,该方形包的六个面包括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和顶面,该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为不可压折的硬板面;所述方形包上开设有一从底面的两侧边、绕至后侧面的两侧边、再至顶面的两侧边并汇合于该顶面的前边的开口,该开口上设有一双拉头拉链。
[0008]所述后侧面其上端的两侧边处各设有一第一连接带,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各设有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带进行暗扣连接的第二连接带。
[0009]所述后侧面具有内外相互贴合的两层结构,该两层结构的内层为不可压折的硬板面,外层为柔软性的海绵层面。
[0010]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立体书包为可拆折结构,需要运输或者清洗书包时,只需完全拉开开口上的双拉头拉链,整个包本体即完全展开呈一平面结构,其中左侧面、前侧面及右侧面依次连接一体,前侧面、底面、后侧面及顶面依次连接一体,由此构成一 T字型的平面结构,运输中可以将多个呈T字型平面结构的书包折叠紧凑包装,或者将各T字型平面结构适当折叠再紧凑包装,空间利用率高,运输十分方便;另外,立体书包拆成平面结构后,使清洗更加简易,清洁度也更加优异。需要组合作书包使用时,只需将双拉头拉链的二拉头分别从底面的两侧边、绕到后侧面的两侧边至该两侧边顶部即可,由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及底面构成一立体的带有上开口的包本体,顶面连接在上开口的后边沿上,使用过程中需要闭合上开口时,只需拉合双拉头拉链的拉头于一起即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极其便捷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新型立体书包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新型立体书包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标号说明
[0014]方形包 I 前侧面 11
[0015]后侧面 12左侧面 13
[0016]右侧面 14底面15
[0017]顶面16双拉头拉链 2
[0018]拉头21第一连接带 3
[0019]第二连接带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本新型涉及一种可拆折立体书包,如图1-2所示,为一由六个面构成的方形包1,该方形包I的六个面包括前侧面11、后侧面12、左侧面13、右侧面14、底面15和顶面16。根据书包的特性,书包设有背带结构,其设于后侧面12的外侧上(图中未示出)。方形包I上开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从底面15的两侧边开起,绕至后侧面12的两侧边,再至顶面16的两侧边并于顶面16的前边汇合。所述开口上设有一双拉头拉链2,该双拉头拉链2上具有头对头的两个拉头21。
[0022]当双拉头拉链2的二拉头21分别从底面15的两侧边开始拉合,之后绕到后侧面12的两侧边直至该两侧边顶部(参见图1),此时由前侧面11、后侧面12、左侧面13、右侧面14及底面15构成一立体的包本体,该包本体具有一立体的储物腔,并且上端部构成一上开口,顶面16连接在上开口的后边沿上。使用中只需操作双拉头拉链2的二拉头21拉合于一起或者拉开,即可实现书包的上开口的闭合或者打开,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合理,使用极其便捷、实用。
[0023]为了使所述包本体呈立体状以构成立体式书包,所述左侧面13、右侧面14和底面15为不可压折的硬板面。当然,前侧面11、后侧面12及顶面16的软硬板面不受限制,为了使整个立体书包不会过硬而影响舒适使用,前侧面11、后侧面12及顶面16较佳地可以采用可压折的柔性板面(比如帆布、棉布等)。其中本案给出后侧面12另一较佳实施例,后侧面12具有内外相互贴合的两层结构,该两层结构的内层为不可压折的硬板面,外层为柔软性的海绵层面,提升书包立体结构的同时,加强书包背戴过程中的舒适性。
[0024]当本新型立体书包需要运输或者清洗时,只需完全拉开开口上的双拉头拉链2,整个包本体即完全展开呈一平面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左侧面13、前侧面11及右侧面14依次连接一体,11前侧面、15底面、后侧面12及顶面16依次连接一体,由此构成一 T字型的平面结构。运输中可以将多个呈T字型平面结构的书包折叠紧凑包装,或者将各T字型平面结构适当折叠再紧凑包装,空间利用率高,运输十分方便;另外,立体拆成平面结构后,使清洗更加简易,清洁度也更加优异。
[0025]优选地,于后侧面12的上端的两侧边处各设有一第一连接带3,于左侧面13和右侧面14上各设有第二连接带4,该两片第二连接带4与后侧面12上的两片第一连接带3相互对应设置。组成立体包本体时,二第一连接带3和二第二连接带4分别采用暗扣进行对应连接,形成一加强及限位纽带,一则是起连接所述开口上双拉头拉链2的拉链带,确保书包使用中结构的牢固性,二则是在二拉头21打开顶面16操作时,能够起到限制二拉头21拉开的幅度作用。
[0026]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方形包I上的开口及拉链的设置方式,上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是结构最简洁、使用最方便的结构,而且拉链结构设计较为隐蔽。当然方形包I上的开口及拉链的设置方式不仅限于所述最佳实施例,只要能够实现方形包I能够平面展开即可。比如,方形包I上的开口同上面实施例描述,拉链采用两条单拉头拉链,对称地从底面15的两侧边开起,绕至后侧面12的两侧边,再至顶面16的两侧边;此时顶面16和前侧面11间可以另外设置连接件,以实现顶面16对包本体的上开口的打开或者闭合。再比如,方形包I上的开口,其从底面15的两侧边开起,绕至前侧面12的两侧边,当然此时顶面16与后侧面12相连接,并且与前侧面11相分开设置,拉链采用的是两条单拉头拉链,顶面16和前侧面11间的连接同样需要借助另外设置的连接件。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拆折立体书包,其特征在于:为一由六个面构成的方形包,该方形包的六个面包括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和顶面,该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为不可压折的硬板面;所述方形包上开设有一从底面的两侧边、绕至后侧面的两侧边、再至顶面的两侧边并汇合于该顶面的前边的开口,该开口上设有一双拉头拉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折立体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面其上端的两侧边处各设有一第一连接带,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各设有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带进行暗扣连接的第二连接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折立体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面具有内外相互贴合的两层结构,该两层结构的内层为不可压折的硬板面,外层为柔软性的海绵层面。
【文档编号】A45C7/00GK203618925SQ20132074653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黄阿逸 申请人:泉州市海潮轻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