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针织衫拆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针织衫拆片机。针织衫是最易拆解的服装,将针织衫拆解后再编织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方法,但是该方法费时、费力,且灵活性小。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装有衣片握持系统、退线卷绕系统、机械换筒系统和加捻退捻系统,所述的机械换筒系统位于退线卷绕系统与加捻退捻系统之间,所述的衣片握持系统与退线卷绕系统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实现针织衫的拆线及加退捻功能,并且该设备结构简便、使用方便,适合个人、家庭及洗衣店使用,方便废旧针织衫的拆线回收与拆出来纱线的再次利用。
【专利说明】一种简易针织衫拆片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简易针织衫拆片机。
【背景技术】
[0002]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废弃纺织品总量约为2400多万吨,得以回收利用的还不到万分之三。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品的消耗量将以12%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末,我国废旧纺织品累计产生量将超过I亿吨,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利用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已经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0003]如果能够通过简单方法对部分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纺织品进行重新利用,将大大减轻纺织品的回收的负担。针织衫是最易拆解的服装,将针织衫拆解后再编织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方法,但是该方法费时、费力,且灵活性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简易针织衫拆片机,以实现拆线加捻一体化,使其适用于家庭和企业使用,方便针织衫回收和利用。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简易针织衫拆片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装有衣片握持系统、退线卷绕系统、机械换筒系统和加抢退抢系统,所述的机械换筒系统位于退线卷绕系统与加捻退捻系统之间,所述的衣片握持系统与退线卷绕系统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的衣片握持系统包括一立柜和安装在立柜上的若干个夹持器;
[0007]所述的退线卷绕系统包括第一电动机、通过第一电动机带动其转动的第一槽筒、第一筒管和套在第一筒管上的第一纱管,所述的第一纱管紧压在第一槽筒上,通过第一槽筒的转动来带动第一纱管的转动;
[0008]所述的加捻退捻系统包括第三电动机、由第三电动机驱动其转动的锭子、与锭子固定连接的空心管、导纱钩、罗拉、第四电动机、第二槽筒、第二筒管和套在第二筒管上的第二纱管,所述的第二纱管紧压在第二槽筒上,通过第二槽筒的转动来带动第二纱管的转动;由第四电动机带动罗拉和第二槽筒转动;
[0009]所述的机械换筒系统包括第二电动机和由第二电动机控制的摆动式机械臂,所述的摆动式机械臂用于将第一纱管从退线卷绕系统上取下,然后套在空心管上。
[0010]本实用新型在拆线的同时具有对拆下的纱线进行加捻或退捻的功能,达到一定大小的捻度,便于统一回收和再次利用。
[0011]所述的夹持器为活动式夹持器。相邻活动式夹持器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拆线衣片的宽度自由调整,且具备同时对多组衣片进行拆线的功能。
[0012]所述的第一槽筒固定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实现连接,达到联动的目的。
[0013]所述第一槽筒的表面开有至少一圈螺旋形沟槽,利用螺旋形沟槽将引至其上的纱线通过摩擦作用均匀卷绕到第一纱管上。
[0014]所述的第二槽筒固定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的第二传动轴通过第四电动机来驱动。
[0015]所述的第二槽筒的表面开有至少一圈螺旋形沟槽,利用螺旋形沟槽将引至其上的纱线通过摩擦作用均匀卷绕到第二纱管上。
[0016]所述的摆动式机械臂的上端有一个可卡住第一纱管两端的卡钳,方便将第一纱管移至空心管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将废针织衫或衣片自动拆成纱线,还可对拆下的纱线进行加捻或解捻,使纱线强力得到改善,满足不同设计对纱线的要求,省时省力,可以应用于家庭作坊、小型加工店。传统的拆解方法需要两台大型机器,成本高且无法推广面向普通人应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精简联合,简便、节约了用工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适当加捻,加强了纱线强力,解决了部分拆出来的纱线因强力不够而无法再利用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装置(即衣片握持系统和退线卷绕系统)的侧视示意图。
[0020]图中,1-夹持器,2-第一槽筒,3-第一筒管,4-第一电动机,5-第一纱管,6_摆动式机械臂,7-第二电动机,8-第三电动机,9-锭子,10-机架,11-空心管,12-导纱钩,13-罗拉,14-第四电动机,15-第二槽筒,16-第二筒管,17-第二纱管,18-立柜,19-支架杆,20-过线钩,21-第一传动轴,22-第二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0022]如图所示的简易针织衫拆片机,所述的机架10上装有衣片握持系统、退线卷绕系统、机械换筒系统和加抢退抢系统,所述的机械换筒系统位于退线卷绕系统与加抢退抢系统之间,所述的衣片握持系统与退线卷绕系统配合使用。
[0023]所述的衣片握持系统由立柜18和安装在立柜上的若干个活动式夹持器I组成,相邻活动式夹持器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拆线衣片的宽度自由调整,且能同时对多组衣片进行拆线。
[0024]所述的退线卷绕系统由第一电动机4、通过第一电动机带动其转动的第一槽筒2、第一筒管3和套在第一筒管上的第一纱管5组成,所述的第一纱管5紧压在第一槽筒2上,通过第一槽筒2的转动来带动第一纱管5的转动。所述的第一槽筒2固定在第一传动轴21上,第一传动轴21和第一电动机4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实现连接。第一槽筒2的表面开有多圈螺旋形沟槽。
[0025]所述的加捻退捻系统由第三电动机8、由第三电动机驱动其转动的锭子9、与锭子固定连接的空心管11、导纱钩12、罗拉13、第四电动机14、第二槽筒15、第二筒管16和套在第二筒管上的第二纱管17组成,所述的第二纱管17紧压在第二槽筒15上,通过第二槽筒15的转动来带动第二纱管17的转动;由第四电动机14带动罗拉13和第二槽筒15转动。第二槽筒15的表面开有多圈螺旋形沟槽,第二槽筒15固定在第二传动轴22上,第二传动轴22通过第四电动机14来驱动。
[0026]所述的机械换筒系统由第二电动机7和由第二电动机控制的摆动式机械臂6,所述的摆动式机械臂6的上端有一个可卡住第一纱管两端的卡钳。所述的摆动式机械臂6用于将第一纱管5从退线卷绕系统上取下,然后套在空心管11上,摆动式机械臂6可实现O、90及180°摆动。
[00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衣片固在图2所示立柜18的隔间上,并用活动式夹持器I握持固定住,由人工引线通过支架杆19,穿过过线钩20至第一槽筒2上,第一槽筒以胶木、合金制成,打开开关,使第一电动机4启动,由相应的皮带轮带动第一槽筒2转动,第一纱管紧压在第一槽筒上,依靠第一槽筒的摩擦作用及沟槽绕自身的轴线回转,使纱线卷绕到第一纱管上,当卷绕完毕后,关闭第一电动机4的开关。此时摆动式机械臂6由第二电动机7带动,自动取出第一纱管5,将其套在空心管11上,同样引线至第二槽筒15上,打开相应开关,由第三电动机8带动绕其轴心低速回转以获得少量捻回,其上的纱线采用上行式走向,通过导纱钩12和罗拉13,经由第四电动机14带动卷绕到第二纱管17上,用第二槽筒传动卷取加捻后的纱线,完成后,关闭开关,取出第二纱管17,完成拆线。
【权利要求】
1.一种简易针织衫拆片机,包括机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0)上装有衣片握持系统、退线卷绕系统、机械换筒系统和加捻退捻系统,所述的机械换筒系统位于退线卷绕系统与加捻退捻系统之间,所述的衣片握持系统与退线卷绕系统配合使用, 所述的衣片握持系统包括一立柜(18)和安装在立柜上的若干个夹持器(I); 所述的退线卷绕系统包括第一电动机(4)、通过第一电动机带动其转动的第一槽筒(2)、第一筒管(3)和套在第一筒管上的第一纱管(5),所述的第一纱管(5)紧压在第一槽筒(2)上,通过第一槽筒(2)的转动来带动第一纱管(5)的转动; 所述的加捻退捻系统包括第三电动机(8)、由第三电动机驱动其转动的锭子(9)、与锭子固定连接的空心管(11)、导纱钩(12)、罗拉(13)、第四电动机(14)、第二槽筒(15)、第二筒管(16)和套在第二筒管上的第二纱管(17),所述的第二纱管(17)紧压在第二槽筒(15)上,通过第二槽筒(15)的转动来带动第二纱管(17)的转动;由第四电动机(14)带动罗拉(13)和第二槽筒(15)转动; 所述的机械换筒系统包括第二电动机(7)和由第二电动机控制的摆动式机械臂(6),所述的摆动式机械臂(6)用于将第一纱管(5)从退线卷绕系统上取下,然后套在空心管(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针织衫拆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器(I)为活动式夹持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针织衫拆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槽筒(2)固定在第一传动轴(21)上,所述的第一传动轴(21)和第一电动机(4)的输出轴通过皮带轮实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针织衫拆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筒(2)的表面开有至少一圈螺旋形沟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针织衫拆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槽筒(15)固定在第二传动轴(22)上,所述的第二传动轴(22)通过第四电动机(14)来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针织衫拆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筒(15)的表面开有至少一圈螺旋形沟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针织衫拆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式机械臂(6)的上端有一个可卡住第一纱管两端的卡钳。
【文档编号】A41D1/04GK203618812SQ20132087062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王岑, 沈加加, 熊锴毓, 吕智宁, 范高宇 申请人:嘉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