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鞋底耐磨层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是指鞋的鞋底耐磨层可以更换的鞋底。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一种可更换鞋底耐磨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鞋底本体和设置在鞋底本体底侧上的鞋底耐磨层,所述鞋底本体底侧的周边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鞋底耐磨层的上侧面上设置有与鞋底本体的凹槽适配的一圈凸筋,所述鞋底本体的周面设置有多个螺栓,每个螺栓均从鞋底本体的周面旋入其顶端穿过凸筋固定在鞋底本体上,鞋底本体上的定位孔或定位柱与鞋底耐磨层上的定位柱或定位孔构成轴向定位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舒适、牢固的可以更换鞋底耐磨层的鞋底。
【专利说明】一种可更换鞋底耐磨层的鞋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是指鞋的鞋底耐磨层可以更换的鞋底。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可以更换鞋底耐磨层的鞋底,由于鞋底在鞋上的作用非常重要,一些厂家也千方百计的想一些方法提高鞋底的舒适度和牢固度,如呼吸鞋底,透气鞋底但是这些都是在鞋底的结构上作一些变化,实际上鞋底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所以这些结构很难发挥自己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舒适、牢固的可以更换鞋底耐磨层的鞋底。
[0004]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一种可更换鞋底耐磨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鞋底本体和设置在鞋底本体底侧上的鞋底耐磨层,所述鞋底本体底侧的周边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鞋底耐磨层的上侧面上设置有与鞋底本体的凹槽适配的一圈凸筋,鞋底耐磨层设置在鞋底本体的底侧上时凸筋置于凹槽内,所述鞋底本体的周面设置有多个螺栓,每个螺栓均从鞋底本体的周面旋入其顶端穿过凸筋固定在鞋底本体上,所述鞋底本体的底侧上且位于凹槽内部设置有定位孔或定位柱,所述鞋底耐磨层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定位柱或定位孔,鞋底本体上的定位孔或定位柱与鞋底耐磨层上的定位柱或定位孔构成轴向定位插接配合。
[000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提高鞋底舒适度,又可以方便更换鞋底耐磨层延长鞋底寿命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由于鞋底要满足舒适度,则需要鞋底质地较软,但是耐磨则需要鞋底不能太软,所以一种材料很难达到上述的目的,而本专利使用两种材料固定设置构成鞋底,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另外现有的鞋底在长时间穿后均会被磨损,这样鞋底就比较难看或者变形,而维修均是在底部贴一层橡胶层,这样也是严重影响鞋底的美观性,另外舒适度也大打折扣,本实用新型就可以通过上述连接方式更换鞋底,这样鞋底就和新的一样。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鞋底耐磨层的凸筋内侧沿凸筋一圈均匀设置有与凸筋连为一体的斜块,对应的鞋底本体的底侧上均匀设置有仅供斜块容置的斜槽;所述鞋底本体的底侧设置有定位孔,该定位孔的口颈部的直径小于孔底部的直径,所述鞋底耐磨层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的形状与定位孔的形状相似,定位柱置于定位孔内构成两者轴向定位配合;所述鞋底本体的凹槽内侧面上预设有螺母,所述螺栓的顶端可旋入螺母上构成螺栓与螺母的固定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其中均是在如何提高上述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的基础上作出的,上述方式不仅牢固,另外更换也是非常方便。[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底耐磨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底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孔和定位柱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0014]如图1一图5所示,一种可更换鞋底耐磨层的鞋底,包括有鞋底本体I和设置在鞋底本体I底侧上的鞋底耐磨层2,所述鞋底本体I底侧的周边设置有一圈凹槽11,所述鞋底耐磨层2的上侧面上设置有与鞋底本体I的凹槽11适配的一圈凸筋21,鞋底耐磨层2设置在鞋底本体I的底侧上时凸筋21置于凹槽11内,所述鞋底本体11的周面设置有多个螺栓3,每个螺栓3均从鞋底本体I的周面旋入其顶端穿过凸筋21固定在鞋底本体I上,所述鞋底本体I的底侧上且位于凹槽11内部设置有定位孔12,这里的内部指的是凹槽11圈内,所述鞋底耐磨层2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定位柱22,鞋底本体I上的定位孔12与鞋底耐磨层2上的定位柱22构成轴向定位插接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孔12的口颈部的直径小于孔底部的直径,定位柱22的形状与定位孔12的形状相似。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提高鞋底舒适度,又可以方便更换鞋底耐磨层延长鞋底寿命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由于鞋底要满足舒适度,则需要鞋底质地较软,但是耐磨则需要鞋底不能太软,所以一种材料很难达到上述的目的,而本专利使用两种材料固定设置构成鞋底,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另外现有的鞋底在长时间穿后均会被磨损,这样鞋底就比较难看或者变形,而维修均是在底部贴一层橡胶层,这样也是严重影响鞋底的美观性,另外舒适度也大打折扣,本实用新型就可以通过上述连接方式更换鞋底,这样鞋底就和新的一样。
[001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鞋底耐磨层2的凸筋21内侧沿凸筋21 —圈均匀设置有与凸筋21连为一体的斜块23,对应的鞋底本体I的底侧上均匀设置有仅供斜块23容置的斜槽13,这样斜块23既可以对凸筋21起到加强的作用,又可以使鞋底本体I和鞋底耐磨层2之间更加牢固;所述鞋底本体I的凹槽11内侧面上预设有螺母4,所述螺栓3的顶端可旋入螺母4上构成螺栓2与螺母4的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均是在如何提高上述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的基础上作出的,上述方式不仅牢固,另外更换鞋底耐磨层2也是非常方便。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是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更换鞋底耐磨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鞋底本体和设置在鞋底本体底侧上的鞋底耐磨层,所述鞋底本体底侧的周边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鞋底耐磨层的上侧面上设置有与鞋底本体的凹槽适配的一圈凸筋,鞋底耐磨层设置在鞋底本体的底侧上时凸筋置于凹槽内,所述鞋底本体的周面设置有多个螺栓,每个螺栓均从鞋底本体的周面旋入其顶端穿过凸筋固定在鞋底本体上,所述鞋底本体的底侧上且位于凹槽内部设置有定位孔或定位柱,所述鞋底耐磨层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定位柱或定位孔,鞋底本体上的定位孔或定位柱与鞋底耐磨层上的定位柱或定位孔构成轴向定位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鞋底耐磨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耐磨层的凸筋内侧沿凸筋一圈均匀设置有与凸筋连为一体的斜块,对应的鞋底本体的底侧上均匀设置有仅供斜块容置的斜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更换鞋底耐磨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底侧设置有定位孔,该定位孔的口颈部的直径小于孔底部的直径,所述鞋底耐磨层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的形状与定位孔的形状相似,定位柱置于定位孔内构成两者轴向定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更换鞋底耐磨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凹槽内侧面上预设有螺母,所述螺栓的顶端可旋入螺母上构成螺栓与螺母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更换鞋底耐磨层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凹槽内侧面上预设有螺母,所述螺栓的顶端可旋入螺母上构成螺栓与螺母的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A43B13/36GK203662114SQ201320876737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蒋伍虎, 厉达祥 申请人: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