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锁定的带扣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705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双重锁定的带扣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带扣组件,具有基部部分和锁定部分,基部部分具有设置于侧壁之间的内部开口和带保持杆,锁定部分具有带保持杆和从每个侧壁向外伸出的突起。锁定部分的长度大于开口的长度,开口的宽度宽于锁定部分的宽度。基部部分的每个侧壁具有槽,该槽布置为当锁定部分位于基部部分上时用于容纳锁定部分上的突起。通过使锁定部分从基部部分的下侧滑动到上侧通过所述开口、对齐锁定部分以便平行于基部部分地伸展、以及使所述突起卡进所述槽中锁定部分被连接到基部部分。
【专利说明】双重锁定的带扣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两条带子附连在一起的双重锁定的带扣组件。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扣组件,其中两条带子均可调节且容易松开。
【背景技术】
[0002]用于将两条带子附连在一起的带扣往往用在带状件、背包及行李箱上。期望的是,这些带子可以调节且带子不离开位置就能松开带扣。带扣很容易松开但又不会在突然的横向压力下意外松开也是很重要的。
[0003]韩国专利申请公开文件N0.10-2012-0121956公开了一种能达到这些目标的带扣。在该申请中,具有连接到带子的主带扣部件。主带扣部件可以被锁紧(locked)到与第二带子连接的锁定口。锁定口经由锁进(lock into)主体上的槽中的铰接止动部(hingestoppers)并通过主体上的附加突起附连到主带扣部分,该附加突起锁进锁定口上的槽中。通过向上枢转锁定口使其离开主体并使锁定口在主体后面滑动才能松开带扣。
[0004]尽管这种带扣在将两个部件锁定在一起时是有效的,为了防止两个部件分离,其需要经由附加突起将两个部件卡扣在一起。因为这些部件绕转折止动部相对于彼此枢转,这往往需要两只手操作。因此,人们期望制造一种带扣,其具有少量的突出部件,以减小带扣的磨损和破损,并期望开发一种能够简单方便地锁紧在一起的带扣。

【发明内容】

[0005]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带扣,其具有单一、简单的锁定机构,其中所述部件彼此连接,并且不会出现意外分离。
[0006]这些以及其它目的可以通过具有基部部分和适于连接到基部部分的锁定部分的带扣组件实现。基部部分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侧壁、设置在侧壁之间的带保持杆、以及设置在侧壁之间的内部开口。内部开口具有伸展于侧壁之间的宽度和垂直于宽度伸展的长度。
[0007]锁定部分具有相对的侧壁、带保持杆、以及从每一侧壁向外伸出的突起。锁定部分具有从一个侧壁伸展到另一侧壁的宽度和垂直于锁定部分的宽度伸展的长度。锁定部分的长度大于基部部分的开口的长度,并且开口在最宽点处的宽度宽于锁定部分在最宽点处的宽度。这样,通过使锁定部分处于垂直于基部部分的位置并使锁定部分从基部部分之下滑动到基部部分之上,锁定部分可以完全滑动通过基部部分的开口。之后,通过使锁定部分处于平行于基部部分的位置,可将锁定部分连接到基部部分,使得锁定部分不再适合通过开口,因为基部部分的长度大于开口的长度。这形成了锁定部分不能与基部部分意外分离的锁定第一级。
[0008]基部部分的每一个侧壁具有槽,该槽设置成当锁定部分位于基部部分的上表面上时容纳锁定部分上的突起。这样,当锁定部分平行于基部部分的上侧伸展时,这些突起能够卡进槽中,以使锁定部分固定到基部部分。这形成了锁定的第二级,以确保即使连接到基部部分和锁定部分的带子上没有张紧力,锁定部分也不能与基部部分脱离接合。[0009]优选的是,基部部分的侧壁具有与锁定部分的外轮廓形状对应的内轮廓,使得在基部部分与锁定部分锁紧在一起时,锁定部分就位于基部部分的侧壁中。这能使基部部分与锁定部分非常容易地连接在一起,因为能自动迫使锁定部分进入用于卡合就位的正确方位。于是,如下面将详细解释的那样,无论是完全锁住(lock)锁定部分,还是拉拽连接到锁定部分的带子都只要用一只手就可以容易地将这两个部件锁紧在一起。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基部部分的带保持杆被设置在基部部分的一端,锁定部分的带保持杆被设置为横跨锁定部分的中部,在锁定部分的侧壁之间伸展。优选锁定部分在侧壁之间配置有间隙,带保持杆将该间隙一分为二。这样,带子可以向上和绕带保持杆伸展,而其端部穿过带保持杆的任一侧的间隙。
[0011]在再一个实施例中,有两个附加突起,在锁定部分的邻近带保持杆的侧壁内部上各设有一个突起。在带保持杆和附加突起之间传送带子导致带子压抵突起并在带扣部分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保持带子处于合适位置。通过施压于带子边缘区域,所述突起导致带子的中部区域“鼓起(belly) ”,带子拱离带保持杆。这种拱形构造可防止在装配期间带子的任何滑移。此外,由于通过没有窄槽或附加的带保持杆形成的额外空间,因为可以在将带插入锁定部分之前缝制带,所述突起使得装配更加容易。
[0012]使用中,带子被设置在锁定部分的带保持杆之上,致使当锁定部分连接到基部部分时,带子的端部穿过锁定部分的间隙和基部部分的间隙。这样,沿平行于基部部分和锁定部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方向拉拽带子端部可导致突起卡进槽中并将锁定部分和基部部分锁住。由于锁定部分上的带子也穿过基部部分,拉拽带子将迫使锁定部分降到基部部分上。于是,带子上的张力导致锁定部分自动锁进基部部分,且防止任何意外地脱离接合。当带子上的张力被完全解除时,锁定部分容易与基部部分脱离接合。为了使锁定部分与基部部分脱离接合,必须使锁定部分枢转成与基部部分基本垂直,使其能适合通过基部部分中的开口。
[0013]在另一实施例中,基部部分一端具有凹陷部,该端与具有带保持杆的一端相对。此凹陷部允许当这两部分锁紧在一起时锁定部分凸出于基部部分之外,且允许通过向上推锁定部分使锁定部分可以容易地与基部部分脱离接合。
[0014]由于接合和脱离接合都很简单,且无论处于张力下还是释放张力时都能完全防止意外地脱离接合,本发明是对现有带扣的一种改进。当所述部分彼此附连时,带子可以方便地添加和缝制在带扣部分上,因此制造和装配方便。另外,由于没有大的突出零件,带扣部分不容易断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将更为明显。然而,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是说明性的,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6]附图中,所有视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类似的元件。
[0017]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带扣组件的顶视图;
[0018]图1A为图1所示带扣组件的侧视图;
[0019]图2为基部部分的顶视图;
[0020]图2A为该基部部分的侧视图;[0021]图3为锁定部分的顶视图;
[0022]图4示出了附连和彼此分离的带有带子的两个部分;
[0023]图5示出了被插入基部部分的锁定部分;
[0024]图6示出了插入通过基部部分之后且在锁定之前的锁定部分;
[0025]图7为处于锁紧位置的带扣组件的侧视图;
[0026]图8为处于锁紧位置的带扣组件的顶视图;
[0027]图9为带扣组件的顶视图,图中用虚线示出了内部锁定机构;
[0028]图10为附连有带子的锁定部分的截面图,其示出了如何通过带子将凸部部分保持在固定角度的情况;
[0029]图11为附连有带子的带扣组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对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和I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处于装配状态的带扣组件I。带扣组件I包括基部部分10和锁定部分20,锁定部分接合于基部部分10的上表面上。图2和2A示出了基部部分10,其具有上表面11,下表面12,以及两个隆起的侧壁13、14。在侧壁13、14之间是开口 15,其宽度为^,长度为Ip在基部部分10的端部处是用于将带子固定到基部部分10的带保持杆16。
[0031]图3示出了锁定部分20,其具有上表面21,下表面,侧壁25、26,在侧壁25、26之间的间隙23,以及设置为横跨侧壁25、26之间的间隙23的带保持杆。在侧壁25、26的外部上设有突起27、28。锁定部分20的宽度为W2,长度为I2。
[0032]基部部分10中的开口 15的宽度W1大于锁定部分20的宽度W2,而锁定部分20的长度I2大于开口 15的长度Ip这允许在锁定部分20处于与基部部分10基本垂直时,锁定部分20被插入完全通过基部部分10的开口 15,但当锁定部分20处于与基部部分10的上表面平行时,阻止锁定部分20经过开口 15。
[0033]图4-8示出了基部部分10与锁定部分20的连接过程。基部部分10连接到绕带保持杆16缝制的带子30。锁定部分20连接到绕带保持杆24穿过的带子40。根据本发明的带扣组件I用于以防止在受力状态下意外脱离接合、且可简化接合和脱离接合的方式将两条带子连接在一起。图4示出了接合之前的两个部分10、20。为了连接基部部分10和锁定部分20,如图5所示,锁定部分20从基部部分10的下表面12之下插入通过开口 15。如上所述,锁定部分20容易滑过开口 15,因为开口 15的宽度W1大于锁定部分20的宽度w2。
[0034]一旦锁定部分20完全通过基部部分10因而在基部部分10的上表面11之上(如图6所示),简单地通过拉拽带子30和40可让锁定部分20容易并牢固地连接到基部部分
10。带子40始终贯穿锁定部分20和基部部分10两者,而带子30只与基部部分10接触。
[0035]如图7和图8所示,拉拽带子30和40迫使锁定部分20降到基部部分10的上表面11上。因为锁定部分20的长度I2大于开口 15的长度I1,当所述两个部分10、20处于相互平行时,锁定部分20不能通过开口 15。这形成锁定的第一级,锁定部分20不能与基部部分10意外脱 离接合。
[0036]如图9所示,拉拽带子30、40,除了可以迫使所述两部分合在一起,还可以使锁定部分20上的突起27、28卡进基部部分10的槽18、19中。这形成基部部分10和锁定部分20之间锁定的第二级。槽18、19处于基部部分10的侧壁13、14的内表面上,当锁定部分20置于基部部分10之上时,槽18、19被置于紧邻突起27、28的位置。即使带子松开,突起27,28与槽18、19的相互作用可防止锁定部分20与基部部分10脱离接合。为了松开带扣组件1,必须向上提升锁定部分20使其离开基部部分10直到突起27、28脱出槽18、19。之后,可将锁定部分旋转成与基部部分10大体垂直并向下滑出开口 15,以分离所述两部分。
[0037]如图8所示,基部部分10的侧壁13、14的内轮廓a1、a2被构造成与锁定部分20的外轮廓卜、b2相对应,使得锁定部分20可以可靠地就位于侧壁13、14中。这还起将锁定部分20导入正确位置的作用,以便突起27、28卡进基部部分10的槽18、19中。因此,拉拽带子30、40可以迫使锁定部分20进入侧壁13、14中的正确位置,且一步就能使突起27,28卡进槽18、19中。利用这种构造,锁定部分20不可能偏离中心位置。基部部分在其边缘上具有凹陷部31,致使当所述两部分锁紧在一起时锁定部分20与基部部分10重叠。这样,通过从下面的、处于凹陷部31 (见图2)的区域中的基部部分10向上施压于锁定部分20,可以简单地将所述两部分松开。
[0038]同样位于锁定部分20上的是两个附加突起29、29’ (见图3),它们伸进与带保持杆24相对的间隙23中。这些突起29、29’的作用是代替附加的带保持杆以将带子40固定到锁定部分20。处于两个突起之间的余留间隔为带子40形成鼓起部提供了空间并迫使带子40压抵突起29、29’的拐角部以产生摩擦力。这允许带子40保持锁定部分20就位于固定角度处,并可避免装配前沿带子40的滑动。
[0039]此外,除可防止带子离位外,突起29、29’还可以使带子40和锁定部分20的装配简便易行。包或服装的制造商通常在缝制折叠织物带端部前插入锁定部分。不采用用于织物带穿过的杆或使槽变窄而采用突起29、29’可以通过允许将已折叠的织物带插过锁定部分20来回避此问题。传统的条或窄槽做不到这样。因此本发明降低了装配成本。
[0040]另外,如图10和11所示,突起29、29’只伸出锁定部分20的高度的一部分。如图10所示,这允许带子40在穿过锁定部分20时改变方向。这样,在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将带子保持就位的同时,通过在带子周围提供附加间隔可防止带子上的摩擦力过大。此外,如图11所示,锁定部分20被连接到基部部分10时,突起29、29’的几何形状和位置驱使带子40与突起29、29’离开并可确保带子40的顺畅而有效的调节。
[0041]据此,虽然本发明只示出和描述了几个实施例,显然,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作许多变换和改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扣组件,包括: 基部部分,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侧壁、设置于该侧壁之间的带保持杆、以及设置于该侧壁之间的开口,该开口具有在所述侧壁之间伸展的宽度和垂直于该宽度伸展的长度; 锁定部分,具有相对的侧壁、带保持杆、以及从每个侧壁向外伸出的突起,该锁定部分具有从所述侧壁向其他侧壁伸展的宽度和与所述锁定部分的宽度垂直伸展的长度; 其中,所述锁定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开口的长度,且其中所述开口在最宽点处的宽度宽于所述锁定部分在最宽点处的宽度; 其中,所述基部部分的每一个侧壁具有槽,该槽设置成当所述锁定部分位于该基部部分的上表面上时容纳锁定部分上的突起,所述槽和突起以卡扣配合的方式接合,和 其中,所述锁定部分适于通过使该锁定部分整个从基部部分的下侧滑动到上侧通过所述开口、对齐所述锁定部分以便平行于基部部分的上侧地伸展、形成锁定的第一级、以及使所述突起卡进所述槽中、形成锁定的第二级而被连接到所述基部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所述基部部分的侧壁具有与所述锁定部分的外轮廓形状对应的内轮廓,使得当所述基部部分和锁定部分锁紧在一起时,该锁定部分就位于所述基部部分的侧壁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所述基部部分的带保持杆被设置在该基部部分的一个端部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所述锁定部分在所述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锁定部分的带保持杆被设置在该间隙内,在所述锁定部分的侧壁之间伸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带子被设置在所述锁定部分的带保持杆之上,使得当所述锁定部分连接到所述基部部分时,该带子的端部穿过所述锁定部分的间隙和所述基部部分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当所述锁定部分处于所述基部部分上方时,沿平行于所述基部部分和锁定部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方向拉拽所述带子端部导致所述突起卡进所述槽中,并将所述锁定部分锁到所述基部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扣组件,进一步包括两个附加突起,所述锁定部分的靠近所述带保持杆的侧壁上各设有一个附加突起,其中在所述带保持杆和所述突起之间传送带子导致所述带子边缘压抵所述附加突起并在带扣部分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保持所述带子处于合适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所述附加突起具有的高度低于所述锁定部分的侧壁和带保持杆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组件,其中,所述基部部分具有在一端上的凹陷部,使得当所述基部部分与锁定部分锁紧在一起时,所述锁定部分伸出所述凹陷部。
【文档编号】A44B11/26GK103919333SQ201410091035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1日
【发明者】陈翊辉 申请人:香港多耐福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