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103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多用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高跟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鞋底、鞋帮和鞋跟,所述鞋帮和鞋跟分别置于鞋底的两侧,鞋底对应鞋跟的一侧构成底面,所述鞋跟包括坡跟和高跟,所述高跟与鞋底固定连接,所述坡跟对应高跟处带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与高跟形状、大小均相适配,坡跟和鞋底底面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可以根据穿着场所的不同、衣服的款式的不同,来选择将坡跟装上或拆卸下来,以实现坡跟和高跟的转换,从而减少女性购买鞋子的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专利说明】多用局跟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用高跟鞋。
【背景技术】
[0002]高跟鞋是指鞋跟特别高的鞋,会使穿此鞋的人的脚跟明显比脚趾来得高。高跟鞋有许多种不同的款式,尤其是在鞋跟的变化上更是非常多,大致可分为坡跟、粗跟和细跟。
[0003]坡跟鞋属于高跟鞋,但坡跟鞋前面脚掌下也有一定的高度,如果同等的高度的普通高跟鞋和坡跟鞋相比较,坡跟鞋比较不累。坡跟鞋一般是一整一个底面为根度,后面的高根连着前面的鞋子,不像一般的高跟鞋只有一个细细的独立的一个跟。坡跟鞋的好处在于,配合厚底,能在有限的局面上无限增高,而且还比细高跟容易行走。这种鞋子虽然走路平稳,但穿着这种鞋子的体态,远不如穿着粗跟和细跟的体态富有风韵。
[0004]粗跟和细跟(狭义统称高跟)的穿着,使女人步幅减小,因为重心后移,腿部就相应挺直,并造成臀部收缩、胸部前挺,使女人的站姿、走姿都富有风韵,袅娜与韵致应运而生。但粗跟、尤其是细跟,在穿着的过程中不够平稳,时常容易崴脚。
[0005]由于女性的衣服款式多样,都会要求服装与鞋子能够完美搭配,因此,大部分女性会备各种跟型的鞋子,以便搭配不同的服装,女性购鞋的资金也就随之增加,这使得大量的财、物资源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高跟鞋,可以实现坡跟和高跟的转化,以减少女性购买鞋子的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高跟鞋,包括鞋底、鞋帮和鞋跟,所述鞋帮和鞋跟分别置于鞋底的两侧,鞋底对应鞋跟的一侧构成底面,所述鞋跟包括坡跟和高跟,所述高跟与鞋底固定连接,所述坡跟对应高跟处带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与高跟形状、大小均相适配,坡跟和鞋底底面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穿着场所的不同、衣服的款式的不同,来选择将坡跟装上或拆卸下来,以实现坡跟和高跟的转换,从而减少女性购买鞋子的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跟设有螺旋通道,所述坡跟对应螺旋通道处设有与螺旋通道螺纹连接的螺旋柱。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高跟和坡跟的螺纹连接,使两者既能可拆卸连接,又能达到连接可靠的目的,坡跟不易从高跟上脱离。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跟包括前掌部和后跟部,所述前掌部为实心结构设置,所述后跟部呈镂空结构设置且该镂空结构构成中空腔,所述螺旋柱置于中空腔内。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前掌部能够有足够大的强度支撑足部,穿着舒适平稳。[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跟包括固定连接的平面部和形状、大小与鞋底适配的弯曲部,平面部和弯曲部均包括有前掌部和后跟部,平面部的前掌部和弯曲部的前掌部相互抵触构成固定连接,弯曲部的后跟部悬空置于平面部的后跟部的上方,螺旋柱置于平面部的后跟部,弯曲部的后跟部设有供高跟穿设的通孔,螺旋柱与通孔位置相对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掌部仍能够对足部提供平稳的支撑,两者后跟部的设计可以减少制作材料,节约成本,两者的后跟部由高跟连接在一起,高跟对足部的后跟进行支撑,仍能够到达穿着舒适平稳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高跟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高跟鞋实施例的结构配合图;
[0017]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的坡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多用高跟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9]一种多用高跟鞋,包括鞋底1、鞋帮2和鞋跟3,所述鞋帮2和鞋跟3分别置于鞋底I的两侧,鞋底I对应鞋跟3的一侧构成底面,所述鞋跟3包括坡跟31和高跟32,所述高跟32与鞋底I固定连接,所述坡跟31对应高跟32处带有中空腔311,所述中空腔311与高跟32形状、大小均相适配,坡跟31和鞋底I底面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穿着场所的不同、衣服的款式的不同,来选择将坡跟31装上或拆卸下来,以实现坡跟31和高跟32的转换,从而减少女性购买鞋子的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0021]所述高跟32设有螺旋通道321,所述坡跟31对应螺旋通道321处设有与螺旋通道321螺纹连接的螺旋柱312。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高跟32和坡跟31的螺纹连接,使两者既能可拆卸连接,又能达到连接可靠的目的,坡跟31不易从高跟32上脱离。
[0023]所述坡跟31包括前掌部和后跟部,所述前掌部为实心结构设置,所述后跟部呈镂空结构设置且该镂空结构构成中空腔311,所述螺旋柱312置于中空腔311内。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前掌部能够有足够大的强度支撑足部,穿着舒适平稳。
[0025]所述坡跟31包括固定连接的平面部315和形状、大小与鞋底I适配的弯曲部316,平面部315和弯曲部316均包括有前掌部和后跟部,平面部315的前掌部和弯曲部316的前掌部相互抵触构成固定连接,弯曲部316的后跟部悬空置于平面部315的后跟部的上方(弯曲部316和平面部315之间悬空的间隙部位即构成中空腔311),螺旋柱312置于平面部315的后跟部,弯曲部316的后跟部设有供高跟32穿设的通孔3161,螺旋柱312与通孔3161位置相对应。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掌部仍能够对足部提供平稳的支撑,两者后跟部的设计可以减少制作材料,节约成本,两者的后跟部由高跟32连接在一起,高跟32对足部的后跟进行支撑,仍能够到达穿着舒适平稳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用高跟鞋,包括鞋底、鞋帮和鞋跟,所述鞋帮和鞋跟分别置于鞋底的两侧,鞋底对应鞋跟的一侧构成底面,其特征是:所述鞋跟包括坡跟和高跟,所述高跟与鞋底固定连接,所述坡跟对应高跟处带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与高跟形状、大小均相适配,坡跟和鞋底底面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高跟设有螺旋通道,所述坡跟对应螺旋通道处设有与螺旋通道螺纹连接的螺旋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坡跟包括前掌部和后跟部,所述前掌部为实心结构设置,所述后跟部呈镂空结构设置且该镂空结构构成中空腔,所述螺旋柱置于中空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高跟鞋,其特征是:所述坡跟包括固定连接的平面部和形状、大小与鞋底适配的弯曲部,平面部和弯曲部均包括有前掌部和后跟部,平面部的前掌部和弯曲部的前掌部相互抵触构成固定连接,弯曲部的后跟部悬空置于平面部的后跟部的上方,螺旋柱置于平面部的后跟部,弯曲部的后跟部设有供高跟穿设的通孔,螺旋柱与通孔位置相对应。
【文档编号】A43B13/34GK203709368SQ201420018887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3日
【发明者】季光武 申请人:浙江三雄麒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