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带包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146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编带包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编带包改进结构,包含一衬袋及一设置于该衬袋内表面处的置物袋所构成的编带包;其中该衬袋具有一袋层,由多条带体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且该袋层两侧端处各设有一环袋以及多个呈相对应的扣合部;以及一内衬夹套,枢设于该袋层内表面处;并于该内衬夹套两侧面处设有多个置物夹层与多个环套;及该置物袋,由多条带体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致使该置物袋界定出一收纳空间,并枢设于该袋层内表面处且相邻于该内衬夹套处,借此,达到多元使用及物品收纳的实用性。
【专利说明】编带包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编带包改进结构,尤指一种是由多条带体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的衬袋及置物袋,并于该衬袋内表面处设有一内衬夹套及该置物袋具有一收纳空间,达到多元使用及物品收纳的编带包。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外出时贮放随身携带物件使用的需要,通常人们会准备较大的提包袋或手提包,尤其是女仕们,对于随身小型物件诸如皮包、手机、钥匙或随身化妆品配件的携带上,通常会直接将欲携带的物品,直接置入到大的提包袋中做集中的收纳。
[0003]而一般在市面上所见的各式提包袋,不外是强调美观及容装的实用性为多,当然也有诉求是可以水洗、干洗的方便性;虽然以目前的提包袋设计是已经达到视觉美感与多重分装的实用目的,但对于在使用当中可能会遇到窃贼利用刀具将使用者的提包袋割破后偷取财物情形,且通常都是事后才察觉或发现,虽然也有少数在当场即发现制止,但无论财物是否有损失,可以确定的是该提包袋表面已受到割伤损坏了。
[0004]因此,有相关业者针对此缺点进行研究改进,如中国台湾99年05月01日所公告第M 379361号「以安全带编织制成的提袋」的新型专利,主要是以各种手提、肩背在制成袋体3后,如图6所示,利用原先用在车辆安全带的带体31所经由编织机以交叉方式的排列顺序而制成以手提、肩背的各式提袋四周表面上,之后再由边体32将之固定住,并再由两边的单一带体31在车缝后作为手提或肩背的提带33,如此在完成后的整个袋体3外表面上由于交叉袋面并不是完全的密贴在袋体3内里表上的设计,以致呈现上、下及左、右起伏的波浪曲线变化,进而使整个袋体3表面突显出「会动」的立体感效果,同时也强化了提袋的耐用性及提升阻止被破坏的防护性功效。
[0005]依上述结构而言,具有下述的问题点:
[0006]1、此结构虽强化了提袋的耐用性及提升阻止被破坏的防护性功效,但该袋体3型式,其两边的单一带体31处所车缝后作为手提或肩背的提带33,但由于手提或肩背时,二提带33并无法缩小该袋体3的开口,致造成袋体3中的物品易向外掉落,且容易遭窃贼的手经由开口处伸入袋体3中窃取,致造成财物的损失。
[0007]2、此结构虽强化了提袋的耐用性及提升阻止被破坏的防护性功效,但该袋体3型式,只具有一个较大的容纳空间,使用者皆会将皮包、手机、钥匙或随身化妆品配件等各项物品全部放置其中,并无法呈隔层分类的定位,而导致于该袋体3内部的收纳、整理的困扰。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由多条带体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的衬袋及置物袋,并于该衬袋内表面处设有一内衬夹套及该置物袋具有一收纳空间,达到多元使用及物品收纳的编带包。[0009]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编带包改进结构,包含一衬袋及一设置于该衬袋内表面处的置物袋所构成的编带包,其特征在于:
[0010]该衬袋,具有一袋层,是由多条带体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且该袋层两侧端处各设有一环袋以及多个呈相对应的扣合部,又该袋层表面处设有多个穿设孔,且该多个穿设孔供多个枢接元件穿设结合;以及一内衬夹套,其表面处设有多个穿设于该袋层的枢接元件处的套设孔,致使该内衬夹套枢设于该袋层内表面处;并于该内衬夹套两侧面处设有多个置物夹层与多个环套;及
[0011]该置物袋,是由多条带体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致使该置物袋界定出一收纳空间,该置物袋底面处设有多个穿设于该袋层的枢接元件处套设孔,致使该置物袋枢设于该衬袋的袋层内表面处且相邻于该内衬夹套处;并于该置物袋左、右两侧面处设有一扣具组。与权I一致即可
[001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编带包改进结构,包含一衬袋及一设置于该衬袋内表面处的置物袋所构成的编带包,该衬袋具有一袋层,是由多条带体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且该袋层两侧端处各设有一环袋以及多个呈相对应的扣合部;以及一内衬夹套,枢设于该袋层内表面处;并于该内衬夹套两侧面处设有多个置物夹层与多个环套;及该置物袋,是由多条带体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致使该置物袋界定出一收纳空间,并枢设于该衬袋的袋层内表面处且相邻于该内衬夹套处,借由该衬袋内表面处设有一内衬夹套及该置物袋具有一收纳空间,达到多元使用及物品收纳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编带包的立体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编带包的分解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编带包的衬袋及置物袋组装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编带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编带包另一结构的衬袋及置物袋组装示意图。
[0018]图6是中国台湾公告第M 379361号「以安全带编织制成的提袋」的新型专利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编带包改进结构;包含一衬袋I及一设置于该衬袋I内表面处的置物袋2所构成的编带包A ;其中:
[0020]一衬袋1,具有一袋层11,是由多条带体111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且该袋层11两侧端处各设有一环袋112以及多个呈相对应的扣合部113 ;又该袋层11表面处设有多个穿设孔114,且该多个穿设孔114供多个枢接元件115穿设结合;再者,该袋层11外表面处设有至少一装饰物116 ;以及一内衬夹套12,其表面处设有多个套设孔121,该多个套设孔121与该袋层11所设的各穿设孔114,二者其孔位呈一致,且该内衬夹套12所设的各套设孔121穿设于该袋层11的各穿设孔114处的枢接元件115,致使该内衬夹套12枢设于该袋层11内表面处;并于该内衬夹套12两侧面处设有多个置物夹层122与多个环套123 ;及[0021]一置物袋2,是由多条带体21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致使该置物袋2界定出一收纳空间211,该置物袋2底面处设有多个套设孔212,该多个套设孔212与该衬袋I的袋层11所设呈各穿设孔114及内衬夹套12所设的各套设孔121,三者其孔位呈一致,且该置物袋2所设的各套设孔212穿设于该袋层11的各穿设孔114及内衬夹套12所设的各套设孔121处的枢接元件115,致使该置物袋2枢设于该衬袋I的袋层11内表面处且相邻于该内衬夹套12处;其中该置物袋2外表面处更可增设有至少一置物夹层213 ;且该各置物夹层213更进一步设有至少一钉扣具2131,并于该置物袋2左、右两侧面处设有一扣具组22 ;该各扣具组22为相对应的公扣及母扣所呈现,以便于进行对该置物袋2左、右两侧面进行扣合动作,而增进该置物袋2左、右两侧面呈现外型轮廓的曲线变化型态。
[0022]续请参阅图3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一衬袋I及一设置于该衬袋I内表面处的置物袋2所构成的编带包A ;其中该衬袋I具有一由多条带体111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的袋层11,且该袋层11两侧端处各设有一环袋112以及多个呈相对应的扣合部113 ;以及一内衬夹套12,为塑胶材质或布料材质的任一者所制成,并枢设于该袋层11内表面处;该内衬夹套12两侧面处设有多个置物夹层122与多个环套123,其中该各置物夹层122与多个环套123是以车缝方式缝接而成;又该置物袋2是由多条带体21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致使该置物袋2界定出一收纳空间211,并枢设于该衬袋I的袋层11内表面处且相邻于该内衬夹套12处;再者,该衬袋I更包含有一套设件117,该套设件117用以套设于该袋层11的枢接元件115处后,并将该枢接元件115所凸出处进行向下折弯且呈平面状态,致使该内衬夹套12与该置物袋2呈连结固定于该袋层11处;其中该枢设元件115为可拆式地铆钉件,再将该衬袋I包覆于该置物袋2表面处,并借由该衬袋I的袋层11两侧端处所设相对应的扣合部113进行扣合动作,令该置物袋2的收纳空间211呈盖合状态;其中该衬袋I的袋层11所设的各扣合部113为磁扣组件,以便于进行快速开启与盖合动作;且搭配该袋层11所设的环带112具有调整其长度作用,以便于供使用者进行手提或肩背的携带,如图4所示;借此,本实用新型借由该衬袋I内表面处设有一内衬夹套12及该置物袋2具有一收纳空间211,达到供使用者多元使用及物品收纳的实用性。
[0023]特别一提,本实用新型的衬袋I具有一袋层11及一内衬夹套12,二者更是以一体编织而成;其中该衬袋I的袋层11是由多条带体111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该袋层11两侧端处各设有一环袋112以及多个呈相对应的扣合部113,且该衬袋I的内衬夹套12更是由多条带体111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而编织于该袋层11内表面处,致使该衬袋I的袋层11及内衬夹套12为一体编织而成,且该内衬夹套12两侧面处设有多个置物夹层122与多个环套123 ;又该置物袋2是由多条带体21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致使该置物袋2界定出一收纳空间211,并枢设于该衬袋I的袋层11内表面处且相邻于该内衬夹套12处;且搭配该衬袋I所设的套设件117是套设于该袋层11的枢接元件115处后,并将该枢接元件115所凸出处进行向下折弯且呈平面状态,致使该内衬夹套12与该置物袋2呈连结固定于该袋层11处;其中该枢设元件115为可拆式地铆钉件,再将该衬袋I包覆于该置物袋2表面处,并借由该衬袋I的袋层11两侧端处所设相对应的扣合部113进行扣合动作,令该置物袋2的收纳空间211呈盖合状态;其中该衬袋I的袋层11所设的各扣合部113为磁扣组件,以便于进行快速开启与盖合动作;借此而呈现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型态的编带包A,如图5所示。[0024]综合以上所述,一种编带包改进结构又未曾见于诸书刊或公开使用,诚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需陈明的,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实用新型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编带包改进结构,包含一衬袋及一设置于该衬袋内表面处的置物袋所构成的编带包,其特征在于: 该衬袋,具有一袋层,是由多条带体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且该袋层两侧端处各设有一环袋以及多个呈相对应的扣合部,又该袋层表面处设有多个穿设孔,且该多个穿设孔供多个枢接元件穿设结合;以及一内衬夹套,其表面处设有多个穿设于该袋层的枢接元件处的套设孔,致使该内衬夹套枢设于该袋层内表面处;并于该内衬夹套两侧面处设有多个置物夹层与多个环套;及 该置物袋,是由多条带体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编织而成,致使该置物袋界定出一收纳空间,该置物袋底面处设有多个穿设于该袋层的枢接元件处套设孔,致使该置物袋枢设于该衬袋的袋层内表面处且相邻于该内衬夹套处;并于该置物袋左、右两侧面处设有一扣具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带包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衬袋更包含有一套设件,用以套设于该袋层的枢接元件处,致使该内衬夹套与该置物袋呈连结固定于该袋层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带包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衬袋的袋层所设的各扣合部为磁扣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带包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衬袋的内衬夹套所设的各置物夹层与多个环套以车缝方式缝接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带包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衬袋的内衬夹套为塑胶材质或布料材质的任一者所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带包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置物袋左、右两侧面处所设的扣具组为相对应的公扣及母扣所呈现。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带包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衬袋的袋层及内衬夹套,二者更为一体编织而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带包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衬袋的内衬夹套由多条带体以X轴及Y轴交互交叉方式而编织于该袋层内表面处。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带包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衬袋的袋层外表面处设有至少一装饰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带包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置物袋外表面处设有至少一置物夹层。
【文档编号】A45C3/00GK203735624SQ201420040145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2日
【发明者】林子龄 申请人:林子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