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弹力护肘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式弹力护肘带。该新式弹力护肘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弹力绷带,弹力绷带长度为15-20cm,根据直接设为5cm、7cm和10cm分为小号、中号和大号,在距弹力绷带一端7cm处设有两个对应的孔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保护加强肌肉力量和肘关节稳定性的同时,能最大程度的减小对肘关节活动的障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对局部血管神经的压迫,利于损伤修复,保护关节功能;造价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新式弹力护肘带
[0001](一)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式弹力护肘带,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0003](二)
【背景技术】
[0004]在临床的工作中,肘关节的损伤非常常见,其中以肌腱炎,滑膜炎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肘关节炎居多,究其原因,以外伤,劳损,受凉等原因导致,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生活不便。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封闭,推拿,口服药物为主,临床效果满意。但病人在就医时往往被疾病困扰很长时间,而且对于很多重体力劳动者,手工业者来讲,即便临床治愈,在频繁屈伸肘关节暴力使用肘关节时极易复发,所以在发病前后如何保护肘关节的肌腱韧带至关重要。
[0005](三)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最大程度的减小对肘关节活动的障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新式弹力护肘带。
[000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新式弹力护肘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弹力绷带,弹力绷带长度为15_20cm,根据直径设为5cm、7cm和1cm分为小号、中号和大号,在距弹力绷带一端7cm处设有两个对应的孔洞。
[0009]其中:
[0010]所述的孔洞为椭圆形,其内径为2cm*4cm,在穿戴时,两个孔洞分别对应肘窝和尺骨鹰嘴处,前孔洞的作用是防止屈肘时弹力绷带堆积压迫肘窝内解剖结构;后孔洞的作用是最大限度释放肘关节的屈肘功能,又可防止运动时弹力绷带滑落。
[0011]所述的弹力绷带内面设有细小绒毛,在保温的同时还为减轻弹力绷带对肘关节软组织的压迫,均利于血液回流和损伤修复,在天气炎热时可内外反带。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保护加强肌肉力量和肘关节稳定性的同时,能最大程度的减小对肘关节活动的障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对局部血管神经的压迫,利于损伤修复,保护关节功能;造价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0013](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式弹力护肘带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弹力绷带;2、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18]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新式弹力护肘带,包括圆柱形的弹力绷带1,弹力绷带I长度为15_20cm,根据直径设为5cm、7cm和1cm分为小号、中号和大号,在距弹力绷带I 一端7cm处设有两个对应的孔洞2,孔洞2为椭圆形,其内径为2cm*4cm,在穿戴时,两个孔洞2分别对应肘窝和尺骨鹰嘴处,前孔洞2的作用是防止屈肘时弹力绷带I堆积压迫肘窝内解剖结构;后孔洞2的作用是最大限度释放肘关节的屈肘功能,又可防止运动时弹力绷带I滑落。
[0019]弹力绷带I内面设有细小绒毛,在保温的同时还为减轻弹力绷带I对肘关节软组织的压迫,均利于血液回流和损伤修复,在天气炎热时可内外反带。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式弹力护肘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弹力绷带(1),弹力绷带(I)长度为15_20cm,根据直径设为5cm、7cm和1cm分为小号、中号和大号,在距弹力绷带(I) 一端7cm处设有两个对应的孔洞(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弹力护肘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洞(2)为椭圆形,其内径为 2cm*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弹力护肘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力绷带(I)内面设有细小绒毛。
【文档编号】A41D20/00GK203986228SQ20142004591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4日
【发明者】王大春, 王淑苹 申请人:王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