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号服上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号服上衣,具有从领口延伸到下摆的前门襟开口以及位于该前门襟开口两侧的前襟,至少一侧的前襟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以及设置在该第一开口上的第一连接件,并且第一开口至少具有一个拐点。因此,当需要检查患者的胸部或腹部等部位时,只需将第一连接件打开并适度调节开口大小,即可通过拐点至少在前襟上掀开三角结构的窗口,因此不需暴露患者过多的身体并且该窗口相比撩起整体上移可以更方便地保持。另外当需要对患者安装例如动态心电图的线路时,也可以通过该第一开口并调节第一连接件的开口度实现线路的穿入或穿出,不需经过领口而导致患者不适,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号服上衣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检查、治疗和护理。
【专利说明】病号服上衣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病号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病号服上衣。
【背景技术】
[0002] 病号服是住院患者统一穿着的服装,包括病号服上衣和病号裤。由于患者需穿着 病号服进行各种检查、治疗和护理,因此病号服的设计是否合理也会影响到患者舒适度。其 中现有的病号服虽然在尺寸上设计的较为宽松,但在结构上仍然采用普通服装的样式,这 样仍会造成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不便。针对上衣,需要对患者胸部和腹部进行检查时需要 将患者的上衣撩起并用手保持或解开前门襟,这样会暴露患者较多的身体尤其是当需要长 时间测量或治疗时会对患者造成不便,而针对行动不便的危重患者时,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也将加大。
[0003]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病号服上衣具有积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号服上衣,该病号服上衣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患 者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病号服上衣,具有从领口延伸到下摆的 前门襟开口以及位于该前门襟开口两侧的前襟,至少一侧的所述前襟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以 及设置在该第一开口上的第一连接件,并且所述第一开口至少具有一个拐点。
[0006]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为具有一个所述拐点的L型结构。
[0007] 优选地,所述L型结构包括由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以及圆滑连接所述第一 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弧线段。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接近所述前门襟开口并沿该前门襟开口向下延伸,所述 第二直线段从所述弧线段远离所述前门襟开口延伸。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上端距离所述领口的坚直距离为10cm?20m,距离所 述前门襟开口的水平距离为3cm?5cm,所述第一直线段的长度为15cm?25cm,所述第二 直线段与所述弧线段的交界处距离所述前门襟开口的水平距离为5cm?10cm,所述第二直 线段的长度为15cm?25cm。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隐形连接件。
[0011] 优选地,所述粘扣带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开口两侧的第一粘扣和第二粘扣, 所述病号服上衣还固定有第三粘扣,所述第一粘扣具有封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在所述封闭 位置,所述第一粘扣和所述第二粘扣粘连以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一 粘扣和所述第二粘扣断开粘连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并且所述第一粘扣与所述第三粘扣粘 连。
[0012] 优选地,该病号服上衣还设置有从袖口延伸到所述领口的第二开口以及设置在该 第二开口上的第二连接件。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两组并对称设置在所述领口的两侧。
[0014] 优选地,所述病号服上衣的肘部设置有第三开口以及设置在该第三开口上的第三 连接件。
[0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号服上衣在前襟部分设置有具有拐 点的第一开口,当需要检查患者的胸部或腹部等部位时,只需将第一连接件打开并适度调 节开口大小,即可通过拐点至少在前襟上掀开三角结构的窗口,因此不需暴露患者过多的 身体并且该窗口相比撩起整体上移可以更方便地保持。另外当需要对患者安装例如动态 心电图的线路时,也可以通过该第一开口并调节第一连接件的开口度实现线路的穿入或穿 出,不需经过领口而导致患者不适,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号服上衣能够方便医护人员 对尤其是危重病人的检查、治疗和护理。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 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病号服上衣的正视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一 开口封闭;
[0019]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病号服上衣的正视结构示意图,此时第 一开口打开;
[0020] 图3和图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病号服上衣的两侧侧视结构示 意图。
[0021] 附图标记说明
[0022] 1 领口 2 下摆
[0023] 3 前门襟开口 4 袖口
[0024] 5 第二连接件 6 前襟
[0025] 7 第一连接件 8 第三连接件
[0026] 9 第四连接件 10 第三粘扣
[0027] 71 拐点 72 第一直线段
[0028] 73 第二直线端 74 弧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0]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在患 者穿着病号服上衣站立时定义的,具体地可参考图1所示的图面方向。
[003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病号服上衣,与现有技术中的上衣类似, 该病号服上衣具有从领口 1延伸到下摆2的前门襟开口 3以及位于该前门襟开口 3两侧的 前襟6,其中前门襟开口 3上设置有第四连接件9,例如相互配合的纽扣和扣眼,以能够正常 状态下的病号服上衣的穿和脱。其中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胸部和腹部的检查、治疗和 护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号服上衣的至少一侧的前襟6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以及设置在该 第一开口上的第一连接件7,并且第一开口至少具有一个拐点71。
[0032]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号服上衣在前襟部分设置有具有拐点的第一开口,当需 要检查患者的胸部或腹部等部位时,只需将第一连接件7打开并适度调节开口大小,即可 通过拐点71至少在前襟6上掀开三角形结构的窗口,因此不需暴露患者过多的身体并且该 窗口相比撩起整体上衣可以更方便地保持。另外当需要对患者安装例如动态心电图等需要 长时间附着与病人身体上的线路时,也可以通过该第一开口并调节第一连接件的开口度实 现线路的穿入或穿出并固定,不需经过领口而导致患者不适,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号 服上衣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尤其是危重病人的检查、治疗和护理。
[0033]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构思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开口的结构 以及第一连接件7的种类等等,其中第一连接件7以及本文中的第二、第三和第四连接件可 以为粘扣带、拉链或纽扣等衣物上常用于封闭相应开口的连接件,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 型,在此只介绍其中的优选方式,该优选实施方式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0034]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形成为具有一个拐 点71的L型结构,因此使得第一开口的结构简单并且通过拐点71即可完成在前襟上掀开 类似三角结构的窗口,因此在完成对患者检查、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方便第一连接件7的 安装和布置,实用性更强。并且更优选地,该L型结构包括由第一直线段72和第二直线段 73,以及圆滑连接第一直线段72和第二直线段73的弧线段74。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开口上 的圆滑过渡,不会出现因为拐折死角而出现的第一连接件打开、拉动不便或卡死的问题,操 作更加方便。
[0035] 其中实现上述L型结构的开口结构有多种方式,例如L型结构的开口方向可以为 多种,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位于前襟6上的第一开口的L型结构朝向腋窝处开 口,具体地,第一直线段72接近前门襟开口 3并沿该前门襟开口 3向下延伸,第二直线段从 弧线段74远离前门襟开口 3延伸。因此,沿第一开口掀起的三角窗口能够更多地暴露患者 的胸部或腹部,并且掀开的部分前襟能够朝向腋窝弯折,从而不会影响对患者胸、腹部检查 的阻碍。另外还可以在三角窗口上设置能够与上衣相应部分锁定的锁扣件,从而能够在掀 起三角形窗口后将自行固定在上衣相应位置而不需人工保持,这样有利用长时间的检查、 治疗和护理。
[0036] 其中更优选地,为了使得第一开口能够对应经常需要检查的胸部和上腹部,优选 地,该第一开口优选地更偏向于与患者的胸部对应。具体地,第一直线段72的上端距离领 口 1的坚直距离为l〇cm?20cm,距离前门襟开口 3的水平距离为3cm?5cm,因此第一直 线段可以沿前门襟开口 3向下延伸,其中第一直线段72的长度为15cm?25cm,第二直线段 73与弧线段74的交界处距离前门襟开口 3的水平距离为5cm?10cm,即第一直线段基本 上沿坚直方向向下延伸,并且第二直线段73的长度为15cm?25cm。即第一直线段和第二 直线段的长度基本相等并且夹角为80?100°,例如相互垂直的90°。通过这种方式实现 的第一开口结构,在掀开后所呈现的三角窗口可以基本上完全暴露患者需要检查的胸部和 上腹部。除此之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要检查的部位不同,第一开口还具有多种不 同的设计位置和结构,对于这些变形方式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0037]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两侧前襟上均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一连接件7, 以能够对应更多的需求。其中,为了方便设置第一开口的任意开口度和开口位置,在本实用 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7为粘扣带,例如本领域常见的尼龙粘扣。因此可 根据需要在第一开口的合适位置打开合适大小检查口或管路出入口。进一步地,为了实现 上述锁扣件的作用,当第一连接件7粘扣带时,可利用粘扣带便于粘连和打开的优势将锁 扣件也设计为粘扣形式,这样在第一开口打开后可方便保持开口度而不需人工保持,并且 操作十分便利。
[0038] 具体地,粘扣带包括分别固定在第一开口两侧的第一粘扣75和第二粘扣76,该两 个粘扣为相对朝向设置的公、母扣,以方便粘连,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号服上衣还包括 有第三粘扣10,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粘扣75具有封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在所述封闭位 置(图1 ),第一粘扣75和第二粘扣粘76连以封闭第一开口,在打开位置(图2),第一粘扣75 和第二粘扣76断开粘连以打开第一开口,并且第一粘扣75与第三粘扣10粘连,这样将通 过第三粘扣10的粘连作用而将第一开口自动固定在合适的开口度上。并且由于粘扣带的 特性,这一过程的操作十分方便,能够方便对病人的检查和治疗,实用性强。其中第一粘扣 可以是公扣也可以是母扣,对应地第二粘扣和第三粘扣10只需为与第一粘扣相配合的粘 扣种类即可。另外,由于第一粘扣的朝向需要翻转,固可以设置第三粘扣10与第二粘扣的 朝向相反即可。其中对于几个粘扣的具体结构、位置等变形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中。
[0039]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7还可以为拉链,其 中为了防止第一连接件7的打开和关闭时卡夹患者的皮肤,优选地,第一连接件7为隐形 拉链,该隐形拉链为市场常见部件能够保证连接件的齿牙不与皮肤相接触也不会暴露在外 界,从而进一步提升病号服上衣的舒适性。
[004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号服上衣除方便检测患者的胸部和腹部外,还具有穿脱方便 尤其是方便危重患者穿脱的优势。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号服上 衣还设置有从袖口 4延伸到领口 1的第二开口以及设置在该第二开口上的第二连接件5。 因此在需要上肢制动或危重病人进行病号服上衣的穿脱时,只需要将第二连接件5以及前 门襟开口 3上的第四连接件9打开即可分离上衣的袖子和前后襟。并且更优选地,第二开 口和第二连接件5为两组并对称设置在领口 1的两侧。这时以穿衣为例,只需首先将上述 第二连接件5和第四连接件9全部打开后的病号服上衣平铺与病床上,然后再将患者扶置 与病号服上衣上,最后分别关闭第二连接件5和第四连接件9即可实现病号服上衣的穿着, 同理脱衣同样方便快捷。
[0041] 除上肢不能活动的病人外,对正在输液的患者进行穿着病号服上衣时,也无需将 输液器断开即可实现。具体地,例如在需要将带输液器具的病人穿着对输液患者进行输液 时,则将输液上肢平放,并打开第二连接件5,然后将输液管路和上肢均放置在袖子里面,最 后将第二连接件5拉上,就可以避免输液器断开的操作。
[0042] 除上述的穿脱方便外,第二开口还具有方便对患者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的作用。 例如在针对测血压患者,可以打开第二连接件5就可以充分暴露上肢,从而准确测量血压, 提供可靠地数据。因此能够避免因袖口紧所测血压的值不准,或因脱衣袖而患者做起又躺 下活动,而影响血压值。此外,针对血透患者也不需其脱袖而暴露其他部位或袖子团在胳膊 上,因此增加了舒适感。同理针对置PICC患者,当换药时,患者不用脱下袖子,只需打开第 二连接件5即可操作,从而减少护士等待时间,也可充分暴露所需要部位。而为了更方便地 操作,优选地,第二连接件5为双向拉链。即该双向拉链具有两个拉头,可以实现第二开口 从上至下的打开,也可以实现从下至上的打开,从而方便医护人员根据需求选择第二开口 的打开方式。这样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并提高了护理管理病房的质量。
[0043] 除上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外,根据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号服上衣上的肘部 设置有第三开口以及设置在该第三开口上的第三连接件8,该第三连接件8优选为粘扣带。 因此可以应对需要抽血等的患者而不需患者进行脱袖动作,该第三开口可以优选形成为具 有拐点的弯折型开口从而方便护士需要扎针的血管。
[0044]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号服上衣能够根据需要将相应的开口打开,从而不仅 患者的穿脱方便,而且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检查、治疗和护理。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和推广价值。
[0045]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6]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 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7]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 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 一种病号服上衣,具有从领口(1)延伸到下摆(2)的前门襟开口(3)以及位于该前 门襟开口(3)两侧的前襟(6),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侧的所述前襟(6)上设置有第一开口以 及设置在该第一开口上的第一连接件(7),并且所述第一开口至少具有一个拐点(71),其 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为粘扣带,所述粘扣带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开口两侧的第一 粘扣(75)和第二粘扣(76),所述病号服上衣还固定有第三粘扣(10),所述第一粘扣(75) 具有封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第一粘扣(75)和所述第二粘扣(76)粘连 以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第一粘扣(75)和所述第二粘扣(76)断开粘连 以打开所述第一开口,并且所述第一粘扣(75)与所述第三粘扣(10)粘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号服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为具有一个所 述拐点(71)的L型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号服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结构包括由第一直线段 (72)和第二直线段(73),以及圆滑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段(72)和所述第二直线段(73)的弧 线段(7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病号服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72)接近所述前 门襟开口(3)并沿该前门襟开口(3)向下延伸,所述第二直线段从所述弧线段(74)远离所 述前门襟开口(3)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号服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72)的上端距 离所述领口(1)的坚直距离为l〇cm?20m,距离所述前门襟开口(3)的水平距离为3cm? 5cm,所述第一直线段(72)的长度为15cm?25cm,所述第二直线段(73)与所述弧线段 (74)的交界处距离所述前门襟开口(3)的水平距离为5cm?10cm,所述第二直线段(73) 的长度为15cm?25cm。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号服上衣,其特征在于,该病号服上衣还设置有从袖口(4) 延伸到所述领口(1)的第二开口以及设置在该第二开口上的第二连接件(5)。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病号服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二连接件 (5)为两组并对称设置在所述领口(1)的两侧。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号服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号服上衣的肘部设置有第 三开口以及设置在该第三开口上的第三连接件(8)。
【文档编号】A41D13/12GK203897354SQ201420079881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赵海芹, 王宪波, 孙凤霞, 于艳伶, 李春梅, 程宏, 王晓静 申请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赵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