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前后混穿的拖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前后混穿的拖鞋,包括鞋底、鞋面、左导向架和右导向架;左导向架包括位于鞋底顶部上的左前竖杆、左后竖杆和左横杆;所述鞋面的左端内壁上设有左圆毛部;所述鞋面的左端外壁上设有左刺毛部;当左刺毛部连接左圆毛部时,所述鞋面的左端形成一与左横杆间隙配合的左套管;所述右导向架包括位于鞋底顶部上的右前竖杆、右后竖杆和右横杆;所述鞋面的右端内壁上设有右圆毛部;所述鞋面的右端外壁上设有右刺毛部;当右刺毛部连接右圆毛部时,所述鞋面的右端形成一与右横杆间隙配合的右套管。该可前后混穿的鞋子,其可以将鞋面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并可防止在鞋底顶部上积聚灰尘,有利于足部健康,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专利说明】一种可前后混穿的拖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前后混穿的拖鞋。
【背景技术】
[0002]日常的拖鞋,由于其鞋面是固定在鞋底的前半部上,所以每只鞋前、后不能穿错。当人们夜间起床,房间没有灯光,无法看清拖鞋的前、后跟,穿着拖鞋十分不方便。而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可以前后混穿的拖鞋,其结构是,在鞋底的顶面左右两端分别各设有一个沿着鞋底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并且在鞋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各设有一与所述滑槽相匹配且一一对应的滑块,当对应滑块滑动连接对应滑槽时,鞋面就可以在鞋底的前后两端移动,实现前后混穿。但是,这样结构的可前后混穿的鞋子,为了防止鞋面从鞋底上脱落,其滑块是一般限制在滑槽中不能拆卸,并且滑槽呈凹槽状结构,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在鞋面上和鞋底的滑槽上积聚灰尘,难以清洗,不利于足部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前后混穿的鞋子,其可以将鞋面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并可防止在鞋底顶部上积聚灰尘,有利于足部健康。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可前后混穿的拖鞋,包括鞋底、鞋面、左导向架和右导向架;所述左导向架包括沿着鞋底高度方向设置的左前竖杆和左后竖杆、以及沿着鞋底长度方向设置的左横杆;所述左前竖杆的底端固定在鞋底顶部的左前端上,所述左后竖杆的底端固定在鞋底顶部的左后端上;所述左横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所述左前竖杆和左后竖杆的顶端;所述鞋面的左端内壁上设有左圆毛部;所述鞋面的左端外壁上设有左刺毛部;所述左圆毛部和左刺毛部分别从鞋面的前端一直延伸到鞋面的后端;当左刺毛部连接左圆毛部时,所述鞋面的左端形成一与左横杆间隙配合的左套管;所述右导向架包括沿着鞋底高度方向设置的右前竖杆和右后竖杆、以及沿着鞋底长度方向设置的右横杆;所述右前竖杆的底端固定在鞋底顶部的右前端上,所述右后竖杆的底端固定在鞋底顶部的右后端上;所述右横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所述右前竖杆和右后竖杆的顶端;所述鞋面的右端内壁上设有右圆毛部;所述鞋面的右端外壁上设有右刺毛部;所述右圆毛部和右刺毛部分别从鞋面的前端一直延伸到鞋面的后端;当右刺毛部连接右圆毛部时,所述鞋面的右端形成一与右横杆间隙配合的右套管。
[0006]优选地,所述鞋底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绝缘层、导热层、加热层和防水绝热层;所述绝缘层的顶部上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防水绝热层内设有电源盒;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电源盒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层。
[0007]优选地,所述防水绝热层的底部还设有若干个防滑凸块。
[000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本实用新型的可前后混穿的鞋子,其可以将鞋面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并可防止在鞋底顶部上积聚灰尘,有利于足部健康,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前后混穿的鞋子较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鞋底;11、绝缘层;12、导热层;13、加热层;14、防水绝热层;15、湿度传感器;16、防滑凸块;2、鞋面;21、左圆毛部;22、左刺毛部;23、左套管;24、右圆毛部;25、右刺毛部;26、右套管;3、左导向架;31、左前竖杆;32、左后竖杆;33、左横杆;4、右导向架;41、右前竖杆;42、右后竖杆;43、右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前后混穿的拖鞋,包括鞋底1、鞋面2、左导向架3和右导向架4 ;所述左导向架3包括沿着鞋底I高度方向设置的左前竖杆31和左后竖杆32、以及沿着鞋底I长度方向设置的左横杆33 ;所述左前竖杆31的底端固定在鞋底I顶部的左前端上,所述左后竖杆32的底端固定在鞋底I顶部的左后端上;所述左横杆33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所述左前竖杆31和左后竖杆32的顶端;所述鞋面2的左端内壁上设有左圆毛部21 ;所述鞋面2的左端外壁上设有左刺毛部22 ;所述左圆毛部21和左刺毛部22分别从鞋面2的前端一直延伸到鞋面2的后端;当左刺毛部22连接左圆毛部21时,所述鞋面2的左端形成一与左横杆33间隙配合的左套管23 ;所述右导向架4包括沿着鞋底I高度方向设置的右前竖杆41和右后竖杆42、以及沿着鞋底I长度方向设置的右横杆43 ;所述右前竖杆41的底端固定在鞋底I顶部的右前端上,所述右后竖杆42的底端固定在鞋底I顶部的右后端上;所述右横杆43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所述右前竖杆41和右后竖杆42的顶端;所述鞋面2的右端内壁上设有右圆毛部24 ;所述鞋面2的右端外壁上设有右刺毛部25 ;所述右圆毛部24和右刺毛部25分别从鞋面2的前端一直延伸到鞋面2的后端;当右刺毛部25连接右圆毛部24时,所述鞋面2的右端形成一与右横杆43间隙配合的右套管26。
[0016]本实用新型的拖鞋,由于其左套管23和右套管26分别对应与左横杆33和右横杆43间隙配合,所以鞋面2就可以沿着左横杆33和右横杆43在鞋底I的前、后两端之间滑动,从而实现该拖鞋可前后穿着的功能。而且,当解除左圆毛部21和左刺毛部22之间的连接以及右圆毛部24和右刺毛部25之间的连接,即可将鞋面2从鞋底I上拆卸下来进行全面清洗,同时,由于用来供左套管23和右套管26分别在其上对应滑动的左横杆33和右横杆43分别是对应米用左前竖杆31和左后竖杆32以及右前竖杆41和右后竖杆42分别固定在鞋底I的顶部上,从而使左横杆33和右横杆43分别于鞋底I顶部之间隔开一定的间隙,不但清洗方便,而且也防止了灰尘积聚在鞋底I的顶部上,有利于足部健康。
[0017]为了防止鞋底I上积聚水分,保持足部干爽,防止细菌滋生以确保足部健康,所述鞋底I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绝缘层11、导热层12、加热层13和防水绝热层14 ;所述绝缘层11的顶部上设有湿度传感器15 ;所述防水绝热层14内设有电源盒(图未示);所述湿度传感器15通过所述电源盒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层13。当绝缘层11上有积水时,湿度传感器15就发送电信号给电源盒,从而使电源盒供电给加热层13,此时加热层13工作发热,并将其产生的热量传送给导热层12,再由导热层12传送给绝缘层11,从而将绝缘层11上的积水烘干。
[0018]为了防止人们滑倒,所述防水绝热层14的底部还设有若干个防滑凸块16。
[0019]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前后混穿的拖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鞋面、左导向架和右导向架;所述左导向架包括沿着鞋底高度方向设置的左前竖杆和左后竖杆、以及沿着鞋底长度方向设置的左横杆;所述左前竖杆的底端固定在鞋底顶部的左前端上,所述左后竖杆的底端固定在鞋底顶部的左后端上;所述左横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所述左前竖杆和左后竖杆的顶端;所述鞋面的左端内壁上设有左圆毛部;所述鞋面的左端外壁上设有左刺毛部;所述左圆毛部和左刺毛部分别从鞋面的前端一直延伸到鞋面的后端;当左刺毛部连接左圆毛部时,所述鞋面的左端形成一与左横杆间隙配合的左套管;所述右导向架包括沿着鞋底高度方向设置的右前竖杆和右后竖杆、以及沿着鞋底长度方向设置的右横杆;所述右前竖杆的底端固定在鞋底顶部的右前端上,所述右后竖杆的底端固定在鞋底顶部的右后端上;所述右横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所述右前竖杆和右后竖杆的顶端;所述鞋面的右端内壁上设有右圆毛部;所述鞋面的右端外壁上设有右刺毛部;所述右圆毛部和右刺毛部分别从鞋面的前端一直延伸到鞋面的后端;当右刺毛部连接右圆毛部时,所述鞋面的右端形成一与右横杆间隙配合的右套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前后混穿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绝缘层、导热层、加热层和防水绝热层;所述绝缘层的顶部上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防水绝热层内设有电源盒;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所述电源盒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前后混穿的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绝热层的底部还设有若干个防滑凸块。
【文档编号】A43B3/10GK203723507SQ201420130704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3日
【发明者】邱锦辉 申请人:邱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