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鞋面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3719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更换鞋面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实现鞋面与鞋底可拆装连接,同时能够实现鞋面与鞋底之间牢固连接的、安全性高的可更换鞋面的鞋子,包括鞋底、可拆装的设于鞋底上表面的中底及可拆装的设于鞋底上方的鞋面,鞋底包括鞋底及间隔注塑于鞋底内两侧的各连接扣,连接扣上表面开设有开口槽,连接扣远离开口槽的那一侧上方设有连接卡扣,鞋面与鞋底连接的下侧沿均布有可伸入各连接扣开口槽内与各连接卡扣相扣合的扣眼,连接扣位于开口槽的内两侧上方还分别设有卡块,所述各扣眼的两侧对应各卡块的位置分别设有可伸入各连接扣开口槽内与各卡块卡合连接的凸扣,连接扣底面均布有可压入鞋底表面的连接杆,各连接杆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卡块,连接卡块的底部压入鞋底内部的顶尖凸起。
【专利说明】—种可更换鞋面的鞋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特别涉及一种可更换鞋面的鞋子。

【背景技术】
[0002]公知的鞋主要由鞋底与及设于鞋底上方的鞋面组成,其大部份是按传统工艺和格调做成的,鞋面与鞋底均固定连接,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自由更换鞋面,一双鞋只能有一种样式,没有针对性,不能给人带来新意,特别是对儿童,针对儿童时期需要不断涉入各种各样的基本知识,锻炼儿童的认识动手能力,识别各种事物的问题,公知的鞋大多只能穿着功能,无法让儿童对自己的鞋子产生兴趣,无法满足儿童认识的需要,且公知的鞋当鞋底或鞋面任一部分损害后,整个鞋将无法继续穿,使用成本高。
[0003]中国专利号为ZL: 200620046289.1公开了一种可更换鞋底或鞋帮的鞋,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帮和鞋底通过在鞋帮的下边沿和鞋底的上边沿之间的一环形封闭的拉链连接。该可更换鞋底或鞋帮的鞋在鞋底和鞋帮之间用拉链连接,具有方便更换鞋底或鞋帮的功能,提高了鞋子的使用价值,并且鞋底和鞋帮可分离,也便于鞋子的洗涤和晾晒,上述专利虽然也可以随便更换鞋面,但是,其使用拉链方式将鞋底与鞋面可拆装连接,拉链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且这种鞋底与鞋帮可更换的鞋其拉链一般是设置在鞋底的外表面,影响鞋的穿着美观,穿着时,拉链头部易松施,易导致部份鞋帮与鞋底分离,穿着安全性差,且其拉链的内层处易硌脚,穿着不舒适。
[0004]中国专利号为:ZL:201120472385.3公开一种多功能益智鞋,包括鞋面和鞋底,鞋底上部的内侧周围设置若干个固定枢纽和固定孔,鞋面下侧内边缘设置有若干与固定枢纽相对应的鞋扣体,鞋面通过鞋扣体和固定枢纽与鞋底活动连接,鞋底上面设置一块中底板,中底板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与固定孔相对应的铆钉,中底板通过铆钉和固定孔与鞋底活动连接。该专利能独立自由选择不同鞋面和鞋底组装成品,能获得一底多面的效果,发挥多双鞋的经济价值,促进智力开发。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1、各固定枢纽是粘固在鞋底上部的内侧周围的,由于固定枢纽(硬质材质)与鞋底(EVA)的材质不同,固定枢纽在鞋底表面粘结不牢靠,行走过程中易被拉拨掉落,影响使用效果及使用舒适度。2、中底板仅通过铆钉和固定孔与鞋底活动连接,锁扣不牢,影响使用舒适度。
[0005]中国专利号为:ZL:201120472385.3公开一种可更换鞋面的鞋子,包括鞋底及可拆装的设于鞋底上方的鞋面,还包括中底,所述中底可拆装的设于鞋底上表面,所述鞋底包括鞋底及注塑于鞋底内两侧的连接板组成,所述各连接板上位于鞋底的侧沿分别均布有伸出鞋底表面的连接扣,所述各连接扣上分别开有连接槽,所述各连接扣位于连接槽的一侧分别设有卡扣,所述鞋面与鞋底连接的下侧沿均布有可伸入各连接扣连接槽内与各卡扣相扣合的扣眼。该专利将各个连接扣(即前段专利指出的固定枢纽)先布设于一连接板上并与连接板一体成型,然后再将连接板注塑于鞋底内两侧,各连接扣伸出鞋底表面,这种连接方式虽可防止各连接扣与鞋底表面脱离,防止行走过程中被拉拨掉落,但是其连接扣是硬质材料才能实现目的,且连接板是注塑于鞋底内两侧,所以其连接板也必是硬质材质成型,该硬质连接板置于鞋底内会使得该鞋底穿着时十分僵硬,使得人们穿着该鞋子时十分不舒月艮,使用舒适度低,该缺陷影响了该鞋子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6]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可实现鞋面与鞋底可拆装连接,同时能够实现鞋面与鞋底之间牢固连接的、安全性高的可更换鞋面的鞋子。
[0007]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可更换鞋面的鞋子,包括鞋底、可拆装的设于鞋底上表面的中底及可拆装的设于鞋底上方的鞋面,所述鞋底包括鞋底及间隔注塑于鞋底内两侧的各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上表面开设有开口槽,所述连接扣远离开口槽的那一侧上方设有连接卡扣,所述鞋面与鞋底连接的下侧沿均布有可伸入各连接扣开口槽内与各连接卡扣相扣合的扣眼,所述连接扣位于开口槽的内两侧上方还分别设有卡块,所述各扣眼的两侧对应各卡块的位置分别设有可伸入各连接扣开口槽内与各卡块卡合连接的凸扣,所述连接扣底面均布有可压入鞋底表面的连接杆,所述各连接杆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卡块,所述连接卡块的底部均布有注塑时方便连接卡块压入鞋底内部的顶尖凸起。
[0008]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鞋底后跟两侧错开各连接扣的位置还分别一体成型有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所述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的一自由端与鞋底侧面连为一体,另一自由端朝向鞋底后跟部位,所述鞋底前掌两侧错开各连接扣的位置也分别一体成型有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鞋底前掌部位的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与鞋底后跟部位的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以相反的方向设置,所述鞋底前掌与后跟的中部位置还分别以相对的方向设置有T型加固凸块,所述鞋底前掌靠近足弓的位置还一体成型有工型加固凸块,所述鞋面对应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各T型加固凸块及工型加固凸块的位置分别设有与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各T型加固凸块及工型加固凸块相匹配以实现卡合连接的卡合槽。
[0009]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各扣眼内还设有压紧凸起。
[0010]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可更换鞋面的鞋子,鞋底内两侧的各连接扣可在鞋底油压底部纹路时通过模具直接压入鞋底内部,连接扣底部的连接卡块可通过模具压入鞋底内部并与鞋底结合为一体,从而将连接扣牢固于鞋底表面上,连接卡块上的顶尖凸起可方便连接卡块压入鞋底内部,连接扣与鞋底表面连接牢固,行走过程中不易被拉拨掉落,提高了鞋面与鞋底组合时的连接牢固性、穿着舒适、安全性高,不会出现拉链松脱及拉链内层硌脚的现象,同时也解决了现有连接板使鞋底变硬,影响穿着舒适度的缺陷。且本新型连接扣与鞋底结合时位于鞋底的底部,使鞋表面无连接痕迹,不会影响鞋子的美观性能,实用性强,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可广泛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爆炸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鞋底与鞋面的连接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鞋底与中底的连接示意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可更换鞋面的鞋子,包括鞋底1、可拆装的设于鞋底I上表面的中底2及可拆装的设于鞋底I上方的鞋面3,所述鞋底I包括鞋底I及间隔注塑于鞋底I内两侧的8个连接扣4,所述连接扣4上表面开设有开口槽41,所述连接扣4远离开口槽41的那一侧上方设有连接卡扣42,所述鞋面3与鞋底I连接的下侧沿均布有可伸入各连接扣开口槽41内与各连接卡扣42相扣合的扣眼5,所述连接扣4位于开口槽41的内两侧上方还分别设有卡块43,所述各扣眼5的两侧对应各卡块43的位置分别设有可伸入各连接扣4开口槽41内与各卡块43卡合连接的凸扣51,所述连接扣4底面均布有3个可压入鞋底I表面的连接杆44,所述各连接杆44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卡块45,所述连接卡块45的底部均布有3个注塑时方便连接卡块压入鞋底内部的顶尖凸起46。
[0018]所述鞋底I后跟两侧错开各连接扣4的位置还分别一体成型有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6,所述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6的一自由端与鞋底I侧面连为一体,另一自由端朝向鞋底I后跟部位,所述鞋底I前掌两侧错开各连接扣的位置也分别一体成型有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6,鞋底前掌部位的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6与鞋底I后跟部位的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6以相反的方向设置,所述鞋底I前掌与后跟的中部位置还分别以相对的方向设置有T型加固凸块7,所述鞋底I前掌靠近足弓的位置还一体成型有工型加固凸块8,所述鞋面3对应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6、各T型加固凸块7及工型加固凸块8的位置分别设有与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6、各T型加固凸块7及工型加固凸块8相匹配以实现卡合连接的卡合槽34。如图4所示,当鞋底前掌向下弯曲时,有一股将中底向前掌部位拉伸的拉力F1,由于本新型鞋子在大底的后跟部位一体成型有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与T型加固凸块,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与T型加固凸块具有一股与中底拉力Fl相抵制的抵制力F2,从而可防止中底向鞋底前方移动,可有效防止鞋底向下弯曲时中底与鞋底后跟部位的脱离;同样当鞋底前掌向上弯曲时,有一股将中底向后跟部位推拉的推力F3,由于本新型鞋子在大底的前掌部位一体成型有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与T型加固凸块,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与T型加固凸块具有一股与中底推力F3相抵制的抵制力F4,从而可防止中底向鞋底后跟或鞋底的上方移动,可有效防止鞋底前掌向上弯曲时中底与鞋底后跟部位的脱离,使得本实型中底与鞋底锁扣十分牢固,使用时不出出现中底与鞋底脱离的现象,提高了使用舒适度高。本新型在鞋底前掌靠近足弓的位置还一体成型有工型加固凸块,进一步提高了中底与鞋底脱离的现象。
[0019]所述各扣眼5内还设有压紧凸起52,压紧凸起52加固了各扣眼与连接扣的扣合力,可有效防止行走过程中连接扣与扣眼分离。
[0020]本新型可更换鞋面的鞋子,鞋底内两侧的各连接扣可在鞋底油压底部纹路时通过模具直接压入鞋底内部,连接扣底部的连接卡块可通过模具压入鞋底内部并与鞋底结合为一体,从而将连接扣牢固于鞋底表面上,连接卡块上的顶尖凸起可方便连接卡块压入鞋底内部,连接扣与鞋底表面连接牢固,行走过程中不易被拉拨掉落,提高了鞋面与鞋底组合时的连接牢固性、穿着舒适、安全性高,不会出现拉链松脱及拉链内层硌脚的现象,同时也解决了现有连接板使鞋底变硬,影响穿着舒适度的缺陷。且本新型连接扣与鞋底结合时位于鞋底的底部,使鞋表面无连接痕迹,不会影响鞋子的美观性能,实用性强,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可广泛推广使用。
[0021]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改、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更换鞋面的鞋子,包括鞋底、可拆装的设于鞋底上表面的中底及可拆装的设于鞋底上方的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鞋底及间隔注塑于鞋底内两侧的各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上表面开设有开口槽,所述连接扣远离开口槽的那一侧上方设有连接卡扣,所述鞋面与鞋底连接的下侧沿均布有可伸入各连接扣开口槽内与各连接卡扣相扣合的扣眼,所述连接扣位于开口槽的内两侧上方还分别设有卡块,所述各扣眼的两侧对应各卡块的位置分别设有可伸入各连接扣开口槽内与各卡块卡合连接的凸扣,所述连接扣底面均布有可压入鞋底表面的连接杆,所述各连接杆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卡块,所述连接卡块的底部均布有注塑时方便连接卡块压入鞋底内部的顶尖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鞋面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后跟两侧错开各连接扣的位置还分别一体成型有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所述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的一自由端与鞋底侧面连为一体,另一自由端朝向鞋底后跟部位,所述鞋底前掌两侧错开各连接扣的位置也分别一体成型有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鞋底前掌部位的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与鞋底后跟部位的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以相反的方向设置,所述鞋底前掌与后跟的中部位置还分别以相对的方向设置有T型加固凸块,所述鞋底前掌靠近足弓的位置还一体成型有工型加固凸块,所述鞋面对应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各T型加固凸块及工型加固凸块的位置分别设有与各倒L型中底连接凸块、各T型加固凸块及工型加固凸块相匹配以实现卡合连接的卡合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更换鞋面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扣眼内还设有压紧凸起。
【文档编号】A43B3/06GK203828167SQ201420210105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蔡志阳 申请人:蔡志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