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安全别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4040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安全别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双向安全别针,包括杆状结构,在杆状结构的端部具有两个向外延伸的具有尖头的针状结构,在所述针状结构的尖头所对着的杆状结构的端部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针状结构,所述针状结构的尖头的另外一侧还具有弹簧结构,使得所述针状结构具有一定弹性,所述凹槽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杆状结构的两端,两个所述针状结构分别被置入两个所述凹槽内。杆状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弯曲形成两个弹簧结构,每个弹簧结构连接一个针状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双向安全别针能够同时连接两个物体,例如一个片状物品和一个团块状物品,或连接两个团块状物品。
【专利说明】—种双向安全别针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别针,特别的,涉及一种具有两个尖头,能够连接两个物体的双向安全别针。

【背景技术】
[0002]参见图1,公开了现有技术的传统的安全别针,其包括由一根金属丝做成的弹簧结构1,所述弹簧结构I的一头为尖头的针状结构2,用来通过刺破两个软质片状物品来结合两者,所述弹簧结构I另一头延伸并连接一个卡槽结构3来放置另一端的所述尖头的针状结构2,以实现固定结合了的两个片状物品的功能。但该安全别针主要是用于连接两个片状软质物体,如纺织品或纸张,但很难连接一个片状物品和一个团块状物品,或连接两个团块状物品。
[0003]因此,如何能够连接团块状物品,将两个团块状物相连,或者将一个片状物与片状物相连成为现有技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向安全别针,能够连接团块状物品。
[000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向安全别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杆状结构,在所述杆状结构的端部具有两个向外延伸的具有尖头的针状结构,在所述针状结构的尖头所对着的杆状结构的端部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针状结构,所述针状结构的尖头的另外一侧还具有弹簧结构,使得所述针状结构具有一定弹性。
[0007]优选地,所述凹槽具有一个,两个所述针状结构被置入在同一所述凹槽内。所述杆状结构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结构,所述弹簧结构同时连接两个所述针状结构。
[0008]所述凹槽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杆状结构的两端,两个所述针状结构分别被置入两个所述凹槽内。所述杆状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弯曲形成两个所述弹簧结构,每个所述弹簧结构连接一个所述针状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凹槽是一个半椭球形的中空结构,在所述凹槽的一侧中间的下部还具有一个圆弧形的开口。
[0010]优选地,所述凹槽通过焊接或粘连的方式与所述杆状结构连接,或者与所述弹簧结构连接来实现固定。
[0011]优选地,所述杆状结构、所述针状结构、所述凹槽和所述弹簧结构均可以由金属形成。
[0012]因此,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双向安全别针能够同时连接两个物体,例如一个片状物品和一个团块状物品,或连接两个团块状物品,或像现有的普通安全别针一样连接两个片状物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安全别针;
[0014]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向安全别针;
[0015]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双向安全别针;
[0016]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安全别针的凹槽的示意图
[0017]图5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安全别针连接片状物和团状物的示意图;
[0018]图6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安全别针连接的两个团状物的示意图。
[0019]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分别指代的技术特征为:
[0020]1、弹簧结构;2、针状结构;3、卡槽;4、杆状结构;5、针状结构;6、凹槽;7、弹簧结构;8、片状物品;9、团状物品;10、双向安全别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2]参见图2和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双向安全别针,包括杆状结构4,在所述杆状结构4的端部具有两个向外延伸的具有尖头的针状结构5,在所述针状结构5的尖头所对着的杆状结构4的端部具有凹槽6,所述凹槽6用于容纳所述针状结构5,所述针状结构的尖头的另外一侧还具有弹簧结构7,使得所述针状结构具有一定弹性。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凹槽具有一个,两个所述针状结构被置入在同一所述凹槽内。由所述杆状结构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结构,所述弹簧结构同时连接两个所述针状结构。即,在该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针状结构的头部在一起。
[002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凹槽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杆状结构的两端,两个所述针状结构分别被置入两个所述凹槽内。所述杆状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弯曲形成两个所述弹簧结构,每个所述弹簧结构连接一个所述针状结构。即,在该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针状结构的分别位于所述杆状结构的两端。
[0025]所述杆状结构、所述针状结构、所述凹槽和所述弹簧结构均可以由金属形成。
[0026]所述凹槽通过焊接或粘连的方式与所述杆状结构连接,或者与所述弹簧结构连接来实现固定。
[0027]参见图4,所述凹槽是一个半椭球形的中空结构,在所述凹槽的一侧中间的下部还具有一个圆弧形的开口,以便于所述针状结构被置入凹槽中。
[0028]实施例1:
[0029]参见图5,示出了双向安全别针10可以连接片状物品和团块状物品,所述片状物品如服装织物,所述团块状物品即3D物品,如毛绒玩具或装饰品。
[0030]实施例2:
[0031]参见图6,示出了双向安全别针10可以连接团块状物品。
[0032]在两个实施例中,都是先用双向别针的一侧针杆把双向别针与一个物体先结合在一起,然后再用另一侧的针杆连接另一个物体,这样两个物体就连接在一起了。
[0033]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双向安全别针,可以连接团块状物品,将两个团块状物相连,或者将一个片状物与片状物相连,当然也可以像现有的普通安全别针一样连接两个片状物体。。
[003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安全别针,其特征在于: 包括杆状结构,在所述杆状结构的端部具有两个向外延伸的具有尖头的针状结构,在所述针状结构的尖头所对着的杆状结构的端部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针状结构,所述针状结构的尖头的另外一侧还具有弹簧结构,使得所述针状结构具有一定弹性, 所述凹槽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杆状结构的两端,两个所述针状结构分别被置入两个所述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安全别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状结构的两端分别延伸弯曲形成两个所述弹簧结构,每个所述弹簧结构连接一个所述针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安全别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是一个半椭球形的中空结构,在所述凹槽的一侧中间的下部还具有一个圆弧形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安全别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通过焊接或粘连的方式与所述杆状结构连接,或者与所述弹簧结构连接来实现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安全别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状结构、所述针状结构、所述凹槽和所述弹簧结构均由金属形成。
【文档编号】A44B9/14GK204105034SQ20142023791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石浩 申请人:石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