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491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其包括:一个基底层、一个外布层,以及一个第一热熔胶层,所述外布层与基底层间隔设置,而第一热熔胶层结合于基底层与外布层之间,并具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通气孔,所述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还包括一个与基底层间隔设置并位于基底层相反于外布层之一侧的内布层,以及一个结合于基底层与内布层之间的第二热熔胶层。衣着布料在第一热熔胶层设置通气孔来增加衣着布料的通风与透气性;通过设置第一热熔胶层与第二热熔胶层的双层结构,还可进一步加强衣着布料的结构强度及撑持力。
【专利说明】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衣物在设计上会因应功能需求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结构与样式,例如:运动用衣物通常着重在吸湿排汗效果,睡衣则以触感舒适为设计重点,有些衣物则是需要维持挺拔外观或者立体感,例如一般西装的肩部都会设置例如棉花的衬垫物来维持立体的效果,而表演用之道具服通常需要展现出立体造型,故通常会在衣物的适当位置填充例如棉花等等的填充物。
[0003]棉花虽然可以让衣物展现出立体感,但是为了达到立体持久的效果,其装填的棉花必需扎实,当棉花的充填量扎实时,就会在衣物上形成硬实的区域。因此,当衣物穿戴在使用者身上,且使用者需要依靠休息时,前述装填有扎实棉花的区域就会形成突出部位,造成使用者在依靠时的不舒适。此外,现有以棉花来维持立体感之衣物,其主要是利用棉花的蓬松特性,但是棉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失去蓬松感而显得塌扁,当棉花无法维持蓬松状态时,原本被撑持成的衣物就无法维持原先时的挺拔或立体形态,造成视感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较佳柔软性及弹性的情况下产生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其包括:一个基底层、一个外布层,以及一个第一热熔胶层,所述外布层与基底层间隔设置,而第一热熔胶层结合于基底层与外布层之间,并具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通气孔,所述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还包括一个与基底层间隔设置并位于基底层相反于外布层之一侧的内布层,以及一个结合于基底层与内布层之间的第二热熔胶层。
[0007]进一步,所述第二热熔胶层也具有若干个通气孔。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热熔胶层是由热熔胶材质制成的片状体。
[0009]进一步,所述基底层为具有柔软性质之片状体。
[0010]进一步,所述基底层为不织布。
[0011]进一步,所述基底层为针织布。
[0012]进一步,所述基底层为衬纸。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衣着布料在第一热熔胶层设置通气孔来增加衣着布料的通风与透气性;通过设置第一热熔胶层与第二热熔胶层的双层结构,还可进一步加强衣着布料的结构强度及撑持力。
[0014]【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0016]图2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17]图3是图2所示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8]图4是图2所示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撑立物位于塌扁状态。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0]其中:1.基底层,2.外布层,3.第一热熔胶层,31.通气孔,32.内布层,5.第二热熔胶层,51.通气孔,91.衣着布料,92.撑立物。
[00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91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适合剪缝制成各种需要撑立出立体造型的对象,例如:西装的垫肩部位,或者道具服装等坐寸ο
[0024]图2是举一种道具服装之鲨鱼背鳍造型的撑立物92为例,衣着布料91包括一个基底层1、一个外布层2,以及一个第一热熔胶层3。外布层2与基底层I间隔设置,而第一热熔胶层3结合于基底层I与外布层2之间,并具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通气孔31。衣着布料91可以通过基底层I的设置来避免第一热熔胶层3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进而增进使用者穿着时的舒适度。然而在实施上,衣着布料91也可以仅包括第一热熔胶层3及结合于第一热熔胶层3之一侧的外布层2,并通过使用者本身所穿着的贴身衣物来避免第一热熔胶层3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所以衣着布料91不以结合有基底层I为必要。
[0025]基底层I可选择不织布、织布、针织布、衬纸等等具有柔软性质之片状体,本较佳实施例是采用不织布,而外布层2亦可为任何形式的布材,本较佳实施例是选用针织布,即本实用新型衣着布料91的基底层I及外布层2的材料并无特别的限制,其中外布层2主要是因应衣物性质需要而定。本较佳实施例之第一热熔胶层3是由热熔胶(hot meltadhesive)材质制成的片状体,其具体之成分可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EVA)、聚酰胺(Polyamide)、聚烯烃(Polyolefin)、聚乙烯(PE)、聚丙烯(PP),以及聚氯乙烯(PVC)等等,但并不以前述举例为限,即只要在受热时可以将基底层I与外布层2黏贴结合在一起,皆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0026]如图2至图4所示,衣着布料91在使用时,可以数片相互结合形成撑立物92,为了方便将等衣着布料91车缝在一起,等衣着布料91之外布层2的面积可以略大于基底层I与第一热熔胶层3,即在车缝时,可以利用面积较大之外布层2与预计结合之另一个衣着布料91车缝在一起,如此一来,底部间隔而顶部靠接的等衣着布料91就可以因为等第一热熔胶层3的撑持,而维持在立体的状态。
[0027]由于第一热熔胶层3是由柔软且具有弹性之热熔胶材质制成,因此,当撑立物92结合在衣物上,且衣物被穿戴在使用者身上时,即便使用者依靠而压迫撑立物92,撑立物92会被压靠成扁平状,因此,使用者较不容易有被物体突顶的异物感,通过这样设置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而当压迫的作用力消失时,通过第一热熔胶层3弹性的回复,撑立物92将恢复到立体撑持状,即由图4的一个塌扁状态变回图3的一个撑立状态。由于撑立物92不仅具有撑持效果,在外力消失后也可轻易回复原状,故衣着布料91确实可以产生持久的撑持效果。另外,衣着布料91在第一热熔胶层3设置通气孔31来增加衣着布料91的通风与透气性,然而实施上依需求而定,不以此为必要。
[0028]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91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上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其包括一个基底层1、一个外布层2,以及一个第一热熔胶层3。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较佳实施例还包括一个内布层32,以及一个第二热熔胶层5。
[0029]内布层32与基底层I间隔设置并位于基底层I相反于外布层2之一侧。而第二热熔胶层5结合于基底层I与内布层32之间,并具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通气孔51。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内布层32是由棉质的针织布制成,通过设置更进一步增进使用者穿着时的贴身舒适感,而第二热熔胶层5的材质与第一热熔胶层3相同。然而实施上,内布层32与第二热熔胶层5的材质也是依照实际需求而定,不以本较佳实施例所揭露的形式为限。
[0030]本较佳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热熔胶层3与第二热熔胶层5的双层结构,除了具有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功效,亦可进一步加强衣着布料91的结构强度及撑持力。此外,为了增加衣着布料91的通风与透气性,本实施例之第一热熔胶层3与第二热熔胶层5分别皆设置有等通气孔31与等通气孔51,然而实施上不以此限。
[0031]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其包括:一个基底层、一个外布层,以及一个第一热熔胶层,所述外布层与基底层间隔设置,而第一热熔胶层结合于基底层与外布层之间,并具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还包括一个与基底层间隔设置并位于基底层相反于外布层之一侧的内布层,以及一个结合于基底层与内布层之间的第二热熔胶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熔胶层也具有若干个通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熔胶层是由热熔胶材质制成的片状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为具有柔软性质之片状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为不织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为针织布。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撑持效果的衣着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为衬纸。
【文档编号】A41D31/02GK203913519SQ201420302402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发明者】陈冰梅, 马丽芳, 杨华英, 李丽红, 张秀玲 申请人:浙江全美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