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杆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5101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杆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杆行李箱,包括行李箱体和用于放置行李箱架,所述行李箱体和行李箱架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架体包括手柄、设有滚轮用于承托行李箱体的底座托架、以及连接底座托架的拉杆,所述拉杆和手柄通过一翻转机构连接,所述手柄通过翻转机构相对拉杆翻转;还包括一设置在行李箱体或行李箱架上的承靠板,所述承靠板上设置有与手柄匹配的卡紧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行李箱架和行李箱可以拆分,行李箱架和承靠板配合形成一个桌子,可以供用户作为放置物品的桌子使用,也可以让长途旅客趴桌休息之用,有效地缓解长途旅客的疲劳。
【专利说明】一种拉杆行李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尤其是一种拉杆行李箱。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是一个有庞大的客运数量的火车运送大国,其中长途客运人数也相当的多, 对于长途旅行的硬座票的旅客,无法在困的时候睡眠是其一件极其痛苦和煎熬的事情。通 常大多数需要乘坐长途火车的旅客都需要随行带个盛放行李物品的拉杆行李箱。目前的拉 杆行李箱多数仅作为行李箱使用。常用的拉杆行李箱包括行李箱体,固定在行李箱体底部 的轮子及固定于行李箱体侧边的拉杆。使用时,行李箱体内存放需要携带的物品;搬运时, 人们可以拖着或者提着行李箱。拖着行李箱时,只需要握着拉杆就可以。由于行李箱占用 的空间较大,而且高度相对不够,人们在搭乘火车的过程中不能将其作为其它的有用的用 途使用,通常只能将其堆放在行李箱放置架上。其功能单一,只能做拉运行李使用,无法起 到辅助旅客在火车上趴着休息和盛放物品的桌子的辅助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行李箱架和行李箱 体分离,行李箱架依靠承靠板形成可供用户趴伏或盛放物品的桌子使用的拉杆行李箱。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种拉杆行李箱,包括行李箱体和用于放置行李箱体的行李箱架,所述行李箱体 和行李箱架为可拆卸结构,所述行李箱架包括手柄、设有滚轮用于承托行李箱体的底座托 架、以及连接底座托架的拉杆,所述拉杆和手柄通过一翻转机构连接,所述手柄通过翻转机 构相对拉杆翻转一角度;还包括一设置在行李箱体或行李箱架上的承靠板,所述承靠板上 设置有与手柄匹配的卡紧装置。手柄相对拉杆翻转形成约90度,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而设 计为多种角度的翻转,实现承靠板水平放置或倾斜放置而作为不同的用途。承靠板装在手 柄上形成一桌面。行李箱架配合承靠板即可成为桌子供用户使用,令行李箱架不再单调地 作为行李箱拉架使用。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销轴和锁紧件,所述手柄与拉杆相匹配端为凸部结 构,所述拉杆与手柄相匹配端为凹部结构,所述手柄和所述拉杆凹凸配合并通过销轴铰接, 所述拉杆设有导槽,所述锁紧件沿导槽活动,与手柄抵触固定或分离;所述手柄相对拉杆的 端部设有与锁紧件匹配的抵触固定部。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销轴和锁紧件,所述手柄与拉杆相匹配端为凹部结 构,所述拉杆与手柄相匹配端为凸部结构所述手柄和所述拉杆凹凸配合并通过销轴铰接, 所述手柄设有导槽,所述锁紧件沿导槽活动,与拉杆抵触固定或分离;所述拉杆相对手柄的 端部设有与锁紧件匹配的抵触固定部。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相对拉杆的抵触固定部为一盲孔,所述锁紧件设有一与所述 盲孔榫合的卡销、以及与卡销固定连接的按钮,所述靠近盲孔的按钮端部设有弹性凸块,所 述拉杆设有与所述弹性凸块匹配的凹口。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相对手柄的抵触固定部为一盲孔,所述锁紧件设有一与所述 盲孔榫合的卡销、以及与卡销固定连接的按钮,所述靠近盲孔的按键端部设有弹性凸块,所 述手柄设有与所述弹性凸块匹配的凹口。
[0010] 优选地,所述锁紧件还包括一设于卡销另一端与拉杆弹性抵触的压缩弹簧或设于 卡销另一端与手柄弹性抵触的压缩弹簧。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一压扣件,其中部与拉杆铰接形成杠杆结构,其一端 和拉杆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手柄相对拉杆的端部抵触,所述手柄相对拉杆的端 部设有与压扣件匹配抵触的凹部。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一压扣件,其中部与手柄铰接形成杠杆结构,其一端 和手柄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拉杆相对手柄的端部抵触,所述拉杆相对手柄的端 部设有与压扣件匹配抵触的凹部。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为伸缩拉杆。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上还设有一座椅连接紧固件,所述座椅连接紧固件包括卡箍、 连接卡箍的紧固板和调节卡箍开口大小的快拆螺栓;所述紧固板一端设有与座椅抵触的抵 触块。
[0015] 优选地,所述紧固板设有锯齿,所述卡箍设有一与紧固板配合的卡槽,设有与紧固 板的锯齿弹性啮合的弹片。
[0016] 优选地,所述卡箍设有一与紧固板配合的卡槽,所述紧固板的主体上设有一长条 形通孔,所述快拆螺栓穿过所述长条形通孔压紧或松开紧固板调节卡箍开口大小。
[0017] 进一步地,所述承靠板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座椅连接紧固件匹配的卡扣。
[0018]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为"T"字形结构,其上设有若干个卡紧部,所述承靠板上设有 若干个与手柄的卡紧部匹配的挂钩。
[0019] 优选地,所述底座托架的滚轮设有滚轮锁紧装置。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架和行李箱体可拆分。拆分的行李箱架配合承靠板可以当做 桌子使用,也可以给在长途火车上的旅客座位趴桌使用,使人能安心的睡眠,有效地缓解长 途旅客的疲劳。通过本实用新型使得行李箱相对那些需要坐长途火车硬座的人来说增加一 种能辅助人在火车上安心睡觉和盛放电脑等物品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拉杆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拉杆行李箱架作为桌子使用的示意图;
[0024]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0026] 图5是图4的C部分放大图;
[0027] 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翻转机构增加压缩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是图4的双按钮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是第二实施例所述翻转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是第三实施例所述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0是图9的B-B剖面结构图;
[0032] 图11是第四实施例的拉杆箱架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33] 图12是第四实施例的拉杆箱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3是座椅连接紧固件的结构分解图;
[0035] 图14是座椅连接紧固件的另一结构分解图;
[0036]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拉杆行李箱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6是第四实施例的拉杆箱架的使用状态图。
[0038] 图示:1 一行李箱体;11-凹槽;12-弹性插销件;13-插销件;
[0039] 2-行李箱架;
[0040] 21-底座托架;
[0041] 22-拉杆;221-凹口;
[0042] 23-手柄;
[0043] 24-翻转机构;241-销轴;242-卡销;243-按钮;2431-弹性凸块;244-压缩 弹簧;245-压扣件;2451-销轴;246-压缩弹簧;
[0044] 3 一7承罪板;31-挂钩;
[0045] 4 一座椅连接紧固件;41 一卡箍;411 一通孔;412-快拆螺栓;413-卡槽;414 一弹 片;42-紧固板;421-抵触块;422-长条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47]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拉杆行李箱,包括行李箱体1和用于放置行李箱体1的 行李箱架2,行李箱体1和行李箱架2为可拆卸结构。行李箱架2包括底座托架21,连接底 座托架21的拉杆22,连接拉杆22的手柄23。拉杆22和手柄23通过一翻转机构24连接。 手柄23相对拉杆22形成0-90度的翻转。行李箱体1包括软箱体、硬箱体和超软布袋,并 不限于硬箱体。其底部放置在行李箱架2的底座托架21上,倚靠拉杆22或者通过固定装 置固定在拉杆22上。本实用新型的拉杆行李箱在作为拉杆行李箱使用时,和一般的拉杆行 李箱无异,都是通过拉杆拉行李箱体1,通滚轮的滚动带动行李箱运动,节省了力气。
[0048] 本实用新型的拉杆行李箱还包括一块承靠板3,承靠板3可以设置在行李箱架2 上,也可以放置在行李箱体1的表面或者内部。还可以放置在底座托架21上表面或下表面 上。其初始位置的设置并不影响后续的使用,其设置方式不限制于通过其本身的结构或者 外部的连接件,甚至是放入行李箱体1内等等方式。
[0049] 优选地,承靠板3设置在行李箱体1与拉杆22相对面上。行李箱体1的该表面上 设有容纳承靠板3的凹槽11,并设有卡紧承靠板3的卡勾。承靠板3设有与拉杆22固定连 接的连接件,通过连接件相对固定拉杆22和承靠板3。承靠板3设置在行李箱体1的表面 既不会影响到其容积,也不会因为放置在行李箱体1内导致不容易拆除。
[0050] 承靠板3上设置有与手柄23匹配的卡紧装置,通过卡紧装置,承靠板3可以与手 柄23固定。由于手柄23相对拉杆22最大可翻转角度为90度,在保证拉杆22的垂直设 置的情况下,手柄23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承靠板3放在翻转后的手柄23上,通过卡紧装 置卡紧,整个行李箱架2就可以当成一个桌子使用。用户可以在这张桌子上趴桌子睡觉、打 牌、看书、放置物品等等。
[0051] 如图2所示,所述手柄23优选为"T"字形结构,其上设有若干个卡紧部。手柄23 的把手四周棱角倒圆弧,方便人手部的握和把持。所述承靠板3上设有若干个与手柄23的 卡紧部匹配的卡紧装置,其为挂钩31。卡紧部为凹部结构时,卡紧装置也可以是与卡紧部匹 配的凸向卡紧部的弹性凸块。当手柄23相对拉杆22翻转后,其与承靠板3相对的表面设有 榫眼,承靠板3上相应的位置设有榫头,通过榫眼和榫头的配合,也能起到固定的作用。"T" 字形的手柄23可以增大手柄23与承靠板3的接触面积,提高承靠板3的稳定度。卡紧部 和挂钩31的位置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而设定。通过挂钩31和卡紧部的固定连接,避免了 承靠板3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的作用力而脱落。
[0052] 为了方便调整高度,拉杆22为伸缩拉杆。通过调整拉杆22的伸缩量,可以调整拉 杆22的高度,进而调整整个手柄23的高度,即承靠板3的高度可调。根据不同人的体型及 应用场景调节不同的高度。
[0053] 由于行李箱架2底部设有滚轮,为了防止行李箱架2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移动,滚 轮设有滚轮锁紧装置。通过滚轮锁紧装置可以锁定滚轮,防止其运动。
[0054] 实施例一
[0055] 本实施例的翻转机构24包括销轴241和锁紧件。所述手柄23与拉杆22相匹配 端为凸部结构。所述拉杆22与手柄23相匹配端为凹部结构,所述手柄23和所述拉杆22 凹凸配合并通过销轴241铰接。拉杆22内设有导槽,锁紧件沿导槽上下活动,与手柄23抵 触固定或分离。从图4可以看出,手柄23相对拉杆22的端部为凸出结构,拉杆22的端部 为凹结构,凹凸匹配通过销轴241铰接结合。在手柄23的端部设有与锁紧件匹配的抵触固 定部,即一盲孔。所述锁紧件设有一与所述盲孔榫合的卡销242、以及与卡销242固定连接 的按钮243。按钮243在拉杆22的滑槽中上下移动一定的偏移量,并且带动卡销242上下 移动。当卡销242穿入盲孔时,手柄23被固定,无法相对拉杆22翻转。当按钮243向下拨 动,卡销242离开盲孔,手柄23不会被限制移动,其能相对拉杆22翻转。如图5所示,其为 图4的C部分放大图。靠近盲孔的按钮243端部设有弹性凸块2431,所述拉杆22设有与所 述弹性凸块2431匹配的凹口 221。在行李箱架2作为拉杆箱使用时,为了防止手柄23和拉 杆22相对翻转,需要卡销242 -直伸入至盲孔。通过按钮243上设置弹性凸块2431和拉 杆22上设置凹口 221,可以将按钮243固定在上升位置,防止卡销242与盲孔分离。当需要 手柄23与拉杆22相对翻转时,只需要按住按钮243向下拖动即可实现凹口 221和弹性凸 块2431的分离。
[0056] 如图6所示,按钮243不设置弹性凸块2431,拉杆22不设置凹口 221的情况下,在 卡销242的底部设置压缩弹簧244也可以实现弹性凸块2431和凹口 221的功能。压缩弹 簧244 -端抵触拉杆22,另一端抵触卡销242,通过弹簧的弹性力将卡销242顶起,防止其 受自重影响掉落而导致正常使用过程中手柄23相对拉杆22翻转。
[0057] 如图7所示,其与图4的结构原理相同,为了方便使用按钮243,本实施例的按钮 243可以设置在拉杆22的两侧。
[0058] 当本实施例的拉杆22与手柄23相匹配端为凸部结构,手柄23端部为凹部结构 时,所述手柄23和所述拉杆22也是凹凸配合并通过销轴241铰接。同时,所述手柄23设 有导槽,锁紧件沿导槽活动与拉杆22抵触固定或分离。此时,所述拉杆22相对手柄23的 端部设有与锁紧件匹配的抵触固定部。所述拉杆22相对手柄23的抵触固定部为一盲孔, 所述锁紧件设有一与所述盲孔榫合的卡销242、以及与卡销242固定连接的按钮243,所述 靠近盲孔的按键端部设有弹性凸块2431,所述手柄23设有与所述弹性凸块2431匹配的凹 口 221。或设于卡销242另一端与手柄23弹性抵触的压缩弹簧244。
[0059] 本段描述的翻转机构24的结构与上述翻转机构24的结构区别在于,拉杆22与手 柄23相匹配端为凸部结构,手柄23端部为凹部结构。其上的导槽、弹性凸块2431、盲孔、凹 口 221等部件的设置与上述翻转机构24并无原理性的差异,只有位置的差异。这两种设置 均能实现翻转,作用相同,产生的效果也相同。其原理和结构本来领域技术人员均能理解和 实现,在此不赘述。
[0060] 实施例二
[0061]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翻转机构包括销轴241和锁紧件。手柄23与拉杆22相 匹配端为凸部结构,所述拉杆与手柄23相匹配端为凹部结构,所述手柄23和所述拉杆22 凹凸配合并通过销轴241铰接。拉杆22内设有导槽,锁紧件沿导槽内活动,与手柄23抵触 固定或分离。手柄23相对拉杆22的端部设有与锁紧件匹配的抵触固定部。本实施例的抵 触固定部可以是手柄23的端部的延伸物,也可以是与其端部连接的固定物。锁紧件包括按 钮243,按钮243分布在拉杆22的两侧,中间通过连接杆242连接,连接杆242在设于其底 部的压缩弹簧244的作用力下向上抵触手柄23的抵触固定部。图8中的抵触固定部为手 柄23的端部。连接杆242有两根,两根连接杆242之间留缝隙。连接杆242之间还可以不 留缝隙,因为用两根连接杆242是为了防止只有一根连接杆时,整个按钮组件会沿着槽子 自转,两根连接杆就算是两根贴紧的连接杆,都可以使得按钮243不能自转。连接杆242还 可以是一根,只需要把连接杆的截面改成方形,一根连接杆都可以实现两根连接杆的功能。 手柄23的端部能包容住上部的连接杆242。在压缩弹簧244和锁紧件的连接件的共同作 用下,手柄23不能相对拉杆22翻转。当按压按钮243向下推动时,连接杆242跟随向下运 动。手柄23的端部与上部的连接杆242脱离,此时手柄23可以相对拉杆22翻转。
[0062] 实施例三
[0063] 如图9和图10所示,翻转机构24包括一压扣件245,其中部通过销轴2451与拉 杆22铰接形成杠杆结构。其一端和拉杆22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246,另一端与手柄23相 对拉杆22的端部抵触,所述手柄23相对拉杆22的端部设有与压扣件245匹配抵触的凹部 231。如图10所示,压扣件245的中部通过销轴2451与拉杆22铰接,在压缩弹簧246的作 用力下,压扣件245的上部紧紧地与凹部213贴合。当用力按压压扣件245的下端时,压缩 弹簧246压缩,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压扣件245以销轴2451为支点,上部翘起。此时手柄 23可以相对拉杆22翻转。
[0064] 实施例四
[006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二、或三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座椅连接紧固件4,其设于拉杆 22上。如图2、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座椅连接紧固件4包括卡箍41 和连接卡箍41的紧固板42。拉杆22穿入卡箍41的通孔411。
[0066] 卡箍41的结构有两种。如图13, 一种是卡箍41上设有一供紧固板42穿入的卡 槽413,所述紧固板42 -端设有与座椅抵触的抵触块421。在使用过程中,紧固板42的一 部分伸入到卡槽413内,其抵触块421与座椅的底部抵触。为了令紧固板42的在与座椅安 装连接时更易于便捷操作,紧固板42的上设有锯齿,卡箍41上设有一弹片414,弹片414与 紧固板42的锯齿弹性啮合。通过锯齿与弹片414的配合,使其在正常情况时,只能单向的 移动,可以实现紧固板42安装长度的调节。卡箍41设有可以调节其孔径大小的快拆螺栓 412。通过快拆螺栓412,调整卡箍41的开口大小,从而调整卡箍41在拉杆22的高度。快 拆螺栓412的结构是现有的结构,其原理和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0067] 如图14,卡箍41的另一种结构是,在紧固板42没有锯齿,紧固板42的主体上设有 长条形通孔422,快拆螺栓412穿过所述长条形通孔422。通过快拆螺栓412调整卡箍41 的孔径大小,从而利用摩擦力将紧固板42紧紧地与卡箍41固定。所述紧固板42 -端同样 设有与座椅抵触的抵触块421。抵触块421是紧固板42-端凸起的块状结构。在座椅当 中,尤其某一些是火车的座椅,其底部承重骨架的边缘为一向下凸出的台阶,该结构有助于 固定行李箱架。抵触块421与火车座椅底部的向下凸出的台阶匹配,其勾住向下凸出的台 阶的内侧边。通过向座椅外侧拉紧紧固板42,使得行李箱架2能固定连接在火车座椅上。 对于某些火车座椅底部边缘没有向下凸出的台阶的座椅,通过座椅连接紧固件4的抵触块 421的上端面与座椅底部紧紧抵触,也能实现相同的连接效果。
[0068] 如图16所示,在行李箱架2作为桌子使用的过程中,座椅连接紧固件4的抵触块 421与座椅底部紧紧抵触。抵触块421顶紧住火车座椅的下表面,其表面设有软胶,可以防 止抵触块损坏火车座椅。紧固板42固定连接在卡箍41上,卡箍41固定拉杆22,形成以滚 轮、底座托架21为地面支撑点,以座椅连接紧固件4作为稳定装置,提高承靠板3的稳定 度。用户将行李箱架2作为趴桌使用时,座椅连接紧固件4可以有效减少前倾力对行李箱 架2的影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稳定。
[0069] 优选地,承靠板3与座椅连接紧固件4可拆卸连接。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承 靠板3上设有若干个卡扣,该卡扣与座椅连接紧固件4匹配扣合。座椅连接紧固件4设置在 拉杆22上,其在作为拉杆行李箱使用的过程中,将承靠板3直接放置在底座托架21上,调 节座椅连接紧固件4的高度,令座椅连接紧固件4与承靠板3上的卡扣匹配扣合即可。或 者拉杆22上设置一个托起装置,将承靠板3托起,然后调节座椅连接紧固件4的高度,令座 椅连接紧固件4与承靠板3上的卡扣匹配扣合。整块承靠板3可以与行李箱体1的凹槽11 匹配。凹槽11再通过固定件将承靠板3和行李箱体1固定起来,更加美观。
[0070] 如图15所示,承靠板3和行李箱体1可以做成一体的结构,在外观中并不会突出 显示拉杆22或者承靠板3。行李箱体1设置可以容纳拉杆22、手柄23和座椅连接紧固件 4的凹槽11。行李箱体1的凹槽11上部设置有与手柄23匹配的"T"形凹槽,手柄23可以 放置在"T"形凹槽内。座椅连接紧固件4放入"T"形凹槽下方的一字横槽内。座椅连接紧 固件4上设有榫眼,行李箱体1上设有固定座椅连接紧固件4的弹性插销件12,弹性插销 件12的一端为与座椅连接紧固件4的榫眼匹配的榫头,另一端设有弹性件,在弹性件的弹 性作用力下弹性插销件12始终都凸向座椅连接紧固件4的方向,榫头和榫眼匹配固定。承 靠板3的厚度方向设有榫眼,行李箱体1相对承靠板3的榫眼位置设有固定承靠板3的插 销件13,插销件13正常状态下始终都凸向承靠板3。插销件13与承靠板3的榫眼匹配,防 止其摆动。在弹性插销件12和插销件13的作用下,拉杆22、手柄23、座椅连接紧固件4和 承靠板3都放入了行李箱体1的凹槽11内。其中,承靠板3将拉杆22的大部分结构都遮 挡起来,令整个行李箱体1更美观。
[0071] 以图15所示的行李箱结构为例对行李箱的使用进行说明。由于拉杆22是伸缩拉 杆,在正常的行李箱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将手柄从行李箱体1的凹槽11中拉出即可。手柄 和拉杆的最上端通过翻转机构24连接,翻转机构24也被拉出凹槽11。由于翻转机构24初 始为不翻转的状态,手柄23不会相对拉杆22翻转。当需要将行李箱作为桌子使用时,通过 插销件13松开承靠板3,将承靠板3取出。接着,通过弹性插销件12松开座椅连接紧固件 4就可以将行李箱体1从行李箱架2中分离取出。行李箱体1可以放置在火车的行李架上, 行李箱架2则可以和承靠板3形成桌子供用户使用。如图2所示,在翻转机构24的作用下, 手柄23相对拉杆22翻转0-90度,不同的角度根据实际的需求而设计,不同的角度可以用 于不同的用途,〇度-70度可以作为画板使用,10度-90度可以作为倾斜的书架使用。实现 不同的角度可以根据现有的技术实现,在此不赘述。以90度为例,手柄23相对拉杆22翻 转90度后固定不变。承靠板3放置在"T"型手柄23上表面,通过手柄23上的若干个卡紧 部和承靠板3上的挂钩31固定承靠板3,防止其移动。座椅连接紧固件4固定在拉杆22的 中上部,另一端通过抵触块421与座椅的底部抵触固定。由于火车的座椅一般的下部边缘 具有一向下凸出的台阶,该向下凸出的台阶可以与抵触块421匹配勾住,用户将行李箱架2 作为趴桌使用的过程中,依靠座椅连接紧固件4的作用,防止其向前倾而出现不稳的情况。
[0072] 以上所述仅为解释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之 限制。凡在相同之实用新型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之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 本发明意图保护之范畴。
【权利要求】
1. 一种拉杆行李箱,包括行李箱体和用于放置行李箱体的行李箱架,所述行李箱体和 行李箱架为可拆卸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李箱架包括手柄、设有滚轮用于承托行李箱体的底座托架、以及连接底座托架 的拉杆,所述拉杆和手柄通过一翻转机构连接,所述手柄通过翻转机构相对拉杆翻转一角 度; 还包括一设置在行李箱体或行李箱架上的承靠板,所述承靠板上设置有与手柄匹配的 卡紧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销轴和锁紧件,所述手柄与拉杆相匹配端为凸部结构,所述拉杆与 手柄相匹配端为凹部结构,所述手柄和所述拉杆凹凸配合并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拉杆设有 导槽,所述锁紧件沿导槽活动,与手柄抵触固定或分离;所述手柄相对拉杆的端部设有与锁 紧件匹配的抵触固定部; 或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销轴和锁紧件,所述手柄与拉杆相匹配端为凹部结构,所述拉杆 与手柄相匹配端为凸部结构所述手柄和所述拉杆凹凸配合并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手柄设有 导槽,所述锁紧件沿导槽活动,与拉杆抵触固定或分离;所述拉杆相对手柄的端部设有与锁 紧件匹配的抵触固定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相对拉杆的抵触固定部为一盲孔,所述锁紧件设有一与所述盲孔榫合的卡 销、以及与卡销固定连接的按钮,所述靠近盲孔的按钮端部设有弹性凸块,所述拉杆设有与 所述弹性凸块匹配的凹口; 或所述拉杆相对手柄的抵触固定部为一盲孔,所述锁紧件设有一与所述盲孔榫合的卡 销、以及与卡销固定连接的按钮,所述靠近盲孔的按键端部设有弹性凸块,所述手柄设有与 所述弹性凸块匹配的凹口。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件还包括一设于卡销另一端与拉杆弹性抵触的压缩弹簧; 或设于卡销另一端与手柄弹性抵触的压缩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一压扣件,其中部与拉杆铰接形成杠杆结构,其一端和拉杆之间设 有一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手柄相对拉杆的端部抵触,所述手柄相对拉杆的端部设有与压扣 件匹配抵触的凹部; 或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一压扣件,其中部与手柄铰接形成杠杆结构,其一端和手柄之间 设有一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拉杆相对手柄的端部抵触,所述拉杆相对手柄的端部设有与压 扣件匹配抵触的凹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杆为伸缩拉杆。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杆上还设有一座椅连接紧固件,所述座椅连接紧固件包括卡箍、连接卡箍的紧 固板和调节卡箍开口大小的快拆螺栓;所述紧固板一端设有与座椅抵触的抵触块。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板设有锯齿,所述卡箍设有一与紧固板配合的卡槽,设有与紧固板的锯齿弹 性啮合的弹片; 或所述卡箍设有一与紧固板配合的卡槽,所述紧固板的主体上设有一长条形通孔,所 述快拆螺栓穿过所述长条形通孔压紧或松开紧固板调节卡箍开口大小。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靠板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座椅连接紧固件匹配的卡扣。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为"T"字形结构,其上设有若干个卡紧部,所述承靠板上设有若干个与手柄的 卡紧部匹配的挂钩。
【文档编号】A45C5/00GK203897530SQ201420316332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刘宝玲 申请人:刘宝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