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跟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5169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新型高跟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跟靴,包括鞋底以及设置于鞋底上的鞋帮,所述鞋底包括有鞋前底、鞋中底以及鞋后跟,鞋中底和鞋后跟之间形成有沟槽,所述鞋中底上设置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铰接于鞋前底与鞋中底的交界处,所述翻转板与鞋前底之间设置有翻转轴且所述翻转轴的轴端套设有扭簧,所述翻转板相对于铰接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鞋后跟上设置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翻转板可沿所述滑槽的设置方向滑动至与鞋前底呈水平状,所述滑槽于鞋前底一侧端部设置有固定滑块的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骑行的新型高跟靴,保证了穿高跟靴骑自行车时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新型高跟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靴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高跟靴。

【背景技术】
[0002]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骑自行车外出。对于平底鞋来说,人们发力踩脚踏板时,鞋 底的前底与踏板形成面与面相接触,鞋底的凹凸纹路与踏板之间产生静摩擦,使得鞋底的 前底与踏板紧密贴合、不会滑动。同时,鞋底的平面结构,使得无论鞋底的哪一部分与踏板 相接触,鞋底的受力都相对均匀,在鞋底之下的踏板就不会前后滑动。
[0003] 但当女士穿着传统的高跟靴骑自行车时,由于高跟靴底的前底与鞋跟之间的脚弓 部位很深,人们很习惯把踏板卡于脚弓部位,脚弓部位呈深V字形,当女士用力踩踏踏板 时,踏板一侧边自然与V字形底部相接触,使得踏板另一侧边会在V形夹角开口处随意活 动,踏板的受力就会不均匀,在自行车前进当中,踏板晃动剧烈,人们很难把握踏板方向,很 容易在踩踏踏板时因借不到力而踩空,这给女士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骑行的新型高跟 靴,保证了穿高跟靴骑自行车时的安全性。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跟靴,包括鞋底以 及设置于鞋底上的鞋帮,所述鞋底包括有鞋前底、鞋中底以及鞋后跟,鞋中底和鞋后跟之间 形成有沟槽,所述鞋中底上设置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铰接于鞋前底与鞋中底的交界处,所 述翻转板与鞋前底之间设置有翻转轴且所述翻转轴的轴端套设有扭簧,所述翻转板相对于 铰接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鞋后跟上设置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翻转板可沿 所述滑槽的设置方向滑动至与鞋前底呈水平状,所述滑槽于鞋前底一侧端部设置有固定滑 块的固定结构。
[000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着该高跟靴骑自行车的时候,将鞋中底上的翻转板绕 翻转轴翻转,此时所述滑块便沿着所述滑槽滑动至鞋后跟的底部,滑至鞋后跟的底部时,所 述固定结构对于滑块进行固定作用,防止翻转板重新复位,此时,所述鞋中底和鞋后跟之间 的沟槽便会被翻转板所遮挡,即所述鞋前底、翻转板以及鞋后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避免了 在骑自行车时所述脚踏板卡接于沟槽中而出现为危险,当正常走路时,让滑块脱离所述固 定结构的固定效果,扭簧复位释放储存的弹性势能,带动翻转板翻转重新贴合于鞋中底上, 保证了该高跟靴的正常行走。
[000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有挡块和顶接弹簧,所述滑槽侧壁 上设置有供挡块活动的嵌槽,所述顶接弹簧位于嵌槽内部且一端固定于挡块上,所述挡块 与滑槽底部之间形成供滑块卡接空腔,所述挡块相对于空腔另一侧端面呈楔形面设置且所 述楔形面从顶接弹簧一侧端面至另一侧侧壁朝向滑槽底部倾斜设置,所述顶接弹簧的轴心 线上穿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一端固定连接挡块且另一端延伸至鞋后跟外侧。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块滑动至滑槽的底端时,所述滑块挤压楔形面,楔形 面受力后,该挡块变化挤压顶接弹簧,顶接弹簧发生变型,使得挡块与滑槽之间形成供滑块 通过的路径,滑块顺利滑入空腔中,挡块失去作用力后,所述顶接弹簧复位,重新使得滑槽 闭合,滑块便被挡块固定于空腔中,防止翻转板复位;当需要翻转板复位的时候,通过拉动 位于鞋后跟外侧的控制杆,利用外力作用顶接弹簧,使得挡块与滑槽之间重新形成供滑块 回位的路径,此时,扭簧便会自动带动滑块脱离空腔,即翻转板重新回到与鞋中底相抵接的 位置,该结构操作接单,固定效果稳固。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板的宽度与所述鞋前底相适配。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翻转板可以完全覆盖沟槽,进一步提高了该高跟靴 在骑行时的安全性。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呈圆弧状设置。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滑块的运动轨迹,使得滑块的运动更加平滑,减少 了拨动翻转板时所需的力,使得该结构使用起来更加省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高跟靴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高跟靴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高跟靴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新型高跟靴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7] 一种新型高跟靴,包括鞋底1以及设置于鞋底1上的鞋帮,所述鞋底1包括有鞋前 底13、鞋中底12以及鞋后跟11,鞋中底12和鞋后跟11之间形成有沟槽14,所述鞋中底12 上设置有翻转板2 (所述翻转板2的尺寸与所述鞋前底13相适配),所述翻转板2铰接于鞋 前底13与鞋中底12的交界处,所述翻转板2与鞋前底13之间设置有翻转轴8且所述翻转 轴8的轴端套设有扭簧6,所述翻转板2相对于铰接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滑块21,所述鞋后跟 11上设置有与滑块21相适配的滑槽111 (所述滑槽111呈圆弧形设置),所述翻转板2可 沿所述滑槽111的设置方向滑动至与鞋前底13呈水平状,所述滑槽111于鞋前底13 -侧 端部设置有固定滑块21的固定结构。
[0018]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有挡块3和顶接弹簧3,所述滑槽111侧壁上设置有供挡块3 活动的嵌槽4,所述顶接弹簧3位于嵌槽4内部且一端固定于挡块3上,所述挡块3与滑槽 111底部之间形成供滑块21卡接空腔5,所述挡块3相对于空腔5另一侧端面呈楔形面31 设置且所述楔形面31从顶接弹簧3 -侧端面至另一侧侧壁朝向滑槽111底部倾斜设置,所 述顶接弹簧3的轴心线上穿设有控制杆7,所述控制杆7 -端固定连接挡块3且另一端延伸 至鞋后跟11外侧。
[0019] 穿着该高跟靴骑自行车的时候,将鞋中底12上的翻转板2绕翻转轴8翻转,此时 所述滑块21便沿着所述滑槽111滑动至鞋后跟11的底部,滑至鞋后跟11的底部时,所述 滑块21挤压楔形面31,楔形面31受力后,该挡块3变化挤压顶接弹簧3,顶接弹簧3发生 变型,使得挡块3与滑槽111之间形成供滑块21通过的路径,滑块21顺利滑入空腔5中, 挡块3失去作用力后,所述顶接弹簧3复位,重新使得滑槽111闭合,滑块21便被挡块3固 定于空腔5中,防止翻转板2复位,此时,所述鞋中底12和鞋后跟11之间的沟槽14便会被 翻转板2所遮挡,即所述鞋前底13、翻转板2以及鞋后跟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避免了在骑 自行车时所述脚踏板卡接于沟槽14中而出现为危险,当正常走路时,通过拉动位于鞋后跟 11外侧的控制杆7,利用外力作用顶接弹簧3,使得挡块3与滑槽111之间重新形成供滑块 21回位的路径,此时,扭簧6便会自动带动滑块21脱离空腔5,即翻转板2重新回到与鞋中 底12相抵接的位置,保证了该高跟靴的正常行走。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型高跟靴,包括鞋底以及设置于鞋底上的鞋帮,所述鞋底包括有鞋前底、鞋中 底以及鞋后跟,鞋中底和鞋后跟之间形成有沟槽,其特征是:所述鞋中底上设置有翻转板, 所述翻转板铰接于鞋前底与鞋中底的交界处,所述翻转板与鞋前底之间设置有翻转轴且所 述翻转轴的轴端套设有扭簧,所述翻转板相对于铰接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鞋后跟 上设置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翻转板可沿所述滑槽的设置方向滑动至与鞋前底呈水 平状,所述滑槽于鞋前底一侧端部设置有固定滑块的固定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跟靴,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有挡块和顶接弹 簧,所述滑槽侧壁上设置有供挡块活动的嵌槽,所述顶接弹簧位于嵌槽内部且一端固定于 挡块上,所述挡块与滑槽底部之间形成供滑块卡接空腔,所述挡块相对于空腔另一侧端面 呈楔形面设置且所述楔形面从顶接弹簧一侧端面至另一侧侧壁朝向滑槽底部倾斜设置,所 述顶接弹簧的轴心线上穿设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一端固定连接挡块且另一端延伸至鞋后 跟外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跟靴,其特征是:所述翻转板的宽度与所述鞋前底相 适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跟靴,其特征是:所述滑槽呈圆弧状设置。
【文档编号】A43B21/42GK203884849SQ201420321479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7日
【发明者】曹忠海 申请人:杭州通运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