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263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拐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手杖领域的多功能拐杖,包括:手持部、主体、药箱、倾角检测器和控制器,其中:手持部与主体的顶部相连,药箱和倾角检测器设置于主体上,控制器设置于手持部,控制器的信息接收端和供电端分别与倾角检测器相联。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老年人行走时摔倒,并且为老年人的出行提供多种便利。
【专利说明】多功能拐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手杖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多功能拐杖。

【背景技术】
[0002]现今全世界开始面临人口老化的问题,高龄人口比例不断增高,其生活品质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高龄民众的生活中常面临到的问题,如由于大部分高龄者基于身体老化影响致使活动能力大幅降低,移动速度缓慢的高龄者与身体障碍人士等的行走辅助器具。虽然拐杖解决了高龄者身体障碍人士的行走问题,却仍未避免行走安全问题。如何全方位的保护老人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0003]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2920117,
【公开日】2013_2_13,记载了一种具有跌倒自动报警功能的智能拐杖,包括拐杖本体和跌倒自动报警装置,所述的跌倒自动报警装置包括电源、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微控制器MCU、按键开关、蜂鸣器、定位模块GPS、通讯网络模块GSM组成;所述的电源、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微控制器MCU、按键开关、蜂鸣器、定位模块GPS、通讯网络模块GSM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的拐杖本体上设置有空腔用于放置跌倒自动报警装置。但该技术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在受到冲击时有误报的可能,同时由于传感器模块置于拐杖头部,在老人行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抬起拐杖引起误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多功能拐杖,能够防止老年人行走时摔倒,在拐杖工作过程中消除了误报警,并且为老年人的出行提供多种便利。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持部、主体、药箱、倾角检测器和控制器,其中:手持部与主体的顶部相连,药箱和倾角检测器设置于主体上,控制器设置于手持部,控制器的信息接收端和供电端分别与倾角检测器相联。
[0006]所述的控制器包括:电源电路、开关电路、中央控制电路、报警电路和复位电路,其中: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电源电路相连,电源电路的供电输出端分别与中央控制电路和倾角电路相连,中央控制电路的信息接收端与倾角检测器的发送端相连,动作输出端与报警电路相连,复位接收端与复位电路相连。
[0007]所述的手持部的前部与主体相连,前端面设置照明灯,后部设有波纹结构,以方便手的握持。
[0008]所述的主体的底端设有防滑结构,该结构为支架结构。
[0009]所述的主体的外侧面设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为两个弯折的连续平面,包括:竖直面和水平面,其中:竖直面与药箱的侧面相连,水平面与药箱的底面相连。
[0010]所述的药箱包括:容纳药物的上层空间和容纳倾角检测器的下层空间。
[0011]所述的倾角检测器外接蜂鸣器,该蜂鸣器与报警电路相连。
[0012]技术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优点包括:1、前端设置的照明灯方便使用人夜间行走,同时避免了与路上车辆行人的碰撞;2、采用倾角传感器,可以更精确的检测拐杖姿态,避免了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因冲击引起误报的可能;同时把传感器模块置于拐杖中间而非拐杖头部方便使用者手持拐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5]图2为控制器以及倾角检测器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0016]图3为手持部的结构图;
[0017]图4为支撑架的结构图;
[0018]图5为药箱的结构图;
[0019]图6为实施例1的倾倒感应控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手持部1、主体2、药箱3、倾角检测器4和控制器5,其中:手持部I与主体2的顶部相连,药箱3和倾角检测器4设置于主体2上,控制器5设置于手持部1,控制器5的信息接收端和供电端分别与倾角检测器4相联。
[0023]如图2所示,所述的控制器5包括:电源电路6、开关电路7、中央控制电路8、报警电路9和复位电路10,其中:开关电路7的控制端与电源电路6相连,电源电路6的供电输出端分别与中央控制电路8和倾角电路相连,中央控制电路8的信息接收端与倾角检测器4的发送端相连,动作输出端与报警电路9相连,复位接收端与复位电路10相连。
[0024]如图3所示,所述的手持部I的前部与主体2相连,前端面设置照明灯,后部设有波纹结构,以方便手的握持。
[0025]所述的主体2的底端设有防滑结构11,该结构为支架结构。
[0026]如图4所示,所述的主体2的外侧面设有支撑架12,该支撑架为两个弯折的连续平面,包括:竖直面13和水平面14,其中:竖直面13与药箱3的侧面相连,水平面14与药箱3的底面相连。
[0027]如图5所示,所述的药箱3包括:容纳药物的上层空间15和容纳倾角检测器4的下层空间16。
[0028]所述的倾角检测器4外接蜂鸣器,该蜂鸣器与报警电路9相连。
[002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倾角检测器4检测拐杖状态的角度状态,拄着拐杖的老人行走时,拐杖上安装的倾角检测器4由于水平放置,考虑到拐杖的提起落下等误差,其倾角在±30°以内,但是当拄着拐杖的老人摔倒时,拐杖会倒在地上,那么倾角检测器4就会检测出拐杖倾角肯定是大于±60°的,那么此时我们认定拐杖倒在地上了,从而推断出老人摔倒了,拐杖的报警装置为发出报警声音,向周围的人求救,从而使得老人最快得到救助。为了减少拐杖误报警的情况,倾角检测器4上安装了报警复位按钮,摔倒的老人如果没事活可以自救,可以自已按下报警复位按钮,从而取消报警。另外本实施例有照明灯和药箱3的功能,照明灯可以为夜间外出的老人提供更好的行走环境,药箱3里根据老人的疾病史提供急救药物,使老人在摔倒或有突发病时得到及时的救助。
[0030]如图6所示,当开关打开时,倾角检测器4的传感器开始工作,不断的输出倾角数据,当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超过设定的报警阀值,本实施例设定为60°,如果没有超过60°则传感器继续监测拐杖状态,如果超过了 60°则开启定时器计时,计时5秒后倾角没有超过60°,系统则认定刚才超过的60°是偶然因素,比如老人提起拐杖指路,或者把拐杖平放后又立马直立起来,这样的情况不做报警处理,减少了误报警的可能,如果计时5秒后倾角检测器4还是输出超过60°,则系统认定拐杖是摔倒了,同时也认定拄着拐杖的老人也摔倒了,则系统开启蜂鸣器报警,直到人为的按下报警复位按钮为止,此举基本杜绝了误报警的存在,节省了家人和社会的人力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主体、药箱、倾角检测器和控制器,其中:手持部与主体的顶部相连,药箱和倾角检测器设置于主体上,控制器设置于手持部,控制器的信息接收端和供电端分别与倾角检测器相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拐杖,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器包括:电源电路、开关电路、中央控制电路、报警电路和复位电路,其中:开关电路的控制端与电源电路相连,电源电路的供电输出端分别与中央控制电路和倾角电路相连,中央控制电路的信息接收端与倾角检测器的发送端相连,动作输出端与报警电路相连,复位接收端与复位电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拐杖,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持部的前部与主体相连,前端面设置照明灯,后部设有波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拐杖,其特征是,所述的主体的底端设有防滑结构,该结构为支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拐杖,其特征是,所述的主体的外侧面设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为两个弯折的连续平面,包括:竖直面和水平面,其中:竖直面与药箱的侧面相连,水平面与药箱的底面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拐杖,其特征是,所述的药箱包括:容纳药物的上层空间和容纳倾角检测器的下层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多功能拐杖,其特征是,所述的倾角检测器外接蜂鸣器,该蜂鸣器与报警电路相连。
【文档编号】A45B9/00GK203952656SQ201420394721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7日
【发明者】胡家玮, 葛海浪, 顾海燕, 陈荣波, 周桐宇 申请人:胡家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