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擦干脚部的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51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便于擦干脚部的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包括鞋面、鞋口和鞋底,所述鞋面包括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所述前脚掌部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鞋面内侧和鞋底相对鞋内的一面为可吸水材料制成,所述前脚掌部一端设有若干置于内表面的用于容置脚趾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壁设有吸水层,所述空腔远离后脚跟部的一端设有开口,脚部进入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后,凸条可以贴合脚趾和脚面之间的凹陷结构,使吸水材料贴合脚部更紧密,在脚部运动的情况下,凸条提供的挤压力使吸水材料充分摩擦脚部,优化吸水材料的吸水效果,尤其是脚趾之间与空腔的摩擦,实现了迅速擦干脚部水分的目的。
【专利说明】便于擦干脚部的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擦干脚部的鞋。

【背景技术】
[0002]绝大部分人在一天结束后都会洗漱或是沐浴,脚部的水分由人弯腰或是抬脚将毛巾裹于其上,擦拭水分,尤其是脚趾部分的水分,极为不便,特别时老人或是体型较胖者,弯腰抬腿皆不方便,到了冬天,穿的多了之后,要擦拭脚部更加不便。
[0003]目前,市场上申请号为200920086646.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方便擦脚的脚部按摩箱,所述按摩箱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内设用于放置双脚的脚型腔体,腔体内壁覆有一层吸水毛巾,下部设有电动按摩装置,电动按摩装置由按摩垫和供电装置组成,按摩垫与脚型腔体的脚底面接触,此实用新型虽然能够不需要人弯腰便可以将脚部的水擦干净,但是脚部缝隙众多,尤其是脚趾部分,方便擦脚的脚部按摩箱并不能彻底的擦干脚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擦干脚部水分便捷彻底的便于擦干脚部的鞋。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包括鞋面、鞋口和鞋底,所述鞋面包括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所述前脚掌部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鞋面内侧和鞋底相对鞋内的一面为可吸水材料制成,所述前脚掌部一端设有若干置于内表面的用于容置脚趾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壁设有吸水层,所述空腔远离后脚跟部的一端设有开口。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表面开设若干与脚趾形状相适配的空腔,当脚穿戴便于擦干脚部的鞋时,鞋内部结构能贴合脚部的形状,使各脚趾分别进入空腔,空腔前段设有开口,能使脚趾缝隙之间充分接触空腔内壁,尤其是脚趾根部的缝隙,使鞋内充分贴合脚部缝隙,利用鞋内为可吸水材料制成,可通过活动脚部,加剧脚部与鞋内部吸水材料的摩擦,达到迅速吸收脚部水分的效果,实现方便擦干脚部的目的。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之间设有朝后脚跟部一端设置的且横截面呈锥形结构的加厚条。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脚部穿戴便于擦干脚部的鞋时,加厚条一端的锥形结构设置可以快速分开各脚趾,使脚趾更轻松的对应进入各自的空腔,确保脚部进入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后,鞋内的吸水材料贴合各脚趾的缝隙,进行擦干脚部的吸水过程。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表面靠近空腔的一端设有吸水凸条。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部进入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后,凸条可以贴合脚趾和脚面之间的凹陷结构,使吸水材料贴合脚部更紧密,在脚部运动的情况下,凸条提供的挤压力使吸水材料充分摩擦脚部,优化吸水材料的吸水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和后脚跟部均设有横截面呈弧形结构的摩擦部。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进一步使吸水材料贴合脚部,尤其是脚底的凹陷结构和脚后跟处的弯曲结构,并在脚部运动时,摩擦脚底和脚后跟,擦干缝隙内的水分,进一步优化擦干脚部的功能。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面和鞋底呈可拆卸结构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后,可取下鞋底和鞋面,将鞋面内部翻出,对其内的结构进行清洗,晾晒,清洗方便,实现重复使用。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鞋面内部空隙较多,清洗脚不方便的问题,取下鞋面后,可将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分离,便于清洗前脚掌部内的空腔,也便于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清洗后的内外面翻转晾晒。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在脚部清洗后,省去用毛巾等对脚部尤其是脚趾之间缝隙的擦拭,通过穿戴便于擦干脚部的鞋,进行行走运动便能实现对脚部的擦拭,擦干脚部的水分,方便快捷且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便于擦干脚部的鞋的剖视图;
[0020]图3为前脚掌部空腔的剖视图。
[0021]【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1、鞋面;11、前脚掌部;111、空腔;1111、加厚条;112、吸水凸条;12、后
脚跟部;13、连接部;3、鞋底;31、摩擦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3]一种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包括鞋面1、鞋口和鞋底3,所述鞋面I包括前脚掌部11和后脚跟部12,所述前脚掌部11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鞋面I内部和鞋底3相对鞋内的一面为可吸水材料制成,所述前脚掌部11 一端设有若干置于内表面的空腔111结构,所述空腔111大小依次按照脚趾大小设置,所述空腔111结构依照脚趾形状依次排列,将内表面开设若干与脚趾形状相适配的空腔111,空腔111数量适配脚趾数,空腔111可单独拆卸,空腔111外壁设有可与内表面连接的魔术贴,当脚穿戴便于擦干脚部的鞋时,鞋内部结构能贴合脚部的形状,使各脚趾分别进入空腔111,鞋内充分贴合脚部缝隙,利用鞋内为可吸水材料制成,可通过活动脚部,加剧脚部与鞋内部吸水材料的摩擦,达到迅速吸收脚部水分的效果,实现方便擦干脚部的目的。
[0024]所述空腔111之间设有朝后脚跟部12 —端设置的且横截面呈三角形结构的加厚条1111,当脚部穿戴便于擦干脚部的鞋时,加厚条1111 一端的三角形结构设置可以快速分开各脚趾,使脚趾更轻松的对应进入各自的空腔111,确保脚部进入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后,鞋内的吸水材料贴合各脚趾的缝隙,进行擦干脚部的吸水过程。
[0025]所述内表面靠近空腔111的一端设有吸水凸条112,脚部进入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后,吸水凸条112可以贴合脚趾和脚面之间的凹陷结构,使吸水材料贴合脚部更紧密,在脚部运动的情况下,吸水凸条112提供的挤压力使吸水材料充分摩擦脚部,优化吸水材料的吸水效果。
[0026]所述鞋底3和后脚跟部12远离空腔111 一端的横截面均呈弧形的摩擦部31,进一步使吸水材料贴合脚部,尤其是脚底的凹陷结构,并在脚部运动时,摩擦脚底,进一步优化擦干脚部的功能。
[0027]所述鞋面I和鞋底3呈可拆卸结构设置,如魔术贴结构,在使用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后,可取下鞋底3和鞋面1,将鞋面I内部翻出,对其内的结构进行清洗,晾晒,清洗方便,实现重复使用。
[0028]所述前脚掌部11和后脚跟部12之间设有连接部13,为可拆卸连接,优选为拉链结构设置,解决了鞋面I内部空隙较多,清洗脚不方便的问题,取下鞋面I后,可将前脚掌部11和后脚跟部12分离,便于清洗前脚掌部11内的空腔111,也便于前脚掌部11和后脚跟部12清洗后的内外面翻转晾晒。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包括鞋面、鞋口和鞋底,所述鞋面包括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所述前脚掌部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内侧和鞋底相对鞋内的一面为可吸水材料制成,所述前脚掌部一端设有若干置于内表面的用于容置脚趾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壁设有吸水层,所述空腔远离后脚跟部的一端设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之间设有朝后脚跟部一端设置的加厚条,所述加厚条横截面呈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靠近空腔的一端设有吸水凸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和后脚跟部均设有横截面呈弧形结构的摩擦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和鞋底呈可拆卸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擦干脚部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文档编号】A43B23/02GK203969398SQ201420409681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潘定龙 申请人:浙江旭达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