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71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健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保健鞋,其结构主要是由鞋面和鞋底组成;其中,鞋底共分为三块,每一块鞋底的前跟都高于后跟,同时每一块鞋底的前跟高度都不一样。鞋底与鞋面组合时是可以根据人的需求及舒适度随意调整安装不同高度的鞋底。本实用新型在应用过程中人体的前脚跟是一直保持翘着的,而前脚跟翘着就能牵动刺激足太阳膀胱经,并且能刺激足三阴和足三阳经,通过刺激以后就能联通人体各脏腑,然后就能提高人体脏腑的机能,人体的脏腑机能提高以后就能抵御外邪,保持身体健康。应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在家里做家务时或上班时间交替穿上一段时间,就可以起到治疗及保健作用,不用刻意花时间去做治疗,在习以为常的穿鞋过程中起到保健治疗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保健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用于足太阳膀胱经的保健鞋。

【背景技术】
[0002]足太阳膀胱经,医学百科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题。膀胱经共六十九穴,原穴为京骨穴,络穴为足少阴肾经之大钟穴。太阳为阳气大盛在身体之最外的意义,所以本经对外界赤刺激反应也较频繁,与各脏腑大都有腧穴关系与肾经相表里。
[0003]经中穴道:起自眶孔目内眦外一分之睛明穴,上经眉头陷中之攒竹穴,行至前额发际之眉冲穴,沿头中线稍外约一寸五分处,经曲差、五处穴,往头后行至承光、通天、络却,至后脑之玉枕穴。从玉枕穴挟项后大筋外廉,下行至项后发际陷中之天柱穴。由此穴而下,沿中间督脉二寸外缘下行,至第一、二椎间即大抒穴(骨会穴),至此一分为二,别脉走附分穴,本脉由风门穴而下。第二椎下凹处为风门穴(疗穴),下行至第三椎下凹处为肺俞穴,第五椎中线二寸为心俞,以下第七、九、十椎,分别为膈俞(血会穴)、肝俞、胆俞,第十一、十二、十三椎,分别为脾俞、胃俞、三焦俞,第十四、十六、十七椎,分别为肾俞、大肠俞、关元俞,第十八、十九椎分别为小肠俞、膀胱俞,以上全为疗穴,第廿椎为中膂俞穴。本经行至臀部有四孔分别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等穴。从下穴行阴尾尻骨两旁五分许为会阳穴。
[0004]自大抒穴另一别脉,自肩膊内循行第二椎下,附项内廉两旁,相去各三寸半为附分穴,第三椎为魄户穴,第四椎为膏肓穴(疗穴),下经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等穴,至第十四椎去中线三寸半为志室穴(疗穴),经胞肓穴至第廿椎为秩边穴(疗穴),在此本经与别脉交会于会阳穴。
[0005]从秩边穴、会阳穴下行尻臀下,阴股上约纹中为承扶穴(疗穴),至腿后正中为殷门穴,至腿后部胭窝外侧有浮郄、委阳穴,至胭窝正中为委中穴(合穴),再下二寸为合阳穴,小腿中段为承山穴(疗穴),从承山斜行足外踝后上七寸陷中为飞阳穴(疗穴),下行足外踝上三寸筋骨之间为附阳穴,下行经外踝后五分跟骨上凹陷之昆仑穴(疗穴),经足跟骨下陷中拱足处为仆参穴,足外踝下五分陷中为申脉穴(疗穴),从申脉穴下一寸为金门穴,前行至第五跖骨中间之京骨穴(原穴),再前行经束骨(输穴)、通谷穴,止至跖骨末端之至阴穴(井穴)。
[0006]疾病症候:患足太阳膀胱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眼、鼻、头颈、腰背、脑病、发热症,有下列病候:癫痫、头痛、项僵、腰背疼痛、眼病、股关节屈曲不利、弯膝时腿肚疼痛、痔疮、疟疾、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目黄、鼻中流涕或血。
[0007]通过足太阳膀胱经刺激治疗各种疾病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按摩、针灸、艾灸、药敷等方法进行。按摩疗法费时、费力、费钱,针灸疗法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疼痛且耗资耗时,而艾灸也容易烫伤人体,通过药敷治疗时不但配药麻烦,成果过程也亦极为繁琐,而且同样耗时耗费。如果是治疗一些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颈椎骨质增生、腿抽筋及五脏六府引发的各类慢性病,都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很多病人根本没法坚持,导致疾病越来越深。


【发明内容】

[0008]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及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全新的一种作用于足太阳膀胱经的保健鞋。具体包括:其结构主要是由鞋面和鞋底组成;其中,鞋底共分为三块,而且每一块鞋底的前跟都高于后跟,同时每一块鞋底的前跟高度都不一样。同时,鞋底安置于鞋面时是可以根据人的需求及舒适度来随意调整安装不同高度的鞋底。本实用新型在应用过程中人体的前脚跟是一直保持翘着的,而前脚跟翘着就能牵动刺激足太阳膀胱经,并且能刺激足三阴和足三阳经,通过刺激以后就能联通人体各脏腑,然后就能提高人体脏腑的机能,人体的脏腑机能提高以后就能抵御外邪,保持身体健康。应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在家里做家务时或上班时间交替穿上一段时间,就可以起到治疗及保健作用,不用刻意花时间去做治疗,在习以为常的穿鞋过程中起到保健治疗作用。
[0009]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0]1、一种保健鞋,技术方案中该保健鞋结构主要是由鞋面(1)和鞋底(2)组成;其中,鞋底(2)共分为三块,而且每一块鞋底(2)的前跟都高于后跟,同时每一块鞋底(2)的前跟高度都不一样;鞋底(2)是安置在鞋面(1)的底部而形成一个整体。
[0011]2、所述的鞋面⑴是由面底(3)、帮面(4)、鞋带(5)组成,并在面底(3)底部的前跟和后跟部位各布局设置一个“丁”字型的勾道(6)。
[0012]3、所述的鞋底⑵的结构是前跟(7)比后跟⑶高,在鞋底(2)的前跟(7)和后跟(8)的面上各布局设置一个“丁”字型的挂钩(9),挂钩(9)的体积大小与勾道(6)相吻合;鞋底(2)和鞋面(1)组合时,是将在鞋底(2)面上设的两个挂钩(9)分别套上在面底
(3)的两个勾道(6)上,由此形成一个整体。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4]1、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保健鞋其结构科学、合理,保健及治疗措施独特且实用。
[0015]2、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共分为三块,而且每一块鞋底的前跟都高于后跟,同时每一块鞋底的前跟高度都不一样;同时,鞋底安置于鞋面时是可以根据人的需求及舒适度来随意调整安装不同高度的鞋底。
[0016]3、应用本实用新型时,人体的前脚跟是一直保持翘着的,而前脚跟翘着就能牵动刺激足太阳膀胱经,并且能刺激足三阴和足三阳经,通过刺激以后就能联通人体各脏腑,然后就能提闻人体脏脑的机能,人体的脏脑机能提闻以后就能抵御外邪,保持身体健康。
[0017]4、应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在家里做家务时或上班时间交替穿上一段时间,就可以起到治疗及保健作用,不用刻意花时间去做治疗,在习以为常的穿鞋过程中起到保健治疗作用。
[0018]5、本实用新型在应用过程中自然不痛苦,而且没有任何不适感,应用过程中因为是反常态穿鞋,还由此增加了乐趣。
[0019]6、本实用新型保健作用全面且效果彰显,生产成本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鞋面(1)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鞋底(2)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鞋底(2)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鞋底(2)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在图1中,2是鞋底,3是鞋面的面底,4是帮面,5是鞋带,6是勾道,7是如亂8是后跟,9是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8]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鞋面(1)和鞋底
(2)组成;其中,鞋底⑵共分为三块,而且每一块鞋底⑵的前跟都高于后跟,同时每一块鞋底(2)的前跟高度都不一样;鞋底(2)是安置在鞋面(1)的底部而形成一个整体。
[0029]图1中所示。2是鞋底(2),3是鞋面的面底(3),4是帮面(4),5是鞋带(5),6是勾道(6),7是前跟(7),8是后跟⑶,9是挂钩(9)。
[0030]图2所示。鞋面⑴是由面底(3)、帮面⑷、鞋带(5)组成,并在面底(3)底部的前跟和后跟部位各布局设置一个“丁”字型的勾道(6)。
[0031]图3、图4、图5所示。鞋底⑵的结构是前跟(7)比后跟⑶高,在鞋底(2)的前跟(7)和后跟(8)的面上各布局设置一个“丁”字型的挂钩(9),挂钩(9)的体积大小与勾道(6)相吻合。
[0032]鞋底(2)和鞋面(1)组合时,是将在鞋底(2)面上设的两个挂钩(9)分别套上在面底(3)的两个勾道(6)上,由此形成一个整体。
【权利要求】
1.一种保健鞋,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主要是由鞋面(I)和鞋底(2)组成;其中,鞋底(2)共分为三块,而且每一块鞋底(2)的前跟都高于后跟,同时每一块鞋底(2)的前跟高度都不一样;鞋底(2)是安置在鞋面(I)的底部而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的一种保健鞋,鞋面(I)是由面底(3)、帮面(4)、鞋带(5)组成,并在面底(3)底部的前跟和后跟部位各布局设置一个“丁”字型的勾道(6); 所述的一种保健鞋,鞋底(2)的结构是前跟(7)比后跟(8)高,在鞋底(2)的前跟(7)和后跟(8)的面上各布局设置一个“丁”字型的挂钩(9),挂钩(9)的体积大小与勾道(6)相吻合;鞋底(2)和鞋面(I)组合时,是将在鞋底(2)面上设的两个挂钩(9)分别套上在面底(3)的两个勾道(6)上,由此形成一个整体。
【文档编号】A43B13/14GK204070760SQ201420503966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日
【发明者】雷色香 申请人:雷色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