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鞋跟的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00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鞋跟的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鞋跟的鞋,鞋本体包括:鞋面,与所述鞋面相连的鞋中底,与所述鞋中底可拆卸连接的鞋跟;所述鞋中底设置有凸出所述鞋中底表面用于与所述鞋跟连接的凸起连接部;所述鞋跟设置有与所述凸起连接部采用过盈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连接部用于所述凹槽胀接,使所述鞋中底与所述鞋跟可拆卸连接。这样鞋跟可拆卸可更换,鞋跟设计成不同款式和不同颜色,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鞋中底与鞋跟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更换鞋跟来改变鞋的款式和颜色,使消费者能够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搭配,满足消费者的穿着体验。
【专利说明】 一种可拆卸鞋跟的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鞋跟的鞋。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鞋跟与鞋中底为一体结构,消费者无法自主的拆卸更换鞋跟。每双鞋的款式,鞋跟的颜色固定不变。消费者买到每双鞋都是定型的,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变换或调整鞋跟的款式和颜色。如果消费者打算拥有不同样式和颜色的鞋跟,消费者需要分别购买不同种类的鞋,这样显然加大了消费者的购置成本,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鞋跟与鞋中底是固定配合的,消费者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鞋的高度和鞋跟的颜色和样式,消费者无法自主组装鞋子。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鞋跟的鞋,包括:鞋本体;所述鞋本体包括:鞋面,与所述鞋面相连的鞋中底,与所述鞋中底可拆卸连接的鞋跟;
[0004]所述鞋中底设置有凸出所述鞋中底表面用于与所述鞋跟连接的凸起连接部;
[0005]所述鞋跟设置有与所述凸起连接部采用过盈配合的凹槽;
[0006]所述凸起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凹槽胀接,使所述鞋中底与所述鞋跟可拆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鞋本体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鞋中底与所述鞋跟可拆卸连接的手拧螺栓;
[0008]所述手拧螺栓设置有螺杆、螺帽以及与所述螺帽活动连接,用于旋转螺栓的手拧部;
[0009]所述鞋中底跟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手拧螺栓手拧部和螺帽的容置槽;
[0010]所述容置槽槽底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螺杆穿过的槽底通孔;
[0011]所述鞋跟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所述手拧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槽底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鞋本体还包括与所述鞋中底表面可拆卸连接的平整垫;
[0013]所述平整垫用于覆盖在所述容置槽上,使所述鞋中底表面平整。
[0014]优选的,所述凸起连接部采用至少两个三棱柱结构,且所述三棱柱并列设置在所述鞋中底上;
[0015]所述鞋跟的凹槽采用与所述三棱柱数量相同,形状相适配,且与所述三棱柱过盈配合的三棱柱槽。
[0016]优选的,所述鞋中底设置有鞋中底硬端和与所述鞋中底硬端可拆卸连接,且可以弯折的鞋中底软端。
[0017]优选的,所述鞋中底硬端采用金属材料、或塑胶材料,或合成材料制作。
[0018]优选的,所述鞋中底软端采用软橡胶材料,或海绵材料,或软质合成材料制作。
[0019]优选的,所述鞋中底硬端与所述鞋中底软端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按扣方式,或粘接方式连接。
[0020]优选的,在所述鞋中底与所述鞋跟之间设置有鞋跟垫片;
[0021]所述鞋跟垫片设置有与所述鞋中底底弧相同曲度的鞋中底弧面和与所述鞋跟贴合适配的鞋跟贴合面;
[0022]所述鞋跟垫片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鞋中底与所述鞋跟连接部穿过的垫片通孔。
[0023]优选的,所述鞋跟垫片的形状为水滴形,且所述水滴形鞋跟垫片靠近鞋后帮的一端为圆弧状,另一端为尖端状。
[0024]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25]在本实用新型中,鞋中底的凸起连接部与鞋跟的凹槽采用胀接的方式连接,使鞋中底与鞋跟可拆卸连接。这样鞋跟可拆卸可更换,鞋跟设计成不同款式和不同颜色,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鞋中底与鞋跟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更换鞋跟来改变鞋的款式和颜色,使消费者能够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搭配,满足消费者的穿着体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可拆卸鞋跟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00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可拆卸鞋跟鞋的一个实施例的鞋跟结构图;
[002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可拆卸鞋跟鞋的一个实施例的鞋跟截面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可拆卸鞋跟鞋的一个实施例的手拧螺丝结构图;
[003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可拆卸鞋跟鞋的一个实施例的鞋中底结构图;
[0032]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可拆卸鞋跟鞋的一个实施例的鞋中底与平整垫结构图;
[0033]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可拆卸鞋跟鞋的一个实施例的覆盖平整垫的鞋中底结构图;
[0034]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可拆卸鞋跟鞋的一个实施例的鞋跟垫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3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拆卸鞋跟的鞋,包括:鞋本体;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所述鞋本体包括:鞋面1,与所述鞋面I相连的鞋中底2,与所述鞋中底2可拆卸连接的鞋跟3 ;
[0037]所述鞋中底2设置有凸出所述鞋中底2表面用于与所述鞋跟3连接的凸起连接部;所述鞋跟3设置有与所述凸起连接部采用过盈配合的凹槽;所述凸起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凹槽胀接,使所述鞋中底2与所述鞋跟3可拆卸连接。
[0038]具体的,参阅图2和图5所示,所述凸起连接部采用至少两个三棱柱12结构,且所述三棱柱12并列设置在所述鞋中底2上;所述鞋跟3的凹槽采用与所述三棱柱数量相同,形状相适配,且与所述三棱柱12过盈配合的三棱柱槽11。
[0039]可以理解的是,鞋中底的三棱柱12插入鞋跟的三棱柱槽11内部,三棱柱12与三棱柱槽11采用过盈配合,使三棱柱12与三棱柱槽11胀接为一体。其中三棱柱槽11的槽深至少应为鞋跟高度的三分之一,这样可以保证鞋跟3与鞋中底2的良好连接,能够避免穿鞋者行走时鞋跟晃动,保证鞋本体的稳定性,给穿鞋者带来穿鞋的安全性,保持着鞋本体原有的舒适性。
[0040]在本实施例中,凸起连接部可以采用三棱柱,当然也可以采用四面体,或多面体等形状。具体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并列设置,这样能够充分起到对鞋本体的支撑,防止穿鞋者行走时鞋跟晃动,保证鞋本体的稳定性。而鞋跟凹槽与所述凸起连接部相适配,同样可以采用四面体,或多面体等形状。具体数量和设置位置与凸起连接部相同。
[0041]在本实施例中,鞋中底2的三棱柱12与鞋跟3的三棱柱槽11采用胀接的方式连接,使鞋中底2与鞋跟3可拆卸连接。这样鞋跟3可拆卸可更换,鞋跟3设计成不同款式和不同颜色,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鞋中底2与鞋跟3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更换鞋跟3来改变鞋的款式和颜色,使消费者能够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搭配,满足消费者的穿着体验。
[00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鞋本体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鞋中底2与所述鞋跟3可拆卸连接的手拧螺栓6;参阅图4所示。
[0043]所述手拧螺栓6设置有螺杆22、螺帽21以及与所述螺帽21活动连接,用于旋转螺栓的手拧部23 ;所述鞋中底跟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手拧螺栓手拧部23和螺帽21的容置槽17,参阅图6所示。所述容置槽17槽底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螺杆22穿过的槽底通孔18 ;
[0044]所述鞋跟3设置有与所述螺杆22相适配的螺纹孔16,所述螺纹孔16用于所述手拧螺栓6的螺杆穿过所述槽底通孔18,与所述螺纹孔16螺纹连接。
[0045]由此可知,鞋中底2与鞋跟3通过凸起连接部与凹槽胀接方式连接,在通过手拧螺栓6的螺杆22穿过槽底通孔18,与螺纹孔16螺纹连接。这样,鞋中底2与鞋跟3通过凸起连接部与凹槽胀接后,再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鞋中底通孔和所述垫片通孔,与所述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进而保证鞋跟3与鞋中底2的牢固连接。
[0046]在本实施例中,鞋中底2与鞋跟3采用手拧螺栓6拆卸连接,手拧螺栓6设置有螺杆22、螺帽21以及手拧部23,这样在拆卸手拧螺栓6时,直接用手旋转手拧部23就可以安拆手拧螺栓6,而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使鞋中底2与鞋跟3拆卸连接。
[0047]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结合图7所示,鞋本体还包括与鞋中底2表面可拆卸连接的平整垫15,平整垫15覆盖在容置槽17上使所述鞋中底2表面平整。这样平整垫15保证鞋中底2表面的平整度,避免在鞋中底2表面设置容置槽17而影响穿鞋的舒适度。平整垫15可以采用软橡胶材料,或海绵材料,或软质合成材料制作。
[00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鞋中底2设置有鞋中底硬端13和与所述鞋中底硬端13可拆卸连接,且可以弯折的鞋中底软端14。鞋中底硬端13用于鞋中底2与鞋跟3连接时,防止鞋中底2受到鞋跟3的拉力变形。鞋中底软端14与鞋中底硬端13可拆卸连接,鞋中底软端14可以弯折的。鞋中底硬端13能够承受与鞋跟3连接的拉力和在行走时的扭力,防止鞋中底2受到外力而变形。鞋中底软端14能够很好的适应穿鞋者的脚型,并使穿鞋者在行走时,鞋中底软端14可以弯折,提高穿鞋者的舒适度,减轻穿鞋者的疲劳。本实施例中的鞋中底2采用鞋中底软端14与鞋中底硬端13结合设计,避免了全部采用硬质材料制作而失去鞋的穿着舒适性,还避免了只采用软质材料制作鞋中底2,缺乏良好的支撑力,引起穿鞋者走路时晃动,使鞋的稳定性变差。
[00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鞋中底硬端13采用金属材料、或塑胶材料,或合成材料制作等等。通过材料本身硬度使得鞋中底硬端13具有良好支撑力,保证鞋中底2与鞋跟3良好的支撑,使得穿鞋者走路时不会晃动,提高鞋稳定性。
[00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鞋中底软端14采用软橡胶材料,或海绵材料,或软质合成材料制作。使用软质材料制作鞋中底软端14能够很好的适应穿鞋者的脚型,并使穿鞋者在行走时,鞋中底软端14可以弯折,提高穿鞋者的舒适度,减轻穿鞋者的疲劳。
[0051]在本实施例中,鞋中底硬端13与鞋中底软端14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按扣方式,或粘接方式连接。鞋中底硬端13与鞋中底软端14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穿鞋者可以自己喜好变换鞋中底硬端13与鞋中底软端14。其中鞋中底软端14使用时间久容易磨损使用寿命短,而鞋中底硬端13使用寿命长,通过可拆卸方式可以更换鞋中底软端14,延长鞋的使用寿命。
[0052]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所示,在所述鞋中底2与所述鞋跟3之间设置有鞋跟垫片4 ;所述鞋跟垫片4设置有与所述鞋中底底弧相同曲度的鞋中底弧面和与所述鞋跟3贴合适配的鞋跟贴合面;所述鞋跟垫片4设置有垫片通孔5 ;所述垫片通孔5用于使凸起连接部穿过,并与所述鞋跟3的凹槽胀接连接。
[0053]在本实施例中,鞋跟垫片4的鞋中底弧面与鞋中底的底弧具有相同曲度,而鞋跟贴合面与鞋跟3能够适配贴合,使得鞋中底2、鞋跟垫片4和鞋跟3三者可以完全的贴合在一起,之间没有间隙。克服了受到传统制鞋工艺的限制每双鞋的底弧无法做到精准不变,使得鞋的底弧也就是鞋跟部的弧度在与鞋跟3连接时,鞋底弧与鞋跟贴合面的弧度无法实现完整的贴合的缺点。从而避免了如果鞋底弧与鞋跟贴合面之间不能完整贴合连接,会导致鞋底弧与鞋跟贴合面之间存在空隙。进而将鞋中底2、鞋跟垫片4和鞋跟3连接起来,三者之间没有空隙,鞋本体不产生变形,即使在更换不同样式、不同颜色的鞋跟3时,都能保持鞋跟3的着地点水平着地,避免穿鞋者行走时鞋跟晃动,保证鞋本体的稳定性,给穿鞋者带来穿鞋的安全性,而且保持着鞋本体原有的舒适性。
[005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鞋跟垫片4的形状为水滴形,且所述水滴形鞋跟垫片靠近鞋后帮的一端为圆弧状,另一端为尖端状。可以理解的是,水滴形鞋跟垫片的圆弧状一端具有与鞋后帮相同的圆弧状,这样在与鞋中底2贴合后,从鞋本体的外观来看,使鞋跟垫片4与鞋中底2具有整体性。而水滴形鞋跟垫片的尖端状,既可以适应鞋本体腰线位置的收缩,还缩小鞋跟垫片4本身的面积。
[0055]当然鞋跟垫片4的形状还可以制作成椭圆形,或弓形,或多边形等等,具体的形状还可以与鞋跟3贴合面的形状相适配,这里对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005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鞋跟垫片4采用塑料材料、或橡胶材料,或金属材料,或木质材料制作。
[005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5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拆卸鞋跟的鞋,包括: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本体包括:鞋面,与所述鞋面相连的鞋中底,与所述鞋中底可拆卸连接的鞋跟; 所述鞋中底设置有凸出所述鞋中底表面用于与所述鞋跟连接的凸起连接部; 所述鞋跟设置有与所述凸起连接部采用过盈配合的凹槽; 所述凸起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凹槽胀接,使所述鞋中底与所述鞋跟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鞋跟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本体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鞋中底与所述鞋跟可拆卸连接的手拧螺栓; 所述手拧螺栓设置有螺杆、螺帽以及与所述螺帽活动连接,用于旋转螺栓的手拧部; 所述鞋中底跟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手拧螺栓手拧部和螺帽的容置槽; 所述容置槽槽底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螺杆穿过的槽底通孔; 所述鞋跟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所述手拧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槽底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鞋跟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本体还包括与所述鞋中底表面可拆卸连接的平整垫; 所述平整垫用于覆盖在所述容置槽上,使所述鞋中底表面平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鞋跟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连接部采用至少两个三棱柱结构,且所述三棱柱并列设置在所述鞋中底上;所述鞋跟的凹槽采用与所述三棱柱数量相同,形状相适配,且与所述三棱柱过盈配合的三棱柱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鞋跟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中底设置有鞋中底硬端和与所述鞋中底硬端可拆卸连接,且可以弯折的鞋中底软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鞋跟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中底硬端采用金属材料、或塑胶材料,或合成材料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鞋跟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中底软端采用软橡胶材料,或海绵材料,或软质合成材料制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鞋跟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中底硬端与所述鞋中底软端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按扣方式,或粘接方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鞋跟的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鞋中底与所述鞋跟之间设置有鞋跟垫片; 所述鞋跟垫片设置有与所述鞋中底底弧相同曲度的鞋中底弧面和与所述鞋跟贴合适配的鞋跟贴合面; 所述鞋跟垫片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鞋中底与所述鞋跟连接部穿过的垫片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拆卸鞋跟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跟垫片的形状为水滴形,且所述水滴形鞋跟垫片靠近鞋后帮的一端为圆弧状,另一端为尖端状。
【文档编号】A43B13/30GK204070749SQ20142051962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0日
【发明者】叶钊庆 申请人:东莞志诚鞋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