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06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镯,包括两个通过铰链连接的半镯体,所述铰链的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的半镯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手镯的两个半镯体通过铰链连接,两个半镯体可以沿铰链的轴转动,以便打开手镯,方便佩戴;铰链的轴上设置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半镯体固定连接,由于扭簧具有弹性,打开手镯时在两个半镯体上作用力,使扭簧形变,把手镯佩戴后扭簧由于弹力恢复原状,从而使打开的手镯合上,实现打开佩戴;使用者在佩戴时在两个半镯体上作用力,这样接触面积大,在掰动半镯体时只需要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掰开;这种开合方式方便、简单。
【专利说明】一种手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手镯。

【背景技术】
[0002]饰品中,手镯深受人们喜爱。如图1所示为一种常见的手镯,该手镯包括有两个通过铰链连接的半镯体,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13 —端通过铰链连接,第一半镯体另一端设置有压舌15,该压舌15包括一主体板151和一自该主体板151的前端向后延伸形成的位于该主体板151上方的弹性板153,且该弹性板上设置有一压柱155,该第二半镯体13的另一端对应该压舌15设置有与压舌15插配的插槽17,插槽17的上侧壁设置有用于避让压柱155的避让孔171,压舌15插入插槽17内使弹性板153顶压插槽内腔壁,压柱位于避让孔内,这样就实现第一半镯体和第二半镯体的连接配合。按压压柱155,使压柱155脱离避让孔171,进而使弹性板分离插槽17的内腔,这样就实现打开手镯。为了使手镯外表美观,压柱155体积小,避让孔171略大于压柱155,为了保证弹性板能够顶压插槽17的内壁,且使弹性板153在受压后能够恢复原状,弹性板153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弹性,由于弹性板的弹性较大,且压柱体积小,打开时就需要较大的力去按压压柱使压柱脱离避让孔,但是,对于力气较小的使用者而言,具有较大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佩戴和取下的手镯。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手镯,包括两个通过铰链连接的半镯体,所述铰链的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的半镯体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扭簧端部焊接固定在所述半镯体上。焊接固定牢固,从而使扭簧的端部牢固的固定在半镯体上,扭簧掰动其两端部,扭簧就产生形变,这样将扭簧的两个端部牢固的焊接固定在两个半镯体上,从而掰动半镯体就可以使扭簧产生形变,进而使手镯打开;将作用在半镯体上的力松掉,扭簧会因为自身的弹性恢复原状,从而使手镯闭合。
[0006]优选的,所述扭簧端部设置有弯折。设置弯折方便扭簧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半镯体边缘沿其径向设置有第一翻折,所述第一翻折位于所述半镯体内表面。扭簧的端部固定在半镯体的内表面上,在半镯体上设置第一翻折,且确保扭簧及其端部低于第一翻折的高度,从而使用者在佩戴时防止扭簧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进而防止扭簧夹伤使用者。
[0008]优选的,所述半镯体沿所述第一翻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翻折垂直的第二翻折,所述第二翻折位于所述半镯体内。第一翻折和第二翻折相互配合后使用者在佩戴时与第一翻折相接触,从而相比直接将半镯体的内表面与使用者相接触减小了接触面积,防止手镯粘附在使用者的皮肤上,而且防止半镯体粘附在使用者皮肤上而影响皮肤的透气。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翻折的表面为弧面。弧面进一步减小与使用者相接触的面积,而且弧形结构防止有棱角碰伤使用者。
[0010]优选的,所述扭簧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翻折和第二翻折形成的凹槽内。扭簧的端部放置在第一翻折、第二翻折与半镯体内表面形成的凹槽内后固定,这样就使扭簧固定更加牢固。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翻折内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扭簧的端部的放置槽。凸块增加第一翻折与扭簧固定处的强度,放置槽对扭簧的端部进行限位。
[0012]优选的,所述的两个半镯体另一端都设置有坡面,形成倒V形,其之间的距离从所述半镯体内表面向其外表面逐渐减小。使用者在佩戴时,手镯的开口闭合时,两个半镯体在开口处的相对端部的内表面有距离,且外表面相接触,这样就防止使用者佩戴时两个半镯体在开口处闭合时夹到使用者皮肤。
[0013]优选的,所述的两个半镯体另一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坡面。这是设置坡面的另一种具体结构,两个坡面相互配合使两个半镯体配合紧密。
[0014]本实用新型由于手镯的两个半镯体通过铰链连接,两个半镯体可以沿铰链的轴转动,以便打开手镯,方便佩戴;铰链的轴上设置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半镯体固定连接,由于扭簧具有弹性,打开手镯时在两个半镯体上作用力,使扭簧形变,把手镯佩戴后扭簧由于弹力恢复原状,从而使打开的手镯合上,实现打开佩戴;当需要取下手镯时直接在镯体上作用力,扭簧发生形变,从而掰开两个半镯体,就实现打开取下,使用者在取下或佩戴时在两个半镯体上作用力,这样接触面积大,在掰动半镯体时作用力只需要较小的力就可以把两个半镯体掰开;这种开合方式方便、简单;而且相比通过压舌和插槽配合连接的方式减少了制作工艺,节省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手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手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手镯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手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0、手镯;11、第一半镯体;12、扭簧;121、端部;122、弯折;13、第二半镯体;14、销轴;15、压舌;151、主体板;153、弹性板;155、压柱;16、坡面;17、插槽;171、避让孔;18、第一翻折;19、第二翻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镯,包括两个通过铰链连接的半镯体,所述铰链的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的半镯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手镯的两个半镯体通过铰链连接,两个半镯体可以沿铰链的轴转动,以便打开手镯,方便佩戴;铰链的轴上设置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半镯体固定连接,由于扭簧具有弹性,打开手镯时在两个半镯体上作用力,使扭簧形变,把手镯佩戴后扭簧由于弹力恢复原状,从而使打开的手镯合上,实现打开佩戴;使用者在佩戴时在两个半镯体上作用力,这样接触面积大,在掰动半镯体时只需要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掰开;这种开合方式方便、简单。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镯,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如图2和图3所示,该手镯10包括两个通过铰链连接的半镯体(第一半镯体11、第二半镯体13),所述铰链的轴(销轴14)上设置有扭簧12,所述扭簧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的半镯体(第一半镯体11、第二半镯体13)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手镯10的两个半镯体通过铰链连接,两个半镯体可以沿铰链的轴转动,以便打开手镯,方便佩戴;铰链的轴上设置有扭簧12,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半镯体固定连接,由于扭簧具有弹性,打开手镯时在两个半镯体上作用力,使扭簧形变,把手镯佩戴后扭簧由于弹力恢复原状,从而使打开的手镯合上,实现打开佩戴;当需要取下手镯时直接在镯体上作用力,扭簧发生形变,从而掰开两个半镯体,就实现打开取下,使用者在取下或佩戴时在两个半镯体上作用力,这样接触面积大,在掰动半镯体时作用力只需要较小的力就可以把两个半镯体掰开;这种开合方式方便、简单;而且相比通过压舌和插槽配合连接的方式减少了制作工艺,节省成本。
[002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两个半镯体为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13,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13两者以扭簧12的连接处对称,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13具体通过销轴14连接,扭簧12套接在销轴14上,扭簧12的一端的端部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半镯体11内表面上,另一端的端部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二半镯体13内表面上,通过扭簧12的弹性形变来控制两个半镯体的开合。扭簧处于原始状态手镯闭合,如图2所示,即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13的开合端处于闭合状态,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13的端部相接触;当掰动第一半镯体11或掰动第二半镯体或同时掰动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13,扭簧12受力产生形变,手镯处于打开状态,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将手镯10佩戴在手腕上后不再对手镯施加作用力,扭簧12通过伸缩,变回原始状态,由于扭簧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13上,从而当扭簧12变回原始状态时同时将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13端部相接触,也即手镯10闭合。这样就实现了手镯的开合,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者只需在第一半镯体11或第二半镯体13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即可打开手镯10,方便使用。
[002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表面为手镯佩戴在使用者手腕一面。
[0025]扭簧12的端部焊接固定在手镯内表面上,为了防止扭簧12及其端部对使用者的手腕产生摩擦,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边沿设置有沿手镯10径向设置的第一翻折18,第一翻折18位于手镯内表面,且所述扭簧12以及其端部的高度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翻折18的高度,本实施例优选采用扭簧12及其端部的高度低于第一翻折18的高度,且将扭簧12的端部焊接在第一翻折18上。
[0026]为了使用者将手镯佩戴在手腕上舒适,本实施例手镯沿第一翻折18设置有与第一翻折18垂直的第二翻折19,当然,也可以不垂直设置;第二翻折19位于手镯10内,且第二翻折19的表面为弧面,如图2和3所示,这样两个半镯体(第一半镯体11、第二半镯体13)的两个边沿上设置有对称的第一翻折18和第二翻折19,当使用者佩戴上手镯10时第二翻折19与使用者皮肤接触,由于第二翻折19表面为弧形,从而与使用者手腕皮肤接触面积小,防止手镯粘附在使用者的手腕上而影响皮肤透气。
[0027]而且扭簧12的端部121位于第一翻折18和第二翻折19形成的凹槽内,使扭簧的端部固定更加牢固。为了使扭簧12的端部121能够牢固固定在半镯体上,扭簧12在其端部121上设置有弯折122,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弯折122方便将扭簧12的端部121固定在第一翻折18上,而且增加了固定面积,使固定更加牢固。
[0028]为了在焊接固定在扭簧12的端部121时防止半镯体(第一半镯体11、第二半镯体13)、第一翻折18及第二翻折19变形,本实施例在第一翻折18内表面设置有凸块(图中未显示),设置凸块增加了第一翻折18与扭簧12端部固定处的强度,从而增加了扭簧12的端部121固定的强度;而且凸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扭簧12的端部121的放置槽(图中未显示),设置放置槽对扭簧12的端部121进行限位,使固定更加牢固。
[0029]本实施例两个半镯体(第一半镯体11、第二半镯体13) —端通过销轴14固定,另一端为开合的开口端,开口端两个半镯体(第一半镯体11、第二半镯体13)都设置有坡面16,如图2所示,当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13的端部相接触时,即手镯10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13之间的坡面16形成楔形面,具体的为倒V形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倒U结构或其他结构。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13的坡面开口之间的距离从两者的内表面向其外表面逐渐减小,这样当使用者佩戴时手镯10的端部内表面在闭合过程中就不易夹到使用者手腕的皮肤。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坡面。
[0030]本实施例扭簧12是纯度为百分之九十的合成金,此纯度的合成金强度大,弹性好,伸缩性大,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纯度的合成金或金属。
[0031]本实施例销轴14是纯度为百分之九十的合成金,此纯度的合成金强度大,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纯度的合成金或金属。
[0032]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半镯体11和第二半镯体13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坡面,即当手镯闭合时第一半镯体11的坡面放置在第二半镯体13的坡面,且吻合,这样设置使手镯闭合紧密。
[003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手镯,包括两个通过铰链连接的半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的轴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的半镯体固定连接,所述扭簧使手镯保持闭合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镯,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端部焊接固定在所述半镯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镯,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端部设置有弯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镯体边缘沿其径向设置有第一翻折,所述第一翻折位于所述半镯体内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镯体沿所述第一翻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翻折垂直的第二翻折,所述第二翻折位于所述半镯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折的表面为弧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镯,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翻折和第二翻折形成的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内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扭簧的端部的放置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半镯体另一端都设置有坡面,形成倒V形,其之间的距离从所述半镯体内表面向其外表面逐渐减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半镯体另一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坡面。
【文档编号】A44C5/12GK204132577SQ201420525389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发明者】韩文琨 申请人:深圳市百泰首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