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354阅读:1024来源:国知局
工字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字扣,包括贯穿部件、环形扣体和紧固钉,环形扣体的中心沿轴向设有第一圆孔,贯穿部件包含有与第一圆孔配合,并插装于第一圆孔的第一柱体,以及设置在第一柱体的端部并搭接在环形扣体端面上的按压板,在第一柱体穿出第一圆孔的一端轴向上设有与紧固钉铆合的第二圆孔。铆合时,贯穿部件穿入环形扣体内,伸出端与成衣面料相抵,成衣面料另一侧的紧固钉与第二圆孔相抵,机打模具分别给按压板和紧固钉施加沿贯穿部件轴向朝向贯穿部件方向的力,贯穿部件受力与紧固钉稳固配合,铆合过程中,环形扣体装配在贯穿部件的第一柱体上,没有受到铆合力,避免了受力碎裂的情况。
【专利说明】工字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辅料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字扣。

【背景技术】
[0002]工字扣主要应用于牛仔类比较厚实的面料,通常称其为“牛仔扣”,主要由扣面和扣钉铆合在成衣面料上,在牛仔类衣服上比较常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普遍的增强,牛角、贝壳、果实、毛竹、宝石等天然类材质的纽扣市场需求量正在快速上升。
[0003]然而,由于牛角、贝壳、果实、毛竹、宝石等天然类材质自身材质存在水涨率大和收缩率大等因素,设有该类工字扣的衣服在水洗和晾晒后,工字扣很容易脱落。
[0004]另外,由于工字扣产品需要通过机打模具装配铆合在服装面料上才能使用,然而天然类材质易碎裂的特性,使该产品在铆合在成衣面料上时,模具按压扣面极易造成扣面碎裂,使天然类材质加工成工字扣产品变得非常的困难,导致现金市场上基本找不到该系列材质的工字扣产品。
[0005]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工字扣,采用强力胶水粘合的方式将天然类材质扣面与一件金属底托粘合,粘合好后再与金属锑钉铆合,这种粘合的工字扣铆合在衣服上以后极易脱落。
[0006]因此,如何避免工字扣在加工过程中扣面碎裂和在使用过程中脱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字扣,以避免工字扣在加工过程中扣面碎裂和在使用过程中脱落。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工字扣,包括贯穿部件、环形扣体和紧固钉,环形扣体的中心沿轴向设有第一圆孔,贯穿部件包含有与第一圆孔配合并插装于第一圆孔的第一柱体,以及设置在第一柱体的端部并搭接在所述环形扣体端面上的按压板,在第一柱体穿出第一圆孔的一端轴向上设有与紧固钉铆合的第二圆孔。
[0010]优选地,在上述工字扣中,还包括有底托部件,所述底托部件包含有第二柱体,第二柱体的第一端沿轴向设有与紧固钉铆合的第三圆孔,第二柱体的第二端与环形扣体的底面相抵,并与第三圆孔同轴设有与贯穿部件套装配合的第四圆孔。
[0011 ] 优选地,在上述工字扣中,底托部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端端面上的环形限位板,环形限位板与环形扣体的底面相抵。
[0012]优选地,在上述工字扣中,贯穿部件和底托部件均为金属材料制备的贯穿部件和底托部件。
[0013]优选地,在上述工字扣中,第一柱体的伸出端的端部和第二柱体的第二端的端部均设有倒角。
[0014]优选地,在上述工字扣中,按压板为与贯穿部件固接并搭接在环形扣体的端面上的环形按压板。
[0015]优选地,在上述工字扣中,环形扣体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一圆孔同轴布置的沉槽,环形按压板落入所述沉槽内。
[0016]优选地,在上述工字扣中,紧固钉为锑钉。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字扣,环形扣体为整个工字扣装在成衣面料上后所露出的主体部分,在环形扣体中心沿轴向设有与贯穿部件的第一柱体配合的第一圆孔,当需要铆合到成衣面料上时,将第一柱体穿入第一圆孔,其中一部分圆柱体从第一圆孔一侧穿出至第一圆孔另一侧,另一部分圆柱体落入在第一圆孔内,第一柱体伸出端与成衣面料一侧接触,机打模具将紧固钉抵在成衣面料另一侧与第二圆孔对应的位置上,给紧固钉施加朝向按压板方向的力;同时,搭接在环形扣体的端面上的按压板受到机打磨具施加的朝向紧固钉方向的力,紧固钉被按入贯穿部件上的第二圆孔,与贯穿部件稳固配合,完成在成衣面料上的铆合过程。在此过程中,贯穿部件和紧固钉与机打模具接触并受力,贯穿部件的按压板显然不会因铆合力而碎裂,贯穿部件与紧固钉配合端能够实现稳固配合,不会因铆合力而碎裂;容易碎裂的环形扣体装配在贯穿部件的第一柱体上,在铆合过程中没有受到机打磨具施加的铆合作用力,因此避免了铆合过程中的碎裂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字扣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字扣一种具体实施例装配示意图;
[0021]上图中:
[0022]I为环状扣体、2为贯穿部件、3底托部件、4为紧固钉、5为按压板、6为环形限位板、11为第一圆孔、21为第二圆孔、31为第三圆孔、22为第一柱体、32为第二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字扣,以实现避免在加工过程中扣面碎裂和在使用过程中脱落的问题。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字扣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字扣一种具体实施例装配示意图。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字扣,包括贯穿部件2、环形扣体I和紧固钉4,环形扣体
2的中心沿轴向设有第一圆孔11,贯穿部件2包含有与第一圆孔11配合,并插装于第一圆孔11的第一柱体22,以及设置在第一柱体22的端部并搭接在环形扣体I端面上的按压板5,在第一柱体22穿出第一圆孔11的一端轴向上设有与紧固钉4铆合的第二圆孔21。当需要铆合到成衣面料上时,贯穿部件2穿入第一圆孔,第一柱体22的伸出端与成衣面料一侧相抵,成衣面料另一侧有紧固钉4与第二圆孔21对应的位置上相抵,机打模具沿贯穿部件2轴向朝向按压板方向施加铆合力,同时,机打模具同样沿贯穿部件2轴向方向朝向紧固钉4方向施加铆合力,在贯穿部件2沿轴向两端的铆合力的作用下,紧固钉4被打入第二圆孔21,贯穿部件2与紧固钉4稳固配合;整个铆合过程中,环形扣体I为配合的安装在贯穿部件2上,没有受到直接高强度的铆合力,避免了在铆合过程中破裂的情况。
[0027]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底托部件3,底托部件3包含有第二柱体32,第二柱体32的第一端沿轴向设有与紧固钉4铆合的第三圆孔31,第二柱体32的第二端与环形扣体I的底面相抵,并与第三圆孔31同轴设有与贯穿部件2套装配合的第四圆孔。底托部件3设置在第一柱体22的伸出端,第一柱体22伸出端伸入底托部件3的第四圆孔,底托部件3的第二端端面在第一柱体22伸出端伸入第四圆孔后与环形扣体I的端面接触,给环形扣体I施加作用力起固定其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铆合时,将紧固钉4打入第三圆孔31后进而再打入第二圆孔21,完成铆合过程。底托部件3的设置,相比与只配合的安装在贯穿部件2上来说,在铆合后能够使得环形扣体I不向紧固钉4方向滑动,保证环形扣体I更加稳固。
[0028]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底托部件3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柱体32的第二端端面上的环形限位板6,环形限位板6与环形扣体I的底面相抵。铆合后,第二柱体32的第二端端面与环状扣体I直接接触,由于环状扣体I受大力易碎裂,因此,在第二柱体32第二端端面上设置大于其端面直径的环形限位板6,环形限位板6的面积大于第二端端面与环状扣体I的接触面积,铆合后第二端端面通过环形限位板6与环状扣体I的底面接触,减小了环状扣体I受到的压力,进一步避免环状扣体I的损坏;并且,环形限位板6的面积大于第二端端面面积,可以更加稳定的限定环形扣体I的位置,避免了工字扣长久使用后,环形扣体I底面与底托部件4第二端磨损而使环形扣体I活动或滑动的情况,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9]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贯穿部件2和底托部件3均为金属材料制备的贯穿部件和底托部件。由于在铆合过程中,主要是贯穿部件2和底托部件3受到来自机打模具和紧固钉4的直接作用力,所以应选用能够承受较大压力而不易碎裂损坏的材料,优选的可以选择金属材料,例如铁或铜等金属材料,完全可以满足工字扣铆合过程中的要求;另夕卜,金属制的贯穿部件2和底托部件3铆合在一起不会因为经水或晾晒就膨胀或收缩导致工字扣脱落。
[0030]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柱体22的伸出端的端部和第二柱体32的第二端的端部均设有倒角。第一柱体22伸出端的端部处设有倒角,利于进入第一圆孔11和第四圆孔,避免对天然材质的环形扣体I产生划伤;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字扣铆合在成衣面料上之后,第二柱体32的第二端的端部与面料直接接触,因此,在此处设置倒角,防止对面料的划刮,并且防止人为操作时划伤手指。
[0031]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按压板5为与贯穿部件固接并搭接在环形扣体I的端面上的环形按压板。搭接在环形扣体I的端面上是指,贯穿部件2穿入环状扣体I的第一圆孔11后按压板5与环形扣体I的端面接触面为环形,一方面防止环形扣体I沿贯穿部件2轴向滑出,起到固定和限制环形扣体I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按压板5落入第一圆孔11过深。
[0032]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环形扣体I的端面上设有与第一圆孔11同轴布置的沉槽,环形按压板落入所述沉槽内。环形扣体I的端面在铆合后是展示在人面前的主要表面,在此端面上设置有与环形按压板配合的沉槽,能将突出贴合在上述端面上的环形按压板沉入所在端面内部,环形按压板的外表面略低于或平齐于上述端面,实现工字扣的表面美观。
[0033]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紧固钉4为锑钉。锑钉应用较为普遍,并且寿命长,与贯穿部件I的第二圆孔21配合紧固成衣面料上。
[003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工字扣,其特征在于,包括贯穿部件(2)、环形扣体(I)和紧固钉(4),所述环形扣体⑴的中心沿轴向设有第一圆孔(11),所述贯穿部件⑴包含有与所述第一圆孔(11)配合,并插装于所述第一圆孔(11)的第一柱体(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柱体(22)的端部并搭接在所述环形扣体(I)端面上的按压板(5),在所述第一柱体(22)穿出所述第一圆孔(11)的一端轴向上设有与所述紧固钉⑷铆合的第二圆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字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托部件(3),所述底托部件(3)包含有第二柱体(32),所述第二柱体(32)的第一端沿轴向设有与所述紧固钉(4)铆合的第三圆孔(31),所述第二柱体(32)的第二端与所述环形扣体(I)的底面相抵,并与所述第三圆孔(31)同轴设有与所述贯穿部件套装配合的第四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字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部件(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端面上的环形限位板¢),所述环形限位板(6)与所述环形扣体(I)的底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字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部件(2)和所述底托部件(3)均为金属材料制备的贯穿部件和底托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字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22)的伸出端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柱体(32)的第二端的端部均设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字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5)为与所述贯穿部件(2)固接并搭接在所述环形扣体(I)的端面上的环形按压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字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扣体(I)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孔(11)同轴布置的沉槽,所述环形按压板落入所述沉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字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钉(4)为锑钉。
【文档编号】A44B17/00GK204191746SQ201420546640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2日
【发明者】刘艳辉, 韩鹏 申请人: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